一种紧凑式双介质进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29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凑式双介质进气结构,包括外部进气环腔、中空导流叶片、内部环腔及涡轮导流叶片;导流叶片设置在外部进气环腔与内部环腔之间,且导流叶片中空,分别与外部进气环腔、内部环腔连通;外部进气环腔上设有进气口;内部环腔内设有涡轮导流叶片;高温气流经导流叶片由尾部排出;低温气流经进气口、外部进气环腔、中空导流叶片、内部环腔实现气流由外部引流至结构内部后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双介质进气和承力功能要求。双介质进气和承力功能要求。双介质进气和承力功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式双介质进气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进气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紧凑式双介质进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高超声速吸气式组合发动机领域,使用更高效的热力循环以扩宽涡轮发动机工作包线是目前组合发动机领域采用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在高效的热力循环过程中,多耦合循环带来的复杂结构和高度紧凑化的总体结构设计,传统的进气结构无法满足多耦合循环中多介质及紧凑化的结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凑式双介质进气结构,能够实现双介质进气和承力功能要求。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紧凑式双介质进气结构,包括外部进气环腔、中空导流叶片、内部环腔及涡轮导流叶片;
[0006]所述导流叶片设置在外部进气环腔与内部环腔之间,且导流叶片中空,分别与外部进气环腔、内部环腔连通;所述外部进气环腔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内部环腔内设有涡轮导流叶片;
[0007]高温气流经导流叶片由尾部排出;低温气流经进气口、外部进气环腔、中空导流叶片、内部环腔实现气流由外部引流至结构内部后排出。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导流叶片从叶根到叶顶间隔固定高度扭转设定角度;扭转方向由来流方向确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高度为20%叶高。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部进气环腔的外型面、内部环腔的外型面为维氏曲线。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外部进气环腔、中空导流叶片、内部环腔的最小流通面积根据发动机对低温气压力和流量的要求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涡轮导流叶片的喉道面积根据发动机对低温气压力和流量的要求设置。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高温气流经导流叶片由尾部排出;低温气流经进气口、外部进气环腔、中空导流叶片、内部环腔实现气流由外部引流至结构内部后排出,实现了双介质同时工作,将其集成在一个结构上,结构紧凑;并且,外部进气环腔与内部环腔之间由数量适宜的中空导流叶片支撑,保证了其承力能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剖视图。
[0017]其中,1

外部进气环腔、2

中空导流叶片、3

内部环腔、4

涡轮导流叶片、5

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凑式双介质进气结构,实现了双介质进气和紧凑化的结构要求,能够承担进气和承力两种功能,该双介质进气结构包括外部进气环腔1、中空导流叶片2、内部环腔3及涡轮导流叶片4,如图1所示。
[0020]中空导流叶片2设置在外部进气环腔1与内部环腔3之间,且导流叶片中空,分别与外部进气环腔1、内部环腔3连通;外部进气环腔1上设有进气口5;所述内部环腔3内设有涡轮导流叶片4。
[0021]如图2所示,高温气流道由外部进气环腔1下型面、内部环腔3上型面及中空导流叶片2的外型组成,高温气流经导流叶片由尾部排出提供推力;低温气流经进气口5、外部进气环腔1、中空导流叶片2、内部环腔3实现气流由外部引流至结构内部后排出,驱动低温涡轮工作。
[0022]中空导流叶片2从叶根到叶顶间隔固定高度扭转设定角度;扭转方向由来流方向确定。本实施例中,固定高度为20%叶高,按逆时针方向扭转15
°

[0023]外部进气环腔1的外型面、内部环腔3的外型面为经典收缩曲线维氏曲线,通过调节公式中参数由计算程序生成。
[0024]进气口5、外部进气环腔1、中空导流叶片2、内部环腔3的最小流通面积根据发动机对低温气压力和流量的要求设置。
[0025]涡轮导流叶片4为传统涡轮导叶,其喉道面积根据发动机对低温气压力和流量的要求设置。
[0026]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式双介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进气环腔、中空导流叶片、内部环腔及涡轮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设置在外部进气环腔与内部环腔之间,且导流叶片中空,分别与外部进气环腔、内部环腔连通;所述外部进气环腔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内部环腔内设有涡轮导流叶片;高温气流经导流叶片由尾部排出;低温气流经进气口、外部进气环腔、中空导流叶片、内部环腔实现气流由外部引流至结构内部后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式双介质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导流叶片从叶根到叶顶间隔固定高度扭转设定角度;扭转方向由来流方向确定。3.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狄高春晖刘阳牛军马同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