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终点区域价值加权定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300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网约车定价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起终点区域价值加权定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于同一个城市,按经纬度划分为相同大小的方形单元网格;S2:采集最近n日乘客打车成功数据记作数据集T1,以及乘客打车失败数据记作数据集T2,数据集包含起点s、终点d;S3:对于T1数据集中每个(s,d),C(g(s))增加1,C(g(d))增加1,C为热度次数函数;S4:对于T2数据集中每个(s,d),D(g(s))增加1,D(g(d))增加1,D为冷度次数函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计算打车热度和打车满足度计算打车区域价值,进行根据打车区域价值进行动态价格调节,以解决司乘打车矛盾。以解决司乘打车矛盾。以解决司乘打车矛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终点区域价值加权定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约车定价领域,具体为一种起终点区域价值加权定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网约车和顺风车等出行行业中,定价太高,乘客打车意愿下降,定价太低则司机接单意愿下降。采用统一定价模式,对于偏僻的地理位置,乘客的出行意愿难以得到满足。基于此,需要识别偏僻的地理区域,进行智能定价,促进司机和乘客合理匹配,达到提升出行率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000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终点区域价值加权定价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由乘客发单,司机自主选择接单的场景,能解决司机和乘客打车矛盾,提高偏僻地理位置打车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终点区域价值加权定价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起终点区域价值加权定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对于同一个城市,按经纬度划分为相同大小的方形单元网格;
[0007]S2:采集最近n日乘客打车成功数据记作数据集T1,以及乘客打车失败数据记作数据集T2,数据集包含起点s、终点d,其中(s,d)∈T1或(s,d)∈T2,T1可含有重复的(s,d),T2可含有重复的(s,d),记s所属单元网格编号的计算函数g(x),则s所属的单元网格编号为g(s),d所属的单元网格编号为g(d);
[0008]S3:对于T1数据集中每个(s,d),C(g(s))增加1,C(g(d))增加1,C为热度次数函数;
[0009]S4:对于T2数据集中每个(s,d),D(g(s))增加1,D(g(d))增加1,D为冷度次数函数;
[0010]S5:计算打车冷热度函数E(x),E(x)=C(x)

D(x),按中位数排序进行分桶为a个等分值,a为奇数,且a≥5,打车冷热度分桶函数记作H(x);
[0011]S6:计算打车满足度函数F(x),F(x)=(C(x)

D(x))/(C(x)+D(x)),对F(x)按中位数排序进行分桶为b个等分值,b为奇数,且b≥5,打车满足度分桶函数记作S(x);
[0012]S7:确定打车区域价值L(x),L(x)=p*H(x)+q*S(x),其中,p为冷热度权重,q为满足度权重;
[0013]S8:动态计算起点到终点的价格,price(s,d)=c+γ*L(g(s))+δ*L(g(d)),其中,c为起点s到终点d的基础定价,γ为起点价格调节系数,δ为终点价格调节系数。
[0014]优选的,在所述S5步骤中,将打车冷热度函数E(x)按中位数进行分桶,分为a个等分值,a为奇数,且a≥5,例如当a=5时,则为

α*2,

α,0,α,α*2,其中α为热度调节因子。
[0015]优选的,在所述S6步骤中,将打车满足度函数F(x)按中位数进行分桶,分为b个等分值,b为奇数,且b≥5,例如当b=5时,则为

β*2,

β,0,β,β*2,其中β为成功率调节因子。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计算打车热度和打车满足度计算打车区域价值,进行根据打车区域价值进行动态价格调节,以解决司乘打车矛盾。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起点价值进行定价,能促进乘客的出行需求和意愿,通过调节终点价值进行定价,能缓解司机担心返程空驶而不愿意前往偏僻目的地。传统统一定价方法无法有效调度司机接单积极性,通过根据起终点区域价值计算的方法,找出打车困难的区域,从而动态调节价格,促进司机接单的意愿,提高订单量,提升社会出行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起终点区域价值加权定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对于同一个城市,按经纬度划分为相同大小的方形单元网格;
[0022]S2:采集最近n日乘客打车成功数据记作数据集T1,以及乘客打车失败数据记作数据集T2,数据集包含起点s、终点d,其中(s,d)∈T1或(s,d)∈T2,T1可含有重复的(s,d),T2可含有重复的(s,d),记s所属单元网格编号的计算函数g(x),则s所属的单元网格编号为g(s),d所属的单元网格编号为g(d);
[0023]S3:对于T1数据集中每个(s,d),C(g(s))增加1,C(g(d))增加1,C为热度次数函数;
[0024]S4:对于T2数据集中每个(s,d),D(g(s))增加1,D(g(d))增加1,D为冷度次数函数;
[0025]S5:计算打车冷热度函数E(x),E(x)=C(x)

D(x),按中位数排序进行分桶为a个等分值,a为奇数,且a≥5,例如当a=5时,则为

α*2,

α,0,α,α*2,其中α为热度调节因子,打车冷热度分桶函数记作H(x);
[0026]S6:计算打车满足度函数F(x),F(x)=(C(x)

D(x))/(C(x)+D(x)),对F(x)按中位数排序进行分桶为b个等分值,b为奇数,且b≥5,例如当b=5时,则为

β*2,

β,0,β,β*2,其中β为成功率调节因子,打车满足度分桶函数记作S(x);
[0027]S7:确定打车区域价值L(x),L(x)=p*H(x)+q*S(x),其中,p为冷热度权重,q为满足度权重;
[0028]S8:动态计算起点到终点的价格,price(s,d)=c+*L(g(s))+*L(g(d)),其中,c为起点s到终点d的基础定价,为起点价格调节系数,为终点价格调节系数。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终点区域价值加权定价方法,通过计算打车热度和打车满足度计算打车区域价值,进行根据打车区域价值进行动态价格调节,以匹配司乘打车矛盾。
[0030]该方法通过调节起点价值进行定价,能促进乘客的出行需求和意愿,通过调节终点价值进行定价,能缓解司机担心返程空驶而不愿意前往偏僻目的地。传统统一定价方法无法有效调度司机接单积极性,通过根据起终点区域价值计算的方法,找出打车困难的区域,从而动态调节价格,促进司机接单的意愿,提高订单量,提升社会出行效率。
[00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终点区域价值加权定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于同一个城市,按经纬度划分为相同大小的方形单元网格;S2:采集最近n日乘客打车成功数据记作数据集T1,以及乘客打车失败数据记作数据集T2,数据集包含起点s、终点d,其中(s,d)∈T1或(s,d)∈T2,T1可含有重复的(s,d),T2可含有重复的(s,d),记s所属单元网格编号的计算函数g(x),则s所属的单元网格编号为g(s),d所属的单元网格编号为g(d);S3:对于T1数据集中每个(s,d),C(g(s))增加1,C(g(d))增加1,C为热度次数函数;S4:对于T2数据集中每个(s,d),D(g(s))增加1,D(g(d))增加1,D为冷度次数函数;S5:计算打车冷热度函数E(x),E(x)=C(x)

D(x),按中位数排序进行分桶为a个等分值,a为奇数,且a≥5,打车冷热度分桶函数记作H(x);S6:计算打车满足度函数F(x),F(x)=(C(x)

D(x))/(C(x)+D(x)),对F(x)按中位数排序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可出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