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铜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13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管组装技术领域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铜管,包括主体机构、安装机构、加固机构、密封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安装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端,所述加固机构位于安装机构的外端,所述密封机构位于安装机构上端的内端,所述固定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外端。该装置有利于铜管整体的安全组装,方便操作,增强了该装置的可组合性,便于铜管的进一步安装,固定机构使该装置整体更加稳固,提升了该装置的稳固性,有利于保护该装置的各个部件,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加固机构的槽口设置,进一步的牢固了主体机构与安装机构,密封机构则有效地提升该装置的密封性能,操作简单便利,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铜管


[0001]本技术涉及有色金属管组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铜管。

技术介绍

[0002]铜管又称紫铜管,属于一种有色金属管,是经过压制和拉制的无缝管,通常应用于建筑中,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而作为给水管,燃气管及采暖管道的材料,铜管又得以在人民中广泛应用,铜的化学性能稳定,将耐寒、耐热、耐压、耐腐蚀和耐火等特性集于一身,可在不同的环境中长期使用,铜管的使用寿命可以与建筑物寿命一样长,甚至更长,因此,铜管在建筑中的应用历史悠久,是公认的经百年以上时间和实践经验充分检验过的性能优异的管材,铜管比塑料管材坚硬,具有一般金属的高强度,它又比一般金属易弯曲,韧性好且延展性高,具有优良的抗振、抗冲击及抗冻胀性能,铜管可以承受极冷和极热的温度,使用性能不会因长期使用和温度的剧烈变化而降低,不会产生老化现象,这是普通管材所不能及的,可抗疲劳,在温度变化时不会产生过度的热胀冷缩而导致应力疲劳破裂,铜管组织结构极其致密,具有不可渗透性,且铜管不含化学添加成分,不会燃烧释放有毒的气体使人窒息,铜的再生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材,另外,市场上的管材多种多样,接口配件却以铜质居多,即使有些管材部分可以不使用铜质配件,它在与水龙头接口的地方还是要有一个铜配件,但铜管配件若与其他管材相连,由于管道与配件的材质不同,热胀冷缩时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差别很大,连接的牢固度自然要受到额外的挑战,因此,铜管与铜质配件连接,牢固度将得到很大的增强。
[0003]现有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组装的铜管,适用于家用,便于安装组合,具有可靠密封性能,方便工作人员使用,操作灵活、不用焊接、节省材料、拥有反复装拆性能,通过加固使整体更加牢固,结构简单,同时结构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的铜管,便于安装组合,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方便工作人员使用,操作灵活、不用焊接、节省材料、拥有反复装拆性能,通过加固使整体更加牢固,结构简单,同时结构更加稳定。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组装的铜管,包括主体机构、安装机构、加固机构、密封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安装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端,所述加固机构位于安装机构的外端,所述密封机构位于安装机构上端的内端,所述固定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外端。
[000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07]主体机构使铜管更加顺利进入该装置进行组装,安装机构使铜管可以稳固组装,加固机构的槽口设置使安装机构更加的牢固,密封机构使安装机构的上端在运动过程中,使铜管与安装机构接触紧密,防止出现松动,固定机构将主体机构固定夹紧。
[000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接头本体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固定安装在接头本体的内端。
[000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0]接头本体将连接管连接起来,连接管可以使铜管等各个部件进入。
[00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前卡套、后卡套和卡套接头,所述前卡套安装在连接管的内端,所述后卡套安装在前卡套的内端,所述卡套接头安装在后卡套的内端。
[001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3]通过手动机械式推进,铜管通过卡套接头进入,同时卡套接头向前运动推动后卡套向前,同时后卡套推动前卡套向前运动。
[00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固机构包括槽口和槽口块,所述槽口固定设置在连接管的右端,所述槽口块固定设置在连接管的右端。
[001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6]设置在连接管右端的槽口,使前卡套可以通过槽口块旋转进入,使槽口块落入槽口中,对连接管和连接管进行锁定。
[001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槽和密封圈,所述密封槽固定设置在卡套接头下端的内端,所述密封圈安装在密封槽的外端。
[001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9]密封圈安装在铜管的外端,随着铜管的进入,密封圈进入密封槽中,使卡套接头可以与铜管接触紧密。
[002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上固定环、下固定环、固定块和螺栓,所述上固定环安装在接头本体的内端,所述下固定环安装在上固定环的下端,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上固定环的右端,所述螺栓螺纹安装在固定块的内端。
[002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2]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将主体机构加固夹紧,螺栓通过固定块把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贴合在一起。
[002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块呈对称分布于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的左右两端,所述螺栓贯穿固定块,所述螺栓使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固定在一起。
[002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5]螺栓通过贯穿固定块,螺纹旋转将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连接,保持稳定。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有利于铜管整体的安全组装,方便操作,简单便利,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性和功能性;
[0028]2、接头本体和连接管可以使铜管等各个部件进入,增强了该装置的可组合性,便于铜管的进一步安装,该装置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0029]3、手动机械式推进安装机构各个部件,使铜管向前运动,该装置整体更加稳固,不需要焊接,使用方便,安装和拆卸较为便利;
[0030]4、设置的槽口,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固定性,起到锁定该装置的作用;
[0031]5、密封圈加强了该装置与铜管接触的紧密性,有效地提升该装置的密封性能,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漏气,同时也具有缓压与防松动的作用;
[0032]6、固定环将主体机构夹紧,使连接更稳定,让该装置操作简单灵活,使各个部件更
加牢固,使用方便;
[0033]7、螺栓贯穿固定块将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连接,有利于该装置整体结构的平稳安装,提升了该装置的牢固性,方便于铜管的组装。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固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密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主体机构;2、安装机构;3、加固机构;4、密封机构;5、固定机构;101、接头本体;102、连接管;201、前卡套;202、后卡套;203、卡套接头;301、槽口;302、槽口块;401、密封槽;402、密封圈;501、上固定环;502、下固定环;503、固定块;50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42]实施例1:
[0043]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铜管,包括主体机构(1)、安装机构(2)、加固机构(3)、密封机构(4)和固定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内端,所述加固机构(3)位于安装机构(2)的外端,所述密封机构(4)位于安装机构(2)上端的内端,所述固定机构(5)位于主体机构(1)的外端,所述安装机构(2)包括前卡套(201)、后卡套(202)和卡套接头(203),所述前卡套(201)安装在连接管(102)的内端,所述后卡套(202)安装在前卡套(201)的内端,所述卡套接头(203)安装在后卡套(202)的内端,所述密封机构(4)包括密封槽(401)和密封圈(402),所述密封槽(401)固定设置在卡套接头(203)下端的内端,所述密封圈(402)安装在密封槽(401)的外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接头本体(101)和连接管(102),所述连接管(102)固定安装在接头本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欧陆通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