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297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涉及菌菇、苗木培养与人工智能交叉的领域,针对现有的无法根据种植的需求量调整菌菇种植、苗木培育支撑板的层数,较为不便,并且浪费空间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立体培育箱,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左侧壁前侧合页连接有箱门,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内壁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通过设置有液压杆,很好的改变培养槽的位置,并通过培养槽很好的对菌菇进行覆土种植,更好的在有效的空间内种植更多的菌菇,并且可以根据需求改变菌菇覆土种植的空间利用率,设置了内置探头,自动监控并采集菌菇、苗木生长全过程图像;根据采集的图像,智能精准判定生长阶段,自动发出指令。发出指令。发出指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菌菇、苗木培养与人工智能交叉的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产业既是传统产业,又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食用菌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农业的重点,食用菌种类多,栽培的少,开发添力大,栽培原料麦草、木屑、玉米秆等农副产品下脚料全国各地都有,并适宜多种食用菌生长,便于推广和发展,其中覆土种植指当菌丝长上土缝时,开始喷一次重水,促使蘑菇迅速长大,在整个菌菇生长期间,对水分管理,采用轻喷勤喷,保持覆土湿度即可。除菌菇之外,苗木的育苗培育也需要湿度环境,其湿度也需要实现可控在合理的湿度范围内;
[0003]现有技术一种菌菇立体种植设备通过设置有包括支撑柱、种植板、固定架、螺纹杆、紧固结构和语节结构,所述支撑柱项部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若干组种植板,所述种植板项部挖设有供菌菇种植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组通水孔,所述种植板内部一侧边上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种植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滑块,所述滑块内部转动设置有套环,两组所述支撑柱的相邻侧边上挖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部固定有螺纹杆,所述套环套设而在螺纹杆上,所述滑动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插接槽,该菌菇立体种植设备,设计合理,能根据需要对种植设备的分层高度进行有效的调整,适合推广使用资源,然而现有技术中大多单一的采用多层支撑板进行菌菇复土操作,无法根据种植的需求量调整支撑板的层数,较为不便,并且浪费空间。
[0004]另外,目前的菌菇、苗木培育装置无法实时采集菌菇苗木的生长发育情况,从而根据培育情况对环境参数进行远程监测及控制;
[0005]因此,如何根据需求改变菌菇复土种植的空间利用率和实现实时动态监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专利技术目的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以实现根据需求改变菌菇复土种植的空间利用率、自动全过程监控并精准判定生长阶段的目的。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
[0010]其包括立体培育箱,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左侧壁前侧合页连接有箱门,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内壁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多个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培养槽,多个所述培养槽远离固定杆的一侧固定
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培养槽的底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流水槽,所述培养槽的底端中心处通过第四转轴滑动连接有遮挡机构,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外壁顶端后侧的四方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送水机构,可以通过培养槽很好的进行菌菇覆土种植;在固定杆上,且位于两个培养槽之间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监控探头,负责采集箱体内每一层培养槽上的菌菇或苗木培育情况图像;在送水箱顶部右侧安装有中控部,中控部对箱体内菌菇培育进行动态监控和远程图像数据传输交互。
[0011]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分别与培养槽顶端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液压杆,两个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三转轴与固定杆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可以通过液压杆很好的改变培养槽的位置,从而可以根据需求改变菌菇复土种植的空间利用率。
[0012]优选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通过第四转轴与培养槽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挡板开设有与多个流水槽相对应的开口,所述挡板的外壁底端侧边固定连接有L型移动杆,所述L型移动杆水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把手。
[0013]优选的,所述送水机构包括送水箱,所述送水箱的外壁底端四角处分别于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送水箱的前侧固定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送水管,多个所述送水管分别设置有第一止水阀,第一止水阀为电控止水阀;
[0014]优选的,多个所述送水管分别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中间所述送水管的雾化喷头总数与左右两侧送水管上的雾化喷头之和相等,所述送水箱的顶端右侧固定连通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螺纹连接有螺帽,可以通过螺纹管很好的往送水箱内注入水。
[0015]优选的,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底端中心处固定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止水阀,所述排水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滤网。
[0016]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定点杆分别与立体培育箱的内壁顶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流水槽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
[0017]优选的,所述立体培育箱的外壁底端四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箱门的外壁前侧右方固定连接有把手,可以通过把手很好的拉动箱门。
[0018]优选的,所述中控部内由PCB集成板安装有D/A转换器、DSP芯片、微处理器、存储器、5G通信传输模块;所述监控探头采集到的菌菇图像传输至D/A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图像信号经DSP芯片的降噪、压缩编码处理后再经微处理器提取分析运算后传输给存储器进行数据存储以及由5G通信传输模块远程传输至终端,由终端对箱内菌菇、苗木培育图像进行实时监控;另外通过终端的远程操控可通过中控部内的微处理器对第一止水阀的开合程度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雾化喷水量的调控;液压杆与行程开关连接,行程开关由微处理器程序控制,可根据监测图像自动或人为控制液压杆变化,从而控制培养槽位置。
[0019]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液压杆,可以通过液压杆很好的改变培养槽的位置,并通过培养槽很好的对菌菇进行覆土种植,更好的在有效的空间内种植更多的菌菇,并且可以根据需求改变菌菇覆土种植的空间利用率,此外通过设置有雾化喷头和挡板,可以很好的通过挡板排出培养槽内多余的水分,从而方便了对于菌菇的合理种植,继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防滑把手和L型移动杆,可以很好的改变挡板的位置,从而可以很好的排出挡板上方培养槽内的多余水分,继而很好的方便对于覆土种植菌菇的湿润程度的把控。
[0022]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箱体内每一层培养槽设计监控探头,可对菌菇或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控,监控图像经中控部处理后,通过物联网远程传输至终端实现动态监控,终端同样可向中控部发送指令,由微处理器控制第一止水阀开合程度,从而实现喷水大小,范围调控,最终实现培育环境湿度的调节。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包括立体培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培育箱(1)的左侧壁前侧合页连接有箱门(2),所述立体培育箱(1)的内壁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两个所述固定杆(3)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多个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培养槽(4),多个所述培养槽(4)远离固定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培养槽(4)的底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流水槽,所述培养槽(4)的底端中心处通过第四转轴滑动连接有遮挡机构,所述立体培育箱(1)的外壁顶端后侧的四方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7),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送水机构;在固定杆(3)上,且位于两个培养槽(4)之间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监控探头(22);在送水箱(18)顶部右侧安装有中控部(23),中控部(23)对箱体内菌菇培育进行动态监控和远程图像数据传输交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块(6),两个所述固定块(6)的底端分别与培养槽(4)顶端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块(6)分别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液压杆(5),两个所述液压杆(5)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三转轴与固定杆(3)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机构包括挡板(7),所述挡板(7)通过第四转轴与培养槽(4)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挡板(7)开设有与多个流水槽相对应的开口,所述挡板(7)的外壁底端侧边固定连接有L型移动杆(8),所述L型移动杆(8)水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把手(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菌菇、苗木立体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机构包括送水箱(18),所述送水箱(18)的外壁底端四角处分别于第一支撑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送水箱(18)的前侧固定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送水管(14),多个所述送水管(14)分别设置有第一止水阀(16);第一止水阀(16)为电控止水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控动态过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彝华王晶肖杰文曾维军任昂王万坤杨玲李鹏郑旋孔轲刘忠玄和耀威王炳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