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脂质体皮肤修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267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脂质体皮肤修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用于头皮修复,包括活性组分和载药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括白柳皮提取物、米诺地尔、植物甾醇和神经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载药组分包括磷脂、胆固醇和透明质酸,所述磷脂为大豆磷脂、氢化卵磷脂、蛋黄卵磷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或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任意一种。该制剂具有修复头部皮肤,消除皮肤消炎、防治脱发的功能,治疗效果良好;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制剂性能稳定可靠。制剂性能稳定可靠。制剂性能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脂质体皮肤修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脂质体制备
,涉及一种脂质体皮肤修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心理压力增加,睡眠不足、内分泌失调及高油脂食物的过量摄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脱发人群数量加速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脱发在临床上的原因包括雄激素过度分泌、神经性、真菌感染、内分泌失调、皮脂过量溢出、营养性、微循环不畅及先天性等,其中雄激素过度分泌及头皮血液循环不畅,不能将营养成分输送到头部表皮毛囊是引起脱发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类型的脱发患者常伴有头皮炎症、头屑增多等症状。
[0003]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内服和外用药物相结合进行治疗,其中外用药通常还分为洗剂和搽剂,用药较为繁琐,且存在治疗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脂质体皮肤修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具有修复头部皮肤,消除皮肤消炎、防治脱发的功能,治疗效果良好。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脂质体皮肤修复制剂,用于头皮修复,包括活性组分和载药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括白柳皮提取物、米诺地尔、植物甾醇和神经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载药组分包括磷脂、胆固醇和透明质酸,所述磷脂为大豆磷脂、氢化卵磷脂、蛋黄卵磷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或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任意一种。
[0006]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组分包括重量百分比为3.0~5.0%的白柳皮提取物、0.8~1.5%的米诺地尔、0.3~0.8%的植物甾醇和0.5~1.0%的神经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7]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组分包括重量百分比为4.5%的白柳皮提取物、1.0%的米诺地尔、0.4%的植物甾醇和0.6%的神经酰胺。
[0008]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再载药组分包括质量百分比为8.0~16.0%的磷脂、4.0~8.0%的胆固醇和3.0~5.0%透明质酸。
[0009]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制剂为搽剂、喷雾剂或洗剂。
[0010]一种脂质体皮肤修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配方称取所述磷脂、胆固醇、及米诺地尔、和/或神经酰胺、和/或植物甾醇,溶于有机溶剂中,制得溶液a;S2、按配方称取白柳皮提取物溶于pH为6~8的磷酸缓冲溶液中,并加入表面活性剂,充分混匀后经纤维素滤膜或聚醚砜膜过滤,制得溶液b;S3、将所述溶液a置于旋转蒸发容器中,在30~50℃条件下减压旋转蒸干,使在容器
内壁上形成一层均匀薄膜;S4、将所述溶液b加热至50~60℃,加入所述步骤S3制备的薄膜中,在50~60℃条件充分搅拌,制得粗脂质体溶液;S5、将所述粗脂质体依次进行均质和挤压过滤,制得脂质体原液,加入磷酸缓冲液补齐,制得脂质体制剂。
[0011]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乙醚或氯仿;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丙三醇、吐温

20、吐温

80、甘露醇或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纤维素滤膜或聚醚砜膜的孔径为0.25μm或0.45μm。
[0013]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中将所述粗脂质体依次进行均质和挤压过滤,具体为:采用高压均质机在50Mpa条件下均质2次;均质后的脂质体溶液,挤压通过经孔径为0.25~0.8μm的聚碳酸酯膜。
[0014]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脂质体原液中脂质体的粒径分布为230nm~350nm。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白柳皮提取物为植物提取物,有“天然阿司匹林”之称,具有杀菌、消炎、减轻疼痛等功效,用作头部皮肤的外用药,可促进头皮修复,消除炎症、减轻疼痛、激活皮肤细胞活性等作用。
[0016]2、米诺地尔(Minoxidil,6

(1

哌啶基)

