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特别是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的不间断电源。目前的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不间断电源工作方式有两种在线式和后备式。在线式不间断电源传统的工作模式为市电经整流、滤波、降压后,转化为可供蓄电池充电以及逆变器使用的直流电,然后逆变器再将该直流电转换为逆变交流电。这一工作方式行业里称为交流-直流-交流的两步工作方式。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由于总是由逆变器对设备供电,这样就避免了市电电网带来的电压波动对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干扰和影响,能作到稳压、稳颇供电。而就转换效率而言,由于其输出必须全部由逆变变压器提供,通过两次变换,致使市电的利用率很低,转换效率仅达60%左右,其余能量转换成热能消耗掉。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传统的在线式不间断电源设备构造复杂。而后备式不同断电源的逆变器总是处于后备状态,只有当无市电时,逆变器才开始工作。后备式不同断电源无论从运行效率、价格、体积都优于在线式不间断电源。但是,由于当有交流市电供给时,市电直接送入设备,就会把电网干扰带给设备;当无市电时,后备式不同断电源由市电供电状态转换到逆变供电工作状态,而存在切换时间,所以供电质量明显不如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线式不间断电源,主要由市电限压电路、同相控制器电路、市电-蓄电池供电电路模块、基准波发生器电路、逆变器稳压电路、逆变调制器电路、正弦沿梯形波整形电路及交流还原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市电-蓄电池供电电路模块包括一个市电 输入端受一同相控制器电路控制的桥式整流电路B1、二极管D1、蓄电池组BAT、滤波电容C1;二极管D1的正极与蓄电池组BAT的正极串联相接,二极管D1的负极、蓄电池组BAT的负极分别联接桥式整流器的两个输出端、与C1并联,当市电供给时,同相控制器自动改变基准正弦波的频率使之与市电同频同相市电电压正弦波与逆变电压正弦波同相叠加;[B]、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式不间断电源,主要由市电限压电路、同相控制器电路、市电-蓄电池供电电路模块、基准波发生器电路、逆变器稳压电路、逆变调制器电路、正弦沿梯形波整形电路及交流还原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市电-蓄电池供电电路模块包括一个市电输入端受一同相控制器电路控制的桥式整流电路B1、二极管D1、蓄电池组BAT、滤波电容C1;二极管D1的正极与蓄电池组BAT的正极串联相接,二极管D1的负极、蓄电池组BAT的负极分别联接桥式整流器的两个输出端、与C1并联,当市电供给时,同相控制器自动改变基准正弦波的频率使之与市电同频同相,市电电压正弦波与逆变电压正弦波同相叠加;[B]、所述的同相控制器电路包括一个具有输出端7、输出端13的74LS191,还包括一个具有输入端A、B,输出端Q的单稳电路74LS123,它们之同的主要联接关系是74LS191的13脚接74LS123的输入端A,74LS191的13脚在一个周期开始前的处,发出负脉冲信号,本电路用该负脉冲的下跳沿触发74LS123单稳电路,可在74LS123的Q端得到一脉宽为周期的正弦脉冲序列S2,74LS191的7脚输出50HZ方波脉冲S1;[C]、所述的正弦沿梯形波整形电路由梯形波线性模拟电路和峰顶强推动电路组成,梯形波线性模拟电路主要由基准正弦波桥式整流电路B2、变压器BT1晶体管BG2、BG3、及复合晶体管BG4、附加电源VB组成,它们的主要联接关系是由同频同相电路得到的基准正弦波输入至变压器BT1初级,BT1次级接到基准正弦波桥式整流器B2的输入端,桥式整流输出的负端通过可调电阻RW接晶体管BG2的基极,正端接比较器L的正端,附加电源VB通过BG2的集电极电阻接BG2的集电极,BG2的集电极接BG3的基极,BG3的发射极接复合管BG4的基极,BG3与BG4集电极并接在一起,接到蓄电池组的正极,在复合管BG4的发射极得到“削”波输出;峰顶强推动开关电路主要包括比较器L、晶体管BG6、光电耦合放大器OPT和晶体管BG5,它们之间主要的联接关系是蓄电池电压经电阻R2与R1分压的分压点接比较器L的负端,比较器的正端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