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出风件、风扇吊灯的灯体、风道结构、风扇和风扇吊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07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继出风件、灯体、风道结构、风扇以及风扇吊灯,中继出风件包括腔室、与腔室连通的第一输入口和第一出风口;中继出风件还包括与腔室连通的中继输出口。中继出风件设置在灯体内。风道结构包括外壳、中继出风件和末端出风件,外壳上设有进风口和第一输出口,外壳内设有风机安装位;末端出风件包括第二输入口和第二出风口;外壳、中继出风件和末端出风件依次连通,第一输出口与第一输入口连通,中继输出口与第二输入口连通。风扇包括风机和风道结构。风扇吊灯包括灯构件和风扇,灯构件包括上述灯体和光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分离式多位置出风,有效增大送风范围而提升送风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继出风件、风扇吊灯的灯体、风道结构、风扇和风扇吊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扇灯
,具体涉及一种中继出风件、风扇吊灯的灯体、风道结构、风扇和风扇吊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无叶风扇吊灯包括风扇和灯构件。风扇包括风道结构和风机,风道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外壳、导风管和出风件,其中,外壳用于容纳风机,外壳上设有进风口,出风件上设有增压出风口。灯构件包括灯体和光源,灯体呈圆饼状,灯构件设置在风扇吊灯整体的底部中央处且位于环形的出风件的内周。
[0003]现有的该种无叶风扇吊灯虽然解决了外露有叶风扇具有安全隐患、难清理和体积大等问题,但环形出风件上单一的增压出风口使送风位置单一固定,且在无叶风扇吊灯直径较小的情况下,环形出风件的外径以及送风范围也均随之缩小,送风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多位置出风而有效增大送风范围的风扇的中继出风件。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多位置出风而有效增大送风范围、提升照明效果且提升视觉效果的风扇吊灯的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中继出风件,包括腔室、与所述腔室连通的第一输入口和第一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出风件还包括与所述腔室连通的中继输出口。2.风扇吊灯的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内设有中继出风件,所述中继出风件包括腔室、与所述腔室连通的第一输入口、第一出风口以及中继输出口;所述灯体设有连通口组,所述第一输入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以及所述中继输出口通过所述连通口组连通至所述灯体的外部。3.风扇的风道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进风口和第一输出口,所述外壳内设有风机安装位;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中继出风件和末端出风件;所述中继出风件包括第一输入口、第一出风口以及中继输出口;所述末端出风件包括第二输入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外壳、所述中继出风件和所述末端出风件依次连通,所述第一输出口与所述第一输入口连通,所述中继输出口与所述第二输入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第一导风管,所述第一输出口与所述第一输入口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导风管连通,和/或,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第二导风管,所述中继输出口与所述第二输入口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导风管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为增压出风口。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出风件内设有第一灭菌模块安装位,和/或,所述末端出风件内设有第二灭菌模块安装位。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出风件位于所述中继出风件的水平位置以下,和/或,在重力方向的投影上,所述末端出风件位于所述中继出风件的内周。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出风件呈环状,和/或,所述末端出风件呈环状。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风扇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口位于所述中继出风件的上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雷张力王振兴贺柏强丁宋红
申请(专利权)人:怡迅珠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