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状结构α-Ni(OH)2正极的镁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322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5
本方案公开了镁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的一种层状结构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状结构
α

Ni(OH)2正极的镁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镁离子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层状结构α

Ni(OH)2正极的镁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应用缓解了一次能源的消耗,但现阶段锂离子电池仍存在安全和锂资源匮乏等问题。在安全方面,锂离子电池在充满电后仍有大量的锂离子留在正极,过充时,残留在正极的锂离子将会涌向负极,在负极上形成枝晶,刺穿隔膜,形成内部短路。另外,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主要成分为碳酸酯,闪点和沸点较低,在一定条件下会燃烧甚至爆炸。在锂资源消耗方面,用于电池行业的锂,在全球锂消耗总量中占比不断增长,造成碳酸锂价格的增长。仅考虑电动汽车,2015年到2050年将消耗511万吨锂,这几乎占到陆地上锂的三分之一。2080年,陆地上的锂资源将被完全耗尽。陆地上的锂有限,海洋中丰富的锂由于浓度低而无法被有效地提取。因此,开发高能量密度、安全环保和资源丰富的锂替代金属储能电池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0003]可充电镁离子电池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潜在替代储能设备,镁离子电池的组成与锂离子电池相似,正极为可逆储镁材料,负极为镁金属负极,电解液为含镁的有机溶液,镁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原理和锂离子电池一致,镁离子在正极中插入、脱出,在负极溶解、沉积。比起锂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具有以下几大优势:(1)安全性高。作为电池的负极,镁金属表面无镁枝晶的形成,不会出现电池内部短路的问题,避免电池的燃烧和爆炸;(2)资源丰富、成本低。作为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轻金属之一,镁在地壳中的含量达到了2%,是锂的300 倍以上(地壳中含量仅有约0.0065%)。同时,镁存在于大量蒸发型矿物资源(海水和盐湖) 中,故开采成本相对较低,同等体积下,镁离子电池的成本仅为锂离子电池成本的三分之二; (3)性能强。等体积的规格,镁离子电池的能量分别是锂离子电池的3倍,铅酸电池的10 倍,应用范围广,几乎能覆盖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现阶段,关于镁离子电池正极的报道主要集中在Chevrel相(Mo6S8)、过渡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如:CuS和V2O5)、聚阴离子化合物等材料。由于二价镁离子与基体材料之间存在较强的库仑作用力,充放电过程中镁离子在正极材料中嵌入或脱出困难,导致转换型正极的容量衰减严重且倍率性能不理想。选用层状结构的储镁材料,如Mo6S8,作为镁离子电池正极,Mo6S8的循环稳定性较好,经过2000 周循环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达到85%。但受制于122mAh g
‑1的理论容量,选用Mo6S8作为镁离子电池正极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同时,稀有金属Mo的价格昂贵,限制了Mo6S8正极镁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层状结构α

Ni(OH)2正极的镁离子电池。
[0005]本方案中的一种层状结构α

Ni(OH)2正极的镁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所述正极包括α

Ni(OH)2材料、导电剂和粘接剂,所述负极采用未氧化的镁片。
[0006]进一步,按重量份数计,所述α

Ni(OH)2材料为5~9份、导电剂为1~3份,粘接剂为 0.5~2份。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层状结构α

Ni(OH)2正极的镁离子电池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正极片的制作:将所述α

Ni(OH)2粉末、导电剂和粘接剂按配比混合后得到正极粉末,向所得正极粉末中加入N

甲基吡咯烷酮溶剂混合成浆料;然后将所述浆料涂覆于厚度为0.9~1.2μm的集流片上,然后在80~180℃烘干后得到正极片;
[0009]步骤二、准备镁片,将其表面净化处理后干燥得到负极片;
[0010]步骤三、将步骤一的正极片、步骤二的负极片与隔膜按序卷绕成螺旋状,装入铝制的电池壳体内,加注电解液后封口,然后化成制得成品电池。
[0011]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针对镁离子电池体系二价镁离子嵌入、脱出困难所引起的普遍存在的容量衰减严重,倍率性能较差的问题。本专利首次选用层状结构的α

Ni(OH)2作为镁离子电池正极,充放电过程中镁离子在α

Ni(OH)2材料中可逆嵌入、脱出,降低了镁离子与基体材料间的库仑作用力,抑制正极的容量衰减,改善正极的倍率性能。
[0012]充电过程:在外加电场的影响下,Mg
2+
离子从Ni(OH)2材料的层间脱出进入电解液。 Mg
2+
离子在电解液中扩散然后到达Mg负极,吸收电子后被还原成金属Mg。
[0013]放电过程:放电时,Mg
2+
离子的移动和充电时相反,Mg失去电子变成Mg
2+
离子,从负极回到正极嵌入Ni(OH)2材料的层间。电子从外电路回到正极,形成电流给负载提供能量。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层状α

Ni(OH)2的理论容量C
α

Ni(OH)2
=459mA h g
‑1,相较于 Mo6S8高出近4倍,且相较于当前主流的锂电正极材料的理论容量(C
LiCoO2
=274mA h g
‑1, C
LiFePO4
=170mA h g
‑1,C
LiMn2O4
=148mA h g
‑1)也有了明显地提高。用高容量层状结构的α

Ni(OH)2材料代替现有低容量Mo6S8材料或转换型材料(硫化物/氧化物等)作为镁离子电池正极,解决镁离子在正极中嵌入/脱出困难的同时提高镁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0015]另外,镍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硅、氧、铁和镁,居第五位,资源丰富的α

Ni(OH)2材料进一步降低了镁离子电池的成本。此外,无枝晶镁金属负极(C
Mg
=2205mA h g
‑1)的使用显著地提高了镁电池的质量/体积能量密度。因此,层状α

Ni(OH)2正极的使用开拓了镁离子电池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α

Ni(OH)2正极镁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7]图2为α

Ni(OH)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一种层状结构α

Ni(OH)2正极的镁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一、正极片的制作:按重量份数比称取α

Ni(OH)2粉末5份、导电剂1份和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状结构α

Ni(OH)2正极的镁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所述正极包括α

Ni(OH)2材料、导电剂和粘接剂,所述负极采用未氧化的镁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状结构α

Ni(OH)2正极的镁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α

Ni(OH)2材料为5~9份、导电剂为1~3份,粘接剂为0.5~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层状结构α

Ni(OH)2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杨蔡波田进李华赵元徐星王庆杰袁再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