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无时限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241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自动无时限供电装置,包括变压整流电路,不间断电源UPS,蓄电瓶、声光报警电路、发电装置及启动电路、供电方式转换电路、检测电路和停机电路,自动完成电网供电和装置供电的转换,切换时间为零,稳频稳压,保证电网停电后不破坏或丢失计算机中的信息,电网停电后提供长时间供电,不须人工干预、自检功能完备,各部分工作情况一目了然,可靠性高,较好地解决了长时间连续停电(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计算机及用电设备所需能源问题。(*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电的电路装置,它是一种用于紧急或备用电源需要起动原动机并具有自动转换的回路装置,它与计算机的UPS配合使用,具有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的功能,稳频稳压,保证在电网停电时不破坏或丢失计算机中的信息,电网停电后可提供长时间供电,而不须人工干预,自动进行电源切换;具有自检功能及配备声光报警装置的全自动无时限供电装置。随着计算机运用的深入发展,许多单位已用计算机代替了手工作业,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旦停电,计算机就无法工作,不仅给工作带来影响,甚至造成损失,现在,短时间的停电(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对计算机的影响已可用不间断电源(UPS)来解决,对长时间停电,尤其是长时间连续停电(几小时,甚至于几天),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扩充UPS蓄电池方案,即根据在停电时要求不间断电源(UPS)维持的供电时间,增加UPS的蓄电池的数量。例如要求1KVA的UPS供电8小时,则需要配备16只60AH的蓄电瓶,3KVA的UPS供电8小时,则需要配备48只60AH的蓄电瓶,这一技术方案在长时间连续停电或断续停电,但供电时间不足以满足充电要求的情况下,计算机用户是无法工作的,且正常使用时,蓄电池的寿命一般为1~2年,以UPS维持长时间供电,蓄电瓶长期处于欠压状态,导致蓄电瓶损坏,缩短其寿命,定期更换,造成巨大的运行投资负担,此外,该技术方案还有体积大、重量重、维护困难等诸多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无时限供电装置,它有效地克服了上述方案的各种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适于实用的,解决长时间停电,尤其是长时间连续停电(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而不影响计算机操作,不破坏或丢失计算机信息的技术方案。上述本技术的具体构成包括变压整流电路,充电控制电路,不间断电源UPS,蓄电瓶及声光报警电路,它与现有技术的突出区别在于它还包括发电装置及启动电路,供电方式转换电路,检测电路及停机电路。启动电路中包括再启动电路,检测电路中包括自动检测控制电路,人工检测控制电路和电压检测控制电路,供电方式转换电路中包括停电检测电路,停机电路中包括自动停机电路和人工停机电路外电网交流输入一路经变压整流电路、充电控制电路至蓄电瓶;一路经停电检测电路与启动电路相连接,第三路经供电方式转换电路后又分二路,一路与UPS相连接,另一路输出220V交流电源,蓄电瓶作为装置工作电源向声光报警电路,启动电路、检测电路、停机电路提供直流电源,也向发电装置提供点火电源,与蓄电瓶相连的还有电压检测电路,分别对蓄电池的欠压、过压进行监测、由声光报警电路发出报警信号,此外电压检测电路也与充电控制电路和启动电路相连,蓄电瓶过压时停止对其充电,低压时实施对蓄电瓶充电,失效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启动电路和再启动电路控制并实现对发电装置一至数次的多次反复启动,发电装置的异常情况和正常运行均有声光报警电路指示,发电装置也与供电方式转换电路连接,外电网恢复供电后自动停机电路可以使发电装置自动停机,自动检测控制电路和人工检测控制电路与启动电路相连,人工检测控制电路经人工停机电路与发电装置相连。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附图2~4为本技术的主回路电路结构图附图5为本技术控制电路Ⅰ结构图附图6为本技术控制电路2的结构图附图7为本技术控制电路3的结构图附图1~附图7构成本技术的一个完整的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该实施例。如用无触点元件代替有触点元件;即用可控硅元件及其触发电路代替继电器,接触器等,用相应的集成电路代替装置中的分离元件等,也可实现本技术,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例,以下结合附图及本实施例详述本技术。附图2~4为实现本技术的主回路装置电路图,由变压器B,不间断电源UPS,开关K1~K3、保险管RD1~RD6接触器CJ1~CJ4,接触器JZ1~JZ3,继电器ZJ1~ZJ2,按钮AN1~AN3,二极管D1交流发电机F,直流电动机D、时间继电器JS1、蓄电瓶、电压表、电流表、指示灯X及一组接口组成。变压器B的初级依秩并联CJ4、K1、X1和CJ1,常开触点CJ1(1)、CJ1(2)分别串联在其后,经电压表和电流表A接入UPS,交流发电机F的220V交流输出端并接有JS1、CJ2和触点JS1(1)的串联线路,触点CJ2(1)和CJ2(2)分别串接在其后,并联接入灯X2之后,分别又串接入CJ1的触点CJ1(3)和CJ1(4),最后接入电压表的两端,蓄电瓶的负极经变压器B的次级线圈接二极管D1的正极,又分别与JZ2、ZJ2、JZ1、ZJ1的一端,直流电动机D的负极交流发电机F直流输出的负极连接,也接入开关K3的一对接头,交流发电机F直流输出的正极经常开触点CJ3(1)分别接常开触点CJ4(2)和常闭触点ZJ2(1)后,前者接接口13和二极管D1的负极,后者经RD6接蓄电池正极ZJ2的另一端与JZ2的常开触点,ZJ1的另一端与JZ1的常开触点分别串联也接入蓄电池的正极,直流电动机D的正极经常开触点ZJ1(1)和RD5,开关K3的另一对接头经RD5同时接入蓄电池正极,JZ2和JZ1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口18和20相接,CJ3的两端接入接口7和8并与电灯X2并联。