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地质灾害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先地质灾害场所较深的位置处会安装该位移监测装置,进行监测的工作,从而得知地质灾害的信息并随之预警等工作。
[0003]但是,现有的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还存在着不便于配合所下降的钢丝绳进行稳定使用和完成下降之后不便于进行固定使用的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不便于配合所下降的钢丝绳进行稳定使用和完成下降之后不便于进行固定使用的问题。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包括支撑台,竖立柱,支撑侧板,滑杆,缠绕筒,带动板,移动座,电动滑台,工作电机,传动齿轮,固定限制筒结构,测斜仪,拆装稳定盘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包括支撑台(1),竖立柱(2),支撑侧板(3),滑杆(4),缠绕筒(5),带动板(6),移动座(7),电动滑台(8),工作电机(9),传动齿轮(10),固定限制筒结构(11),测斜仪(12),拆装稳定盘结构(13),安装紧固座结构(14)和钢丝绳(15),所述的支撑台(1)下表面的四周均焊接有竖立柱(2),同时在竖立柱(2)的下端安装安装紧固座结构(14);所述的支撑侧板(3)均螺栓安装在支撑台(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并且在支撑侧板(3)之间的上部螺栓安装滑杆(4);所述的缠绕筒(5)套接在安装滑杆(4)的外壁上,并且缠绕筒(5)外壁的左侧通过轴承安装有带动板(6);所述的带动板(6)螺栓安装在移动座(7)上表面的左侧,同时移动座(7)与电动滑台(8)螺栓连接;所述的电动滑台(8)螺栓安装在支撑台(1)上表面的中前部;所述的工作电机(9)螺栓安装在移动座(7)上表面的前侧;所述的传动齿轮(10)均镶嵌在工作电机(9)的输出轴上和缠绕筒(5)外壁的左侧;所述的固定限制筒结构(11)安装在竖立柱(2)之间的上侧;所述的测斜仪(12)上端螺栓安装有钢丝绳(15);所述的拆装稳定盘结构(13)安装在钢丝绳(15)的外壁上;所述的安装紧固座结构(14)安装在竖立柱(2)的下端;所述的钢丝绳(15)螺栓安装在缠绕筒(5)的外壁上;所述的固定限制筒结构(11)包括稳定板(111),穿筒(112),卡块(113),紧固板(114),螺纹长杆(115),操作盘(116)和竖座(117),所述的稳定板(111)均焊接在穿筒(112)左右表面的下部;所述的卡块(113)螺栓安装在穿筒(112)内壁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紧固板(114)活动嵌入在螺纹长杆(115)的左端;所述的螺纹长杆(115)穿过穿筒(112),并与竖座(117)螺纹连接;所述的操作盘(116)螺栓安装在螺纹长杆(115)的右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深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洋,吴德锋,魏德华,罗光兵,万朝树,
申请(专利权)人:梅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