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舟山医院专利>正文

一种偏瘫患肢冷热交替水疗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123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偏瘫患肢冷热交替水疗箱,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目前在对偏瘫患者的关节进行冷热交替刺激治疗时,频繁移动关节以及冷热水的添加给医护人员带来负担的问题。本偏瘫患肢冷热交替水疗箱,包括箱体、箱盖、控制器、第一旋钮、第二旋钮、水疗池、冷水箱、热水箱、冷凝器、换热管和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产生热水来对患者的关节进行热刺激,并在热刺激结束后输出冷水进行冷刺激,使得该水疗箱能够进行冷热交替刺激,无需在治疗的过程中频繁移动患者的关节,而且也能够对热水进行保温加热,并对冷水进行降温,无需医护人员添加冷水或热水,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并降低操作难度。并降低操作难度。并降低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瘫患肢冷热交替水疗箱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水疗箱,特别是一种偏瘫患肢冷热交替水疗箱。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所说的脑卒中三偏症是指由于脑卒中这种疾病所引发的一些相应表现出来的症状,而这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就称之为三偏症,三偏症主要包括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偏瘫是脑卒中的主要表现症状之一,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也是脑卒中疾病经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所以在患病之后要采取相应的针对性康复锻炼治疗。
[0003]偏瘫患者还具有感觉障碍,目前为了对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采用冷热交替刺激的方法非常有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同时改善冷热刺激感,从而改善血运,达到促进患者感知觉恢复的效果。
[0004]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准备装有热水和冷水的容器,热水的温度需要控制在40

45度,冷水的温度需要控制在10

16度,在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反复移动患者的关节,使患者的关节在热水容器和冷水容器中交替,造成医护人员的劳动量较大,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热水的温度容易下降,而冷水的温度也容易上升,需要医护人员频繁添加热水和冷水,温度调节十分不便,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不小的麻烦和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偏瘫患肢冷热交替水疗箱,该偏瘫患肢冷热交替水疗箱能够自动产生热水来对患者的关节进行热刺激,并在热刺激结束后输出冷水进行冷刺激,使得该水疗箱能够进行冷热交替刺激。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偏瘫患肢冷热交替水疗箱,包括箱体、箱盖、控制器、第一旋钮、第二旋钮、水疗池、冷水箱、热水箱、冷凝器、换热管和加热装置,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一抽管和第二抽管,所述第一抽管和第二抽管表面的一侧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出管和第二出管,所述箱体内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抽管的底端与第一水泵相连通,且第二抽管的底端与第二水泵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下方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所述第一竖管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有第一送管,所述第一送管的另一端与冷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二竖管的底端连通设置有第二送管,所述第二送管的另一端与热水箱相连通。
[000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水倒入至水疗池中,控制第二水泵和第四电磁阀开启,其使水经过第二抽管、第二水泵、第二竖管和第二送管到达热水箱的内部,加热装置开启对水进行加热,在向水疗池的内部倒入水,开启第一水泵和第三电磁阀,其使水经过第一抽管、第一水泵、第一竖管和第一送管到达冷水箱的内部,之后开启冷凝器使冷水箱内部的水温降低,开启第二水泵、第四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热水经过第二送管、第二竖管、第
二水泵和第二出管进入水疗池的内部,进行热刺激,五分钟后第二水泵将热水抽回至热水箱,之后第一水泵、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开启,使得冷水箱内部的冷水经过第一送管、第一竖管和第一出管到达水疗池的内部,利用冷水进行冷刺激,五分钟后抽回冷水至冷水箱,并向水疗池内输送热水,如此反复交替。
[0009]所述第一出管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出管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0010]采用以上结构,分别用于对第一出管和第二出管的开合进行控制。
[0011]所述第一送管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送管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第四电磁阀。
[0012]采用以上结构,分别用于对第一送管和第二送管的开合进行控制。
[0013]所述冷水箱内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热水箱内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0014]采用以上结构,分别能够对冷水箱和热水箱内部的水温进行监测,并在控制器的显示屏上进行显示,从而方便医护人员来对温度进行把控,热水的温度能控制在40

45度,冷水的温度能控制在10

16度。
[0015]所述箱盖的正面铰接有卡件,所述箱体的正面固定设置有卡块。
[0016]采用以上结构,用于在箱盖闭合后将其与箱体固定。
[0017]所述冷水箱和热水箱均为隔热保温材料制成,所述冷水箱的容积与热水箱的容积相同。
[0018]采用以上设计,用于隔热保温,避免冷水与热水出现换热的现象。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偏瘫患肢冷热交替水疗箱具有以下优点:
[0020]1、本技术能够自动产生热水来对患者的关节进行热刺激,并在热刺激结束后输出冷水进行冷刺激,使得该水疗箱能够进行冷热交替刺激,无需在治疗的过程中频繁移动患者的关节,而且也能够对热水进行保温加热,并对冷水进行降温,无需医护人员添加冷水或热水,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并降低操作难度,解决了目前在对偏瘫患者的关节进行冷热交替刺激治疗时,频繁移动关节以及冷热水的添加给医护人员带来负担的问题。
[0021]2、通过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设置,第一电磁阀能够对第一出管的开合进行控制,而第二电磁阀则能够对第二出管的开合进行控制,用于在抽水的过程中将两个出管封闭,避免水从出管排出。
[0022]3、通过第四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的设置,第三电磁阀能够对第一送管的开合进行控制,而第四电磁阀则能够对第二送管的开合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箱盖打开后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的正视剖面图。
[0026]图4是本技术的系统原理框图。
[0027]图中,1、箱体;2、箱盖;3、控制器;4、第一旋钮;5、第二旋钮;6、水疗池;7、冷水箱;8、热水箱;9、冷凝器;10、换热管;11、加热装置;12、第一抽管;13、第二抽管;14、第一出管;
15、第二出管;16、第一水泵;17、第二水泵;18、第一竖管;19、第二竖管;20、第一送管;21、第二送管;22、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24、第三电磁阀;25、第四电磁阀;26、卡件;27、卡块;28、第一温度传感器;29、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9]如图1

图4所示,本偏瘫患肢冷热交替水疗箱,包括箱体1、箱盖2、控制器3、第一旋钮4、第二旋钮5、水疗池6、冷水箱7、热水箱8、冷凝器9、换热管10和加热装置11,箱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一抽管12和第二抽管13,第一抽管12和第二抽管13表面的一侧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出管14和第二出管15,第一出管14和第二出管15的另一端均贯穿至水疗池6内壁的表面,箱体1内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水泵16和第二水泵17,第一水泵16和第二水泵17均为双向水泵,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瘫患肢冷热交替水疗箱,包括箱体(1)、箱盖(2)、控制器(3)、第一旋钮(4)、第二旋钮(5)、水疗池(6)、冷水箱(7)、热水箱(8)、冷凝器(9)、换热管(10)和加热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一抽管(12)和第二抽管(13),所述第一抽管(12)和第二抽管(13)表面的一侧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出管(14)和第二出管(15),所述箱体(1)内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水泵(16)和第二水泵(17),所述第一抽管(12)的底端与第一水泵(16)相连通,且第二抽管(13)的底端与第二水泵(17)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16)和第二水泵(17)的下方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竖管(18)和第二竖管(19),所述第一竖管(18)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有第一送管(20),所述第一送管(20)的另一端与冷水箱(7)相连通,所述第二竖管(19)的底端连通设置有第二送管(21),所述第二送管(21)的另一端与热水箱(8)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吉汪君燕唐晓洁费敏妍周敏王芳张燕梅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