接口21经常闭触点CJ3(2)接接口22,再经常闭触点CJ4(1)接接口24。接口22和24间接常开触点JZ3(1),接口32和38间接常开触点CJ4(3),接口24经常闭触点JS1(2)接入开关K2的一对接头中的一端,另一端为接口26,K2的另一对接头中的一端接蓄电池负极,另一端经AN1接接口28,K2的第三对接头接发电机F的T1和T2控制发电机的运行和停止,接口37、F+、13、33、34、18和29,分别经指示灯后与接口28相接,接口1和2间和接口7和8间接有指示灯,按钮AN2控制接口26与35的通断和32与38的通断,接口35和36间并联接有AN3和常开触点JZ3(1),接口36和28间接有JZ3接口36和37间接常开触点JZ3(2)。图5包括了本技术的启动电路和再启动电路,是本技术控制电路Ⅰ电路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中为启动控制板,它由多谐振荡器,单稳态电路和脉冲发生器(包括脉冲电路1和脉冲电路2)组成。继电器JW1与JW4的常闭触点JW4(2)串联,继电器JW2与JW4的常开触点JW4(3)串联后,两者一起与二极管D7并联接入多谐振荡器中晶体管G4的集电极中;继电器JW3的常开触点JW3(1)与二极管CW1串联后,跨接于高电位和低电位两端,CW1的负极接R9后,接入接口26,多谐振荡器中低电位点与接口28相接,单稳态电路中晶体管G5、G6、G7和G8的发射极与接口28相接,继电器JW3与二极管D13并联后接入G8的集电极电路中,单稳态电路的高电位接入二极管CW1的负极一端,脉冲发生器中G10的发射极和基极间接有常开触点JW3(2)和常闭触点JW4(1)串联又与电容C5B并联后和D17串联的电路,G10的集电极接有继电器JW4和D16的并联电路,脉冲发生器的高电位和低电位分别接在单稳态电路的高电位和低电位上,单稳态电路中G5的基极与脉冲发生器中D14和D15的正极相连,接口26经常开触点JW1(1)与接口18相连,又经常开触点JW2(1)接接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无时限供电装置,包括变压整流电路,不间断电源UPS、蓄电瓶和声光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它有发电装置及启动电路,供电方式转换电路,检测电路及停机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无时限供电装置,包括变压整流电路,不间断电源UPS、蓄电瓶和声光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它有发电装置及启动电路,供电方式转换电路,检测电路及停机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时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启动电路中包括再启动电路,检测电路由自动检测控制电路,人工检测控制电路和电压检测控制电路组成,供电方式转换电路中包括停电检测电路,停机电路由自动停机电路和人工停机电路组成,外电网交流输入一路经变压整流电路,充电控制电路至蓄电瓶,一路经停电检测电路与启动电路相连接,第三路经供电方式转换电路后,又分二路,一路与UPS相连接,另一路输出220V交流电源,蓄电瓶向声光报警电路,启动电路,检测电路,停机电路提供直流电源,也向发电装置提供点火电源,电压检测电路也与蓄电瓶充电控制电路和启动电路相连,启动电路及再启动电路控制并实现对发电装置一至数次的多次反复启动,发电装置与供电方式转换电路连接,外电网恢复供电后,自动停机电路控制发电装置自动停机,自动检测控制电路和人工检测控制电路与启动电路相连,人工检测控制电路经人工停机电路与发电装置相连,供电装置中的逻辑开关元件用有触点元件(继电器、接触器)或无触点元件(可控硅及触发电路),所述电路由分离元件或集成电路及外围元件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时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方式转换电路的主回路由变压器B,不间断电源UPS,开关K1~K3,保险管RD1~RD6、接触器CJ1~CJ4,接触器JZ1~JZ3,继电器ZJ1~ZJ2,按钮AN1~AN3、二极管D1,交流发电机F,直流电动机D,时间继电器JS1,蓄电瓶O,电压表V,电流表A,指示灯X及一组接口组成。变压器B的初级依秩并联CJ4、K1、X1和CJ1,触点CJ1(1)和CJ1(2)分别串联在其后,经V和A接入UPS,发电机F的交流输出端并接有JS1、CT2和触点JS1(1)的串联线路,触点JS1(1)和CJ2(1)分别串接在其后,并联接入X2之后,分别又串接入CJ1的触点CJ1(3)和CJ1(4),最后接入V的两端,蓄电瓶O的负极经变压器B的次级线圈接二极管D1的正极,又分别与JZ2、ZJ2、JZ1和ZJ1的一端,直流电动机D的负极,交流发电机F的直流输出负极连接,也接入开关K3的一对接头,交流发电机F直流输出的正极经触点CJ3(1)分别接触点CJ4(2)和触点ZJ2(1)后,前者接接口13和二极管D1的负极,后者经RD6接蓄电瓶O正极,ZJ2与JZ2的触点,ZJ1与JZ1的触点分别串联,也接入蓄电瓶的正极,直流电动机D的正极经触点ZJ1(1)和RD5,K3的另一对接头经RD5同时接入蓄电瓶正极,JZ2和JZ1的一端分别与接口18和20相接,CJ3的两端接入接口7和8并与灯X2并联,接口21经触点CJ3(2)接接口22,再经触点CJ4(1)接接口24,接口22和24间接触点JZ3(1),接口32和38间接触点CJ4(3),接口24经触点JS1(2)接入开关K2的一对接头中是一端,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树胜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电脑公司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