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DA屏幕的自动除雾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3178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DA屏幕的自动除雾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屏幕、导热膜、电源模块、CPU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感应模块和加热控制模块,感应模块用于感应屏幕是否被遮挡;导热膜与加热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采用温度检测模块时刻检测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低但屏幕未起雾时,自动以第一恒温温度对屏幕进行加热,从而预防屏幕起雾;环境温度低且屏幕起雾时,自动以第二恒温温度对屏幕进行加热,从而除去雾气,保证PDA在进入低温环境时能正常工作,避免PDA零件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从而延长PDA的使用寿命;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和节能的特点,无需用户手动操作,能够提高PDA在常温环境和低温环境中的应用适配度。用适配度。用适配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DA屏幕的自动除雾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除雾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PDA屏幕的自动除雾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扫码式移动设备在冷链运输或冷库储藏中使用率日益增高。适合冷冻库使用的PDA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当PDA从常温环境下进冷库,PDA屏幕因温差迅速起雾甚至雾气凝结。PDA屏幕起雾最直接的影响是屏幕模糊不清,无法进行下一阶段数据下传工作,影响正常的工作流程。另外,屏幕起雾还可能造成PDA零件损毁,缩短PDA的使用寿命。目前的PDA使用中,在屏幕起雾时,需要用户手动开启除雾(加热)功能键,操作麻烦,且有可能因用户忘记关闭除雾(加热)功能键而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PDA屏幕的自动除雾系统及方法,时刻检测环境温度,在感应到屏幕起雾时自动对屏幕进行加热以达到除雾目的,节约资源,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从而提高PDA在常温环境和低温环境中的应用适配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DA屏幕的自动除雾系统,包括屏幕、导热膜、电源模块、CPU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感应模块和加热控制模块,所述CPU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感应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感应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CPU模块电性连接;所述CPU模块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PDA所处的环境温度并反馈给所述CPU模块;所述感应模块设于所述屏幕的背面且所述感应模块的感应端朝向所述屏幕,所述感应模块用于感应所述屏幕是否被遮挡;所述导热膜贴于所述屏幕的背面,所述导热膜与所述加热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导热膜上设有透过孔,所述感应模块对应设于所述透过孔处。
[0006]优选地,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用于发射红外光线,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红外光线;当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射出红外光线且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线时,表示屏幕被遮挡。
[0007]优选地,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向所述导热膜通以第一恒温加热电流,所述导热膜以第一恒温温度发热;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向所述导热膜通以第二恒温加热电流,所述导热膜以第二恒温温度发热。
[0008]优选地,所述导热膜为ITO导热膜。
[0009]优选地,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为热敏电阻。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PDA屏幕的自动除雾方法,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时刻检测环境温度并反馈给CPU模块,CPU模块将环境实时温度与预
设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环境温度是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当环境实时温度>预设温度阈值时,感应模块和加热控制模块均不工作;当环境实时温度≤预设温度阈值时,感应模块开启,利用红外感应原理检测屏幕是否被遮挡;若感应模块未检测到屏幕被遮挡,则CPU模块控制加热控制模块进入第一工作模式,加热控制模块向导热膜通以第一恒温加热电流,导热膜以第一恒温温度发热,对屏幕进行恒温加热;若感应模块连续30秒都检测到屏幕被遮挡,则CPU模块控制加热控制模块进入第二工作模式,加热控制模块向导热膜通以第二恒温加热电流,导热膜以第二恒温温度发热,对屏幕进行恒温加热。
[0011]优选地,所述预设温度阈值为0℃。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恒温加热电流小于所述第二恒温加热电流,所述第一恒温温度小于所述第二恒温温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恒温加热电流为0.1A,所述第二恒温加热电流为0.8A,所述第一恒温温度为0℃,所述第二恒温温度为15℃。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采用温度检测模块时刻检测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低但屏幕未起雾时,自动以第一恒温温度对屏幕进行加热,从而预防屏幕起雾;环境温度低且屏幕起雾时,自动以第二恒温温度对屏幕进行加热,从而除去雾气,保证PDA在进入低温环境时能正常工作,避免PDA零件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从而延长PDA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PDA屏幕的自动除雾系统及方法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和节能的特点,无需用户手动操作,能够提高PDA在常温环境和低温环境中的应用适配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PDA屏幕的自动除雾系统的模块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PDA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屏幕、导热膜和感应模块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导热膜的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PDA屏幕的自动除雾方法的流程图。
[0016]图中,10

屏幕,20

导热膜,21

透过孔,30

电源模块,40

CPU模块,50

温度检测模块,60

感应模块,61

红外发射器,62

红外接收器,70

加热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18]请结合参见图1至图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PDA屏幕的自动除雾系统的模块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PDA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屏幕、导热膜和感应模块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导热膜的结构图。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PDA屏幕的自动除雾系统,包括屏幕10、导热膜20、电源模块30、CPU模块40、温度检测模块50、感应模块60和加热控制模块70,CPU模块40、温度检测模块50、感应模块60、加热控制模块70分别与电源模块30电性连接,温度检测模块50、感应模块60、加热控制模块70分别与CPU模块40电性连接;CPU模块40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温度检测模块50
用于检测PDA所处的环境温度并反馈给CPU模块40;感应模块60设于屏幕10的背面且感应模块60的感应端朝向屏幕10,感应模块60用于感应屏幕10是否被遮挡;导热膜20贴于屏幕10的背面,导热膜20与加热控制模块70电性连接。
[0020]请结合参见图2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感应模块60设于屏幕10的左上方,导热膜20上设有透过孔21,感应模块60对应设于透过孔21处。感应模块60用于感应屏幕10是否被遮挡,即屏幕10上是否有雾气。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感应模块60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定,本专利技术对此并不限定。
[0021]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感应模块60包括红外发射器61和红外接收器62,红外发射器61用于发射红外光线,红外接收器62用于接收红外光线;当红外发射器61发射出红外光线且红外接收器62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线时,表示屏幕10被雾气遮挡;反之,当红外接收器62未接收到红外光线时,表示屏幕10未被遮挡。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DA屏幕的自动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屏幕、导热膜、电源模块、CPU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感应模块和加热控制模块,所述CPU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感应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感应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CPU模块电性连接;所述CPU模块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PDA所处的环境温度并反馈给所述CPU模块;所述感应模块设于所述屏幕的背面且所述感应模块的感应端朝向所述屏幕,所述感应模块用于感应所述屏幕是否被遮挡;所述导热膜贴于所述屏幕的背面,所述导热膜与所述加热控制模块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DA屏幕的自动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膜上设有透过孔,所述感应模块对应设于所述透过孔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DA屏幕的自动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用于发射红外光线,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红外光线;当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射出红外光线且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线时,表示屏幕被遮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DA屏幕的自动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向所述导热膜通以第一恒温加热电流,所述导热膜以第一恒温温度发热;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向所述导热膜通以第二恒温加热电流,所述导热膜以第二恒温温度发热。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袁微刘洋殷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摩比信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