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可调的转动式冰晶撞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可调的转动式冰晶撞击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在热带和亚热带陆地上空发生了大量发动机推力损失事件,这些事件是由大气中微小的冰晶颗粒造成的。高海拔地区航空发动机冰晶结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该过程涉及到传热传质、气液固相变、冰晶碰撞、破碎、飞溅、黏附、侵蚀等一系列问题,机理异常复杂。进行单个冰晶以不同融化率、不同速率撞击不同壁面的试验,获得冰晶的碰撞行为,对揭示发动机冰晶结冰机理、建立冰晶碰撞模型,进而提高先进航空发动机设计能力,提高军用、民用飞行器在高海拔地区飞行的安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0003]现有冰晶碰撞模型的原理是壁面不发生移动,使用气动方法吹冰晶/部分融化的冰晶使其撞击壁面。但悬浮的冰晶大小、形状、融水率各不相同,要使其每次击中一个部位难度很高。并且部分融化的冰晶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加速,冰晶表面融化的液体可能脱落,不适于高速摄像机实际观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可调的转动式冰晶撞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一侧设有前挡板(29)和后盖(30),所述前挡板(29)和后盖(30)之间设有电机(2),底座(1)的另一侧设有支架(3),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与转轴(4)的一端连接,转轴(4)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3)上;还包括转盘(5)和两个平面法兰(6),所述转轴(4)中间开两个键槽(7)和两个沟槽(9);转盘(5)开有中心孔,平面法兰(6)开有中心孔和键槽;所述转轴(4)穿过转盘(5)、两个平面法兰(6)的中心孔,两个平面法兰(6)分别设置在转盘(5)的两侧,转轴(4)和两个平面法兰(6)通过键进行周向固定,转轴(4)和平面法兰(6)通过使用弹性挡圈轴向固定;转盘(5)连接面设有通孔,平面法兰(6)上也开通孔,螺栓(10)穿过转盘(5)、平面法兰(6)上的通孔后用螺母(11)固定;所述转盘(5)的圆周上设有多个凹槽,在其中一个凹槽内设置弹射装置,其余凹槽内设置配重块(13);所述弹射装置包括弹射器和移动壁面(14);弹射器可带动移动壁面(14)伸出转盘(5)侧面;所述弹射器包括马达(15)、马达支架(16)、轨道(17),马达(15)固定在马达支架(16)上,马达支架(16)固定在转盘(5)的凹槽内,马达支架(16)的底部设有电池(18)和控制模块(19),电池(18)用于给马达(15)和控制模块(19)供电,控制模块(19)用于控制马达(15)工作;所述轨道(17)上滑槽,滑槽内设有可移动的齿条(20),齿条(20)的两侧设有限位柱(21),限位柱(21)伸入滑槽内,对齿条(20)的最大位移进行限位,马达(15)的动力输出端设有齿轮(22),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秀芳,魏震,陈佳军,苗庆硕,王圣均,侯予,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