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单元及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536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41
致动器单元具有:致动器,其对乐器的音板施振;以及移动容许部,其构成为将乐器的框体和致动器连接,使致动器能够相对于框体在规定范围移动。范围移动。范围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致动器单元及乐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致动器单元及乐器。
[0002]本申请基于2019年10月18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9-190959号而要求优先权,在此引入其公开的全部内容。

技术介绍

[0003]以往,在键盘乐器等各种乐器安装有致动器,该致动器基于所输入的音频信号对音板(向规定方向)施振,由此进行发音。
[0004]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连结体将音板和致动器的振动体连接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设置有用于使连结体相对于音板的板厚方向、振动体的振动方向而倾斜的多个关节部。通过在连结体设置关节部,从而即使由于基于温度、湿度等影响的音板的时效变化导致的音板和致动器之间的相对位置、朝向发生变化,也能够通过致动器适当地对音板施振。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144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但是,如果对音板和致动器的振动体进行连接的构造(连接构造)除了连结体以外还包含关节部,则与振动体一起振动的连接构造会变得复杂。因此,变得难以使音板以高频进行振动,高音域的播放特性会变差。其结果,产生通过致动器及音板进行的音频播放的品质降低这一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的一个例子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使对音板和致动器的振动体进行连接的连接构造更简单而实现高品质的音频播放的致动器单元及乐器。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致动器单元,该致动器单元具有:致动器,其对乐器的音板施振;以及移动容许部,其构成为将所述乐器的框体和所述致动器连接,使所述致动器能够相对于所述框体在规定范围移动。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式是具有上述的致动器单元的乐器。
[0010]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通过使对音板和致动器的振动体进行连接的连接构造更简单,从而能够实现高品质的音频播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从下侧观察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致动器单元的钢琴的示意图。
[0013]图2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致动器单元安装于钢琴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4]图3是示意性表示在图2的致动器单元具备的球面滑动轴承的作用的图。
[0015]图4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致动器单元安装于钢琴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6]图5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致动器单元安装于钢琴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第一实施方式〕
[0018]以下,参照图1~3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9]图1示出键盘乐器的一种即三角钢琴100(以下,也简称为钢琴100。),作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致动器单元1的乐器。图1的Z轴方向表示钢琴100的上下方向。钢琴100具有框体110及音板120。如图1那样,如果从三角钢琴100的下侧观察,则能看到构成框体110的多个直支柱111、音板120。如图2所示,多个直支柱111位于音板120的下方(Z轴负方向),彼此隔开间隔。
[0020]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致动器单元1将钢琴100的框体110和音板120连接而对音板120施振。致动器单元1具有:致动器2,其用于对音板120施振;以及移动容许部3,其使致动器2能够相对于框体110在规定范围移动。
[0021]致动器2具有:主体11;振动体12,其相对于主体11向规定的振动方向(图1中Z轴方向)进行振动;以及减振器部13,其将振动体12连接于主体11。
[0022]主体11具有形成磁路的磁路形成部14。磁路形成部14具有顶板15、轭部16及磁铁17。顶板15及轭部16由软铁等软磁性件材料构成。顶板15以圆环的板状形成。轭部16具有圆板状的圆板部16A、及从圆板部16A的中心凸出的圆柱部16B。轭部16具有贯通孔16C。贯通孔16C将圆板部16A及圆柱部16B沿它们的轴线A1方向(图1中Z轴方向)贯通。轭部16配置为使得圆板部16A在轴线A1方向与顶板15相对,并且圆柱部16B的前端部进入至顶板15的内侧。磁铁17是以圆环状形成的永磁铁。磁铁17配置为将该圆柱部16B插通,并且夹在顶板15和圆板部16A之间。
[0023]通过设置以上方式构成的磁路形成部14,在顶板15的内周与圆柱部16B的前端部的外周之间的间隙产生磁场。
[0024]振动体12具有筒状部18、盖部19。筒状部18被插入于顶板15的内周与轭部16的圆柱部16B的外周之间的间隙。盖部19将筒状部18的一个开口封堵。
[0025]筒状部18包含线轴(未图示)、及卷绕于线轴的音圈(未图示)。振动体12在磁路形成部14的轴线A1方向位于顶板15所处的主体11的第一端部附近。
[0026]减振器部13将振动体12的筒状部18保持于顶板15的内周与轭部16的圆柱部16B的外周之间的间隙。减振器部13形成为可弹性变形。减振器部13通过其弹力而将筒状部18保持于磁路形成部14的规定位置。另外,减振器部13在筒状部18从上述的规定位置偏离的情况下,通过减振器部13自身的弹力而使筒状部18趋向于上述的规定位置。
[0027]在致动器2中,与音频信号相应的电流在振动体12的音圈流动,由此振动体12沿主体11的轴线A1方向振动。此外,音频信号例如被作为驱动信号而生成,该驱动信号用于在控制装置(未图示)中基于存储于存储部(未图示)的音频数据对振动体12进行驱动。
[0028]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2具有将振动体12连接于音板120的连接部20。连接部20的具体结构可以是任意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20包含棒状部21、安装板部22。棒状部21从振动体12沿振动体12的振动方向(轴线A1方向)延伸。安装板部22设置于棒状部21的前端部而固定于音板120。棒状部21的基端部固定于振动体12的盖部19。
[0029]移动容许部3设置为将框体110和致动器2连接。本实施方式的移动容许部3具有平面滑动轴承30、球面滑动轴承(关节轴承)40。
[0030]平面滑动轴承30包含:具有平坦面31a、32a的第一、第二平坦面部件(一对平坦面部件)31、32。平坦面31a、32a在彼此面接触的状态下能够相互移动。
[0031]平面滑动轴承30包含对第一、第二平坦面部件31、32相对地移动的范围进行限制的移动限制部35(第一移动限制部35)。第一移动限制部35的具体结构可以是任意的。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移动限制部35是从第一平坦面部件31的平坦面31a的周缘凸出的周壁部31B。周壁部31B以环状形成,将与第一平坦面部件31的平坦面31a进行了面接触的第二平坦面部件32包围。由此,能够防止第二平坦面部件32从第一平坦面部件31的平坦面31a的边缘超出。此外,周壁部31B不限于在第一平坦面部件31形成。例如,也可以在第二平坦面部件32形成周壁部,该周壁部将第一平坦面部件31包围,由此防止第一平坦面部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致动器单元,其具有:致动器,其对乐器的音板施振;以及移动容许部,其构成为将所述乐器的框体和所述致动器连接,使所述致动器能够相对于所述框体在规定范围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单元,其中,所述移动容许部具有平面滑动轴承,该平面滑动轴承包含:第一平坦面部件,其具有第一平坦面;以及第二平坦面部件,其具有与所述第一平坦面进行面接触的第二平坦面,所述第一平坦面部件和所述第二平坦面部件构成为,在所述第一平坦面和所述第二平坦面进行了面接触的状态下,能够相对地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单元,其中,所述移动容许部具有球面滑动轴承,该球面滑动轴承包含:第一球面部件,其具有球状凸面;以及第二球面部件,其具有相对于所述球状凸面而面接触的球状凹面,所述第一球面部件和所述第二球面部件构成为,在所述球状凸面和所述球状凹面进行了面接触的状态下,能够相对地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单元,其中,所述移动容许部具有球面滑动轴承及平面滑动轴承,该球面滑动轴承包含:第一球面部件,其具有球状凸面;以及第二球面部件,其具有相对于所述球状凸面而面接触的球状凹面,该平面滑动轴承包含:第一平坦面部件,其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井润三吉俊允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