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微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09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以具有颗粒形状的状态附着于基材的有机微粒,其在附着于基材时在基材上表现出拨水性。提供一种有机微粒,其是包含如下聚合物而成的有机微粒,该聚合物具有:(1)具有1个烯属不饱和双键和至少1个碳原子数3~40的烃基的疏水性单体或者(2)具有由具有聚二甲基硅氧烷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形成的重复单元。有机微粒能够对基材赋予优异的拨水性。单元。有机微粒能够对基材赋予优异的拨水性。单元。有机微粒能够对基材赋予优异的拨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有机微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微粒,具体而言,涉及非氟有机微粒。

技术介绍

[0002]以往,通过使用氟树脂或有机硅树脂等进行涂敷的化学处理,由此对金属、玻璃、纸、布、塑料等的基材表面赋予拨水性。已知例如通过使用氟树脂的涂敷,可以得到水接触角约为120
°
的拨水性的基材表面。
[0003]另外,通过在基材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结构的方法或组合这样的基材表面的微细的凹凸结构的形成与上述的涂敷处理的方法,对基材表面赋予水接触角成为150
°
以上的超拨水性。凹凸结构的制作中主要可以列举使用微粒的方法或进行蚀刻等图案化的方法。蚀刻等图案化的方法能够使用的范围和基材有限。
[0004]在作为微粒使用疏水性无机微粒的情况下,为了得到疏水性无机微粒的水分散体,需要大量的乳化剂等分散剂。如果使用降低了疏水性无机微粒的疏水度、即残留有亲水性基团的疏水性无机微粒时,虽然在水中的分散变得略微容易,但是微粒本身的疏水性降低,因此作为拨水剂的性能降低。
[0005]另一方面,也有无皂聚合或乳化剂少的有机微粒合成法。由于这些方法中,无乳化剂或以少量乳化剂分散在水中,所以通常几乎都使用亲水性单体,其微粒也显示亲水性。由于难以使用疏水性高的单体,所以使用无皂聚合或乳化剂少的有机微粒合成法合成表现出拨水性的有机微粒较为困难。
[0006]过去的文献(特别是专利公报)公开了为有机微粒赋予拨水性,但实施例限于无机微粒。
[0007]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拨水性涂敷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平均粒径为15~500μm的微粒(A)、树脂组合物(B)和溶剂(C)形成耐摩擦性基底膜的第一工序;和使用平均粒径为5~500nm且疏水性的微粒(a)、树脂组合物(b)和溶剂(c),形成超拨水性精加工膜的第二工序。在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中为了形成超拨水性精加工膜所使用的微粒(a)为二氧化硅,是无机微粒。
[0008]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含有源自(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结构单元、和源自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硅油的结构单元的非氟聚合物。
[0009]在以往,存在浓色性的问题。通常在纤维制品中,尤其是合成纤维、特别是聚酯纤维在各种用途中被广泛使用,但相比于羊毛或丝绸等天然纤维,在染色物中的颜色的浓淡、深浅和鲜明性等特性上较差,因此存在市场上的商品价值被评价较低的倾向。
[0010]作为这样的问题的对策,进行了用于使由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得到的染色物的颜色的浓淡、深浅和鲜明性等特性提高的各种提案。例如,提出了一种浓色化剂,其由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使烯属不饱和单体聚合得到的聚合物的水性分散体构成,包含折射率为1.50以下且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110℃的聚合物和折射率为1.50以下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20℃的聚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据说该浓色化剂对纤维制品能够赋予良好
的浓色化效果。然而,在要求拨水性的纤维中,浓色剂存在使拨水性降低的倾向。
[0011]现有技术文献
[0012]专利文献
[001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248号公报
[0014]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99712号公报
[0015]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37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对基材赋予优异的拨水性的有机微粒。
[0018]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9]本专利技术涉及附着于基材时在基材上表现出拨水性的有机微粒。有机微粒能够以具有颗粒形状的状态附着于基材。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中,表现的拨水性是指以下的至少1种以上的意思:
[0021](i)在附着于玻璃基材的情况下,水的接触角为100度以上,
[0022](ii)在附着于布的情况下,水的接触角为120度以上;或
[0023](iii)在附着于布的情况下,滑落速度为100mm/s以上。
[0024]构成有机微粒的聚合物优选具有由以下单体形成的重复单元:
[0025](1)具有1个烯属不饱和双键和至少1个碳原子数3~40的烃基的疏水性单体、和/或
[0026](2)具有聚二甲基硅氧烷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
[0027]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A)有机微粒和(B)水性介质而成的拨水剂组合物。
[0028]而且,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以下聚合物而成的有机微粒,该聚合物具有由以下(1)疏水性单体、和/或(2)(甲基)丙烯酸单体形成的重复单元:
[0029](1)具有1个烯属不饱和双键和至少1个碳原子数3~40的烃基的疏水性单体,
[0030](2)具有聚二甲基硅氧烷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
[0031]进而,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具有由以下单体形成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而成的有机微粒:
[0032](1)具有1个烯属不饱和双键和至少1个碳原子数3~40的烃基的疏水性单体、
[0033](3)具有1个烯属不饱和双键和至少1个反应性基团和/或亲水性基团的反应性/亲水性单体、以及
[0034](4)具有至少2个烯属不饱和双键的交联性单体。
[0035]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如下。
[0036]方式1:
[0037]一种有机微粒,其为能够以具有颗粒形状的状态附着于基材的有机微粒,其在附着于基材时在基材上表现出拨水性。
[0038]方式2:
[0039]如方式1所述的有机微粒,其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0040](i)在附着于玻璃基材的情况下,玻璃基材上的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00度以上;
(ii)在附着于布的情况下,布上的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20度以上;或(iii)在附着于布的情况下,布上的水的滑落速度为100mm/s以上。
[0041]方式3:
[0042]如方式1或2所述的有机微粒,其中,在附着于基材后以170℃进行1分钟热处理时,热处理后的有机微粒的平均直径为热处理前的有机微粒的平均直径的50%以上,或者在布上能够观测的微粒的粒径为50~700nm。
[0043]方式4:
[0044]一种有机微粒,其包含具有由如下(1)疏水性单体或(2)(甲基)丙烯酸单体形成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而成,
[0045](1)具有1个烯属不饱和双键和至少1个碳原子数3~40的烃基的疏水性单体;
[0046](2)具有聚二甲基硅氧烷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
[0047]方式5:
[0048]如方式4所述的有机微粒,其中,聚合物还具有由(4)具有至少2个烯属不饱和双键的交联性单体形成的重复单元。
[0049]方式6:
[0050]如方式4或5所述的有机微粒,其中,聚合物还具有由选自如下(3)反应性/亲水性单体和(5)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单体中的至少1种单体形成的重复单元,
[0051](3)具有1个烯属不饱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有机微粒,其特征在于:其能够以具有颗粒形状的状态附着于基材,且在附着于基材时在基材上表现出拨水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微粒,其特征在于:其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任意一个:(i)在附着于玻璃基材的情况下,玻璃基材上的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00度以上;(ii)在附着于布的情况下,布上的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20度以上;或者(iii)在附着于布的情况下,布上的水的滑落速度为100mm/s以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微粒,其特征在于:在附着于基材后以170℃进行1分钟热处理时,热处理后的有机微粒的平均直径为热处理前的有机微粒的平均直径的50%以上,或者在布上能够观测的微粒的粒径为50~700nm。4.一种有机微粒,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具有由如下(1)疏水性单体或(2)(甲基)丙烯酸单体形成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而成,(1)具有1个烯属不饱和双键和至少1个碳原子数3~40的烃基的疏水性单体;(2)具有聚二甲基硅氧烷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微粒,其特征在于:聚合物还具有由(4)具有至少2个烯属不饱和双键的交联性单体形成的重复单元。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有机微粒,其特征在于:聚合物还具有由选自如下(3)反应性/亲水性单体和(5)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单体中的至少1种单体形成的重复单元,(3)具有1个烯属不饱和双键和至少1个反应性基团和/或亲水性基团的反应性/亲水性单体;(5)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0℃以上的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单体。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微粒,其特征在于:在疏水性单体(1)中,将在侧链具有碳原子数12~24的烃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和(甲基)丙烯酸单体(2)的组合以两种单体的合计重量小于单体成分总量的80重量%的量使用。8.如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微粒,其特征在于:将包含单体(4)的单体聚合后,聚合不含单体(4)的单体所得到的颗粒的一部分能够熔融。9.如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微粒,其特征在于:由疏水性单体(1)的均聚物处理后的硅基材上的水的静态接触角为70~120度。10.如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微粒,其特征在于:疏水性单体(1)为下式所示的单体:CH2=C(-R
12
)-C(=O)-Y
11
(R
11
)
k
或CH2=C(-R
22
)-Y
21
(H)
5-l
(R
21
)
l
式中,R
11
和R
21
分别独立地为碳原子数3~40的烃基,R
12
和R
22
为氢原子、一价有机基团或卤原子,
Y
11
为由选自2~4价的碳原子数1的烃基、-C6H4-、-O-、-C(=O)-、-S(=O)2-或-NR

