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电极和体电极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54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42
体电极单元包括体电极和体电极所附接到的剥离片。体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第一电极被配置为刺激身体的肌肉。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被配置为检测来自被第一电极刺激的肌肉的生理信号。体电极还包括:布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连接部;以及布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者之间与第三电极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方向改变部,该第一方向改变部被构造为改变第一连接部延伸的方向,使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中的至少一者是可调节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体电极和体电极单元


[0001]本公开的主题涉及被构造为用于测量生理信息的体电极和体电极单元。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的体电极设置为处于设置有粘性凝胶的面贴附到剥离片的状态下。当使用体电极时,体电极从剥离片剥离,设置有粘性凝胶的面贴附到身体(受试者)。
[0003]体电极可以具有安装在基板片的表面上的多个电极(参见例如JPH09

313454A)。在这样的体电极中,多个电极在彼此分离的同时安装在一个基板片上。因此,体电极能够在保持预定间隔的同时附接到身体。
[0004]然而,在这样的体电极中,多个电极被图案印刷到一个基板片。即,电极分别安装在固定位置。利用这种构造,例如,当将体电极附接到受试者的手时,取决于受试者的手的大小,体电极可能无法被附接到期望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的主题的示例性方面提供了一种体电极和体电极单元,其中,电极能够被附接到期望的位置。
[0006]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一个方面,体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被配置为刺激身体的肌肉。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被配置为检测来自被第一电极刺激的肌肉的生理信号。体电极还包括:布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连接部,以及布置在第三电极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者之间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方向改变部,所述第一方向改变部被构造为改变第一连接部延伸的方向,使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中的至少一者是可调节的。
[0007]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另一方面,体电极单元包括体电极和体电极所附接到的剥离片。
附图说明
[0008]图1A是示出了体电极的正面的视图。
[0009]图1B是示出了体电极的背面的视图。
[0010]图2A是示出了体电极单元的视图。
[0011]图2B是示出了体电极单元的另一视图。
[0012]图3是示出了体电极单元的侧面的视图。
[0013]图4A是示出了如何使用体电极单元的视图。
[0014]图4B是示出了如何使用体电极单元的另一视图。
[0015]图4C是示出了如何使用体电极单元的另一视图。
[0016]图4D是示出了如何使用体电极单元的另一视图。
[0017]图5A是示出了如何使用体电极单元的另一视图。
[0018]图5B是示出了如何使用体电极单元的另一视图。
[0019]图5C是示出了如何使用体电极单元的另一视图。
[0020]图5D是示出了如何使用体电极单元的另一视图。
[0021]图6A是示出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示例的视图。
[0022]图6B是示出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示例的视图。
[0023]图6C是示出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示例的视图。
[0024]图7A是示出了中性电极的示例的视图。
[0025]图7B是示出了中性电极的示例的另一视图。
[0026]图8是示出了有源电极的电位波形的视图。
[0027]图9是示出了中性电极的另一示例的视图。
[0028]图10是示出了中性电极的又一示例的视图。
[0029]图11A是示出了中性电极的又一示例的视图。
[0030]图11B是示出了中性电极的又一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主题的实施例。
[0032]体电极1的结构
[0033]首先,将参考图1A和图1B描述体电极1的结构。图1A是体电极1的正面图,且图1B是体电极1的背面图。
[0034]在该示例中,体电极1用于刺激通向身体(体电极1所附接到的受试者)的肌肉的神经,并且基于肌肉的生理信号来监测反应肌肉的松弛程度。例如,在身体的肌肉的松弛程度由TOF(四联刺激)方法监测的情况下使用体电极1,在该TOF方法中,每0.5秒连续执行四次肌肉刺激,并且每15秒重复四次连续肌肉刺激的过程。
[0035]刺激电极3、有源电极4、基准电极5和中性电极6安装在基部2上。基部2包括:上岛部2a,基准电极5安装在该上岛部2a上;中间岛部2b,有源电极4安装在该中间岛部2b上;下岛部2c,刺激电极3和中性电极6安装在该下岛部2c上;第一连接部2d,其设置在中间岛部2b与下岛部2c之间;以及第二连接部2e,其设置在上岛部2a与中间岛部2b之间。
[0036]第一连接部2d具有第一方向改变部2f,该第一方向改变部2f被构造为改变第一连接部2d延伸的方向。由于第一连接部2d具有第一方向改变部2f,因此刺激电极3与有源电极4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中的至少一者是可调节的。
[0037]第二连接部2e具有第二方向改变部2g,该第二方向改变部2g被构造为改变第二连接部2e延伸的方向。由于第二连接部2e具有第二方向改变部2g,因此有源电极4与基准电极5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中的至少一者是可调节的。
[0038]第一方向改变部2f被构造为在体电极1的长度方向上改变第一连接部2d延伸的方向。第二方向改变部2g被构造为在体电极1的横向方向上改变第二连接部2e延伸的方向。也就是说,第一方向改变部2f和第二方向改变部2g被构造为分别在不同方向上改变第一连接部2d延伸的方向和第二连接部2e延伸的方向。
[0039]第一方向改变部2f被构造为在体电极1的长度方向上改变第一连接部2d延伸的方向,以防止当将体电极1附接到受试者时,第一连接部2d竖起并接触受试者的手腕而刺激产
生疼痛的感觉。
[0040]第二方向改变部2g被构造为在体电极1的横向方向上改变第二连接部2e延伸的方向,以防止当将体电极1附接到受试者时,第二连接部2e竖起并接触小鱼际而刺激产生疼痛的感觉。
[0041]刺激电极3设置在体电极1的长度方向上的与基准电极5相比更靠近连接器12的位置处,并且被配置为向通向身体的肌肉的神经(例如,尺骨神经)施加电刺激。刺激电极3包括负电极3a和正电极3b。
[0042]有源电极4设置在刺激电极3与基准电极5之间,并且设置为检测对由刺激电极3施加的电刺激响应的来自肌肉的生理信号。在该实施例中,有源电极4由阴极构造。这里,有源电极4对应于例如小指外展肌而安装。
[0043]基准电极5被设置在体电极2的长度方向上的与刺激电极3和有源电极4相比远离连接器12的位置处,并且被配置为检测对由刺激电极3施加的电刺激响应的来自肌肉的生理信号。在本实施例中,基准电极5是正电极。这里,基准电极5对应于例如小指外展肌而安装。
[0044]中性电极6被设置为阻挡流过体电极1的噪声。中性电极6设置在负电极3a的近侧。更具体地,中性电极6安装在负电极3a的上侧。换句话说,中性电极6安装在从负电极3a朝向有源电极4的方向上,或从连接器12朝向有源电极4的方向上。此外,也可以说,中性电极6安装在负电极3a与有源电极4之间的区域中。因此,在负电极3a和有源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体电极,所述体电极包括: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被配置为刺激身体的肌肉;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被配置为检测来自被所述第一电极刺激的所述肌肉的生理信号;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三电极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方向改变部,所述第一方向改变部被构造为改变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的方向,使得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中的至少一者是可调节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电极,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方向改变部,所述第二方向改变部被构造为改变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的方向,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所述一者与所述第三电极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中的至少一者是可调节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体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成行地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电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改变部和所述第二方向改变部被构造为,在不同方向上改变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的方向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的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电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改变部被构造为,在所述体电极的纵向方向上改变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的方向,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方向改变部被构造为,在所述体电极的横向方向上改变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的方向。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高龍吾西脇重弘吉原弘岩田俊治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