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薄壁圆筒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薄壁圆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固体发动机薄壁圆筒结构复杂,圆筒外表面存在大量形状各异的外部功能零件,焊接在金属圆筒外表面。外部件焊接完成后与圆筒整体进行热处理,后续不在进行加工。薄壁圆筒一般采用低合金高强钢,如30CrMnSiA、D406A等,为获得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旋压毛坯需进行退火处理;旋压圆筒与外部件等结构焊接完成后在整体调质强化处理,以保障产品最终的力学性能。但是,对于薄壁圆筒来说,高温淬火过程中由热应力和相变应力产生的残余应力易导致圆筒发生扭曲、塌陷等较大变形,特别是对于外部件较多的薄壁容器,变形更为明显,导致圆筒的形状不能满足产品使用要求,影响后序工序的加工、装配。目前一般采用反复热处理校形的方法来提高圆筒的形状精度,但是该方法会导致圆筒力学性能的降低,不能满足指标要求,甚至导致报废。目前已有关于高强钢圆筒校形的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811583824.0的专利“一种用于高强钢薄壁圆筒外型调整的校形工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薄壁圆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锻件热处理;将锻造的坯料放入加热炉中,升温至650℃,保温30min,再升温至1020~1050℃保温70~100min,使得析出粒子完全固溶,提高锻坯的塑性;将锻坯出炉后空冷至室温,得到细小的无碳马氏体组织;步骤2:机加;将步骤1完成固溶处理的锻坯进行机加,获得旋压毛坯和外部件;步骤3:旋压成形;(1)粗旋:将步骤2制得的旋压毛坯装至旋压机上进行旋压变形,道次压下率25~40%;(2)热处理:将旋压变形后的旋压毛坯放入加热炉中,升温至650℃,保温30min,再升温至1030℃保温60min,然后空冷至室温;(3)精旋:在旋压机上进行1~2道次旋压变形至目标壁厚,道次压下率为35%~55%;(4)去应力退火:将精旋的圆筒放入温度为500~560℃的加热炉中,保温60~90min后出炉空冷,以消除旋压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防止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猛,吴军,赵琳瑜,熊然,王少奇,张岩,张立平,李忻婷,王艳莹,邵芬,商傲雪,陈劭川,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