-中的至少1种以上构成的2~4价的基团,但不包括仅为2价的烃基的情况,其中,R

为H或碳原子数1~4的烃基,Y
21
为苯环,H为氢原子,H和R
21
与Y
21
分别直接结合,k和l为1~3;(甲基)丙烯酸单体(2)为下式所示的单体:CH2=C(-R
92
)-C(=O)-Y
91
-R
91
式中,R
91
为具有聚二甲基硅氧烷基的基团,R
92
为氢原子、一价有机基团或卤原子,Y
91
为由选自2~4价的碳原子数1的烃基、-C6H4-、-O-、-C(=O)-、-S(=O)2-或-NR

-中的至少1种以上构成的2~4价的基团,其中,R

为H或碳原子数1~4的烃基;反应性/亲水性单体(3)为下式所示的单体:CH2=C(-R
32
)-C(=O)-Y
31
-(R
33
)
o
(R
31
)
m
或CH2=C(-R
42
)-Y
41
-(H)
5-n
(R
41
)
n
式中,R
31
和R
41
分别独立地为反应性基团或亲水性基团,R
32
和R
42
为氢原子、一价有机基团或卤原子,Y
31
为价键、-O-或-NR

-,其中,R

为H或碳原子数1~4的烃基,R
33
为2~4价的碳原子数1~10的烃基,Y
41
为苯环,H为氢原子,H和R
41
与Y
41
分别直接结合,m和n为1~3,o为0或1;交联性单体(4)为下式所示的单体:
式中,R
51
和R
61
分别独立地为由选自价键、碳原子数1~20的烃基、-(CH2CH2O)r-、-C6H4-、-O-或-NR

-中的至少1种以上构成的2~4价的基团,其中,r为1~10的整数,R

为H或碳原子数1~4的烃基,R
52
和R
62
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一价有机基团或卤原子,Y
51
为-O-或-NR

-,其中,R

为H或碳原子数1~4的烃基,p为2~4,q为1~5;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单体(5)为下式所示的单体:式中,R
71
和R
81
为由选自碳原子数1~30的烃基、-C6H4-、-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盐谷优子涩谷祥太稻益礼奈田中义人芥谅饭田真由美中野麻里奈东昌弘吉田知弘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