2,4嘧啶二胺
‑3‑
氧化物)具有促进毛发生长、预防油脂性脱发等作用;3、植物甾醇和神经酰胺与白柳皮提取物/米诺地尔配合,具有协同促进作用,起到消炎、加速修复和促进皮肤活性等作用,改善皮肤状态。
[0017]4、载药组分中添加透明质酸,进一步促进脂质体的生物相容性,提高药物的头皮吸收能力。
[0018]5、本专利技术的脂质体皮肤修复制剂,由活性组分和载药组分制成脂质体,可提高活性成分的渗皮吸收能力,使活性成分更快更好的发挥药效,提高治疗效果;各活性组分之间协同增效,起到消炎、促进头发生长、预防脱发等功效。
[0019]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相应的制备方法,可简单、快捷的制备该脂质体皮肤修复制剂,重现性良好,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志愿者A用药前的前额发际(前额发际线后2cm和中线2cm)处的皮肤镜偏振光照片。
[0021]图2为志愿者A用药前的顶部(双耳间连线与中线2cm区域)处的皮肤镜偏振光照片。
[0022]图3为志愿者A用药前的枕部(枕骨隆突以外2cm区域)处的皮肤镜偏振光照片。
[0023]图4为志愿者A用药15天后的前额发际(前额发际线后2cm和中线2cm)处的皮肤镜偏振光照片。
[0024]图5为志愿者A用药15天后的顶部(双耳间连线与中线2cm区域)处的皮肤镜偏振光
照片。
[0025]图6为志愿者A用药15天后的枕部(枕骨隆突以外2cm区域)处的皮肤镜偏振光照片。
[0026]图7为志愿者B用药前的前额发际(前额发际线后2cm和中线2cm)处的皮肤镜偏振光照片。
[0027]图8为志愿者B用药前的顶部(双耳间连线与中线2cm区域)处的皮肤镜偏振光照片。
[0028]图9为志愿者B用药前的枕部(枕骨隆突以外2cm区域)处的皮肤镜偏振光照片。
[0029]图10为志愿者B用药15天后的前额发际(前额发际线后2cm和中线2cm)处的皮肤镜偏振光照片。
[0030]图11为志愿者B用药15天后的顶部(双耳间连线与中线2cm区域)处的皮肤镜偏振光照片。
[0031]图12为志愿者B用药15天后的枕部(枕骨隆突以外2cm区域)处的皮肤镜偏振光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3]实施例1一种脂质体皮肤修复制剂,适用于脂溢性脱发及伴有头皮炎症、头皮屑增多的症状,为头部皮肤外用制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药组分。
[0034]其中,活性组分包括包括重量百分比为4.5%的白柳皮提取物、1.0%的米诺地尔、0.4%的植物甾醇和0.6%的神经酰胺。
[0035]载药组分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2%的大豆磷脂、6.0%的胆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脂质体皮肤修复制剂,用于头皮修复,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组分和载药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括白柳皮提取物、米诺地尔、植物甾醇和神经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载药组分包括磷脂、胆固醇和透明质酸,所述磷脂为大豆磷脂、氢化卵磷脂、蛋黄卵磷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或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任意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体皮肤修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包括重量百分比为3.0~5.0%的白柳皮提取物、0.8~1.5%的米诺地尔、0.3~0.8%的植物甾醇和0.5~1.0%的神经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脂质体皮肤修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包括重量百分比为4.5%的白柳皮提取物、1.0%的米诺地尔、0.4%的植物甾醇和0.6%的神经酰胺。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脂质体皮肤修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再载药组分包括质量百分比为8.0~16.0%的磷脂、4.0~8.0%的胆固醇和3.0~5.0%透明质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体皮肤修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外用搽剂、喷雾剂或洗剂。6.一种脂质体皮肤修复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按配方称取所述磷脂、胆固醇、及米诺地尔、和/或神经酰胺、和/或植物甾醇,溶于有机溶剂中,制得溶液a;S2、按配方称取白柳皮提取物溶于pH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毅毅陈梨花甘红星羊向新谢来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科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