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六孔水光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82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光针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十六孔水光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注射机构,所述注射机构包括安装板、水光针头、外螺纹套管、螺纹槽、密封圈、凹槽以及转动环,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在注射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储液机构,所述储液机构包括推动活塞、推杆、伺服电机、挡板、出液孔、通孔、注液孔、密封塞以及复位弹簧,通过设置壳体、注射机构以及储液机构,解决了目前市面上常用多针水光针取代单针水光针,其中多针水光针的结构包括外壳、针座和多个针头,多个针头安装在针座上,由于患者需要注射多次针剂,每支针剂打完后,需要更换针头,更换时需要将多个针头逐一取下再安装新的针头,操作上较为不便的问题。操作上较为不便的问题。操作上较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十六孔水光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光针
,具体为一种十六孔水光针。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常用水光针,利用负压multi针在皮肤真皮层注入人体因衰老而流失的玻尿酸、胶原蛋白、肉毒素、PRP自体细胞等高端注射产品,使皮肤内吸收并储藏本身重量的1000倍的水分,唤醒细胞再生机能,重现修复皮肤枯萎断裂的细胞。
[0003]目前市面上常用多针水光针取代单针水光针,其中多针水光针的结构包括外壳、针座和多个针头,多个针头安装在针座上,由于患者需要注射多次针剂,每支针剂打完后,需要更换针头,更换时需要将多个针头逐一取下再安装新的针头,操作上较为不便。
[000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十六孔水光针来改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十六孔水光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十六孔水光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注射机构,所述注射机构包括安装板、水光针头、外螺纹套管、螺纹槽、密封圈、凹槽以及转动环,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在注射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储液机构,所述储液机构包括推动活塞、推杆、伺服电机、挡板、出液孔、通孔、注液孔、密封塞以及复位弹簧。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板设置在壳体的下方,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水光针头,所述安装板的外壁安装有外螺纹套管,所述壳体的底部且在外螺纹套管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且在靠近水光针头位置处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且在伺服电机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安装板的外壁且在壳体的下方安装有转动环。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推动活塞安装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推动活塞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推杆,所述壳体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的顶端且在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挡板,所述壳体的底部且在水光针头的正上方开设有出液孔,所述挡板的内部且在出液孔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内壁右侧且在挡板的上方开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的内部安装有密封塞,所述推杆的外壁安装有复位弹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壳体的正面安装有小型控制器,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伺服电机与蓄电池以及小型控制器与蓄电池的连接方式均为电性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板和外螺纹套管均由医用聚乙烯塑料制成,所述安装板为圆锥形机构设计,所述外螺纹套管与螺纹槽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水光针头设置有十六组,且十六组水光针头环形分布在安装板的内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推动活塞与壳体以及所述推杆与壳体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所述注液孔与通孔均设置有十六组,所述通孔的形状与注液孔的形状相适配,
所述复位弹簧与壳体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壳体、注射机构以及储液机构,医护人员取下密封塞,小型控制器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会带动挡板转动,使挡板上的通孔不再对准出液孔,医护人员使用注射器将针剂从药液瓶中转移到壳体内后再塞上密封塞,医护人员将水光针头对准患者的皮肤,推动壳体,壳体会带动水光针头扎入患者的皮肤内,医护人员推动推杆,推杆会带动推动活塞向下移动,推动活塞将壳体内的药液通过水光针头注射到患者的皮肤内,当需要更换针头时,医护人员握住转动环,通过转动环带动安装板转动,安装板会带动外螺纹套管转动,旋转的外螺纹套管会退出壳体,从而将水光针头从壳体上卸下,医护人员取出新的注射机构,将新的注射机构上的外螺纹套管对准壳体的螺纹槽,转动新的注射机构,外螺纹套管旋入壳体中,从而将新的注射机构安装在壳体上,更换操作简单,解决了目前市面上常用多针水光针取代单针水光针,其中多针水光针的结构包括外壳、针座和多个针头,多个针头安装在针座上,由于患者需要注射多次针剂,每支针剂打完后,需要更换针头,更换时需要将多个针头逐一取下再安装新的针头,操作上较为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剖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放大图。
[0014]图中:1、壳体;2、注射机构;3、储液机构;4、小型控制器;5、蓄电池;201、安装板;202、水光针头;203、外螺纹套管;204、螺纹槽;205、密封圈;206、凹槽;207、转动环;301、推动活塞;302、推杆;303、伺服电机;304、挡板;305、出液孔;306、通孔;307、注液孔;308、密封塞;309、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1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
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19]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十六孔水光针,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注射机构2,注射机构2包括安装板201、水光针头202、外螺纹套管203、螺纹槽204、密封圈205、凹槽206以及转动环207,壳体1的内部且在注射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储液机构3,储液机构3包括推动活塞301、推杆302、伺服电机303、挡板304、出液孔305、通孔306、注液孔307、密封塞308以及复位弹簧309,壳体1的正面安装有小型控制器4,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蓄电池5,伺服电机303与蓄电池5以及小型控制器4与蓄电池5的连接方式均为电性连接。
[0020]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安装板201设置在壳体1的下方,安装板201的内部安装有水光针头202,安装板201的外壁安装有外螺纹套管203,壳体1的底部且在外螺纹套管203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螺纹槽204,安装板201的顶部且在靠近水光针头202位置处安装有密封圈205,安装板201的顶部且在伺服电机3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十六孔水光针,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注射机构(2),所述注射机构(2)包括安装板(201)、水光针头(202)、外螺纹套管(203)、螺纹槽(204)、密封圈(205)、凹槽(206)以及转动环(207),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在注射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储液机构(3),所述储液机构(3)包括推动活塞(301)、推杆(302)、伺服电机(303)、挡板(304)、出液孔(305)、通孔(306)、注液孔(307)、密封塞(308)以及复位弹簧(3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六孔水光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01)设置在壳体(1)的下方,所述安装板(201)的内部安装有水光针头(202),所述安装板(201)的外壁安装有外螺纹套管(203),所述壳体(1)的底部且在外螺纹套管(203)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螺纹槽(204),所述安装板(201)的顶部且在靠近水光针头(202)位置处安装有密封圈(205),所述安装板(201)的顶部且在伺服电机(303)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凹槽(206),所述安装板(201)的外壁且在壳体(1)的下方安装有转动环(20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六孔水光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活塞(301)安装在壳体(1)的内部,所述推动活塞(301)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推杆(302),所述壳体(1)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伺服电机(303),所述伺服电机(303)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晖朱雪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薇诗医疗美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