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秀专利>正文

一种耐冲击的水利防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00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冲击的水利防护坡结构,包括防护坡本体,河坝,维修行人道,防护架,防护栏杆,防泥石流滑坡保护板结构,抗冲击支撑座结构和水位上涨下落监测球结构,所述的防护坡本体修筑在河坝的左侧;所述的防护坡本体上部左侧铺设有维修行人道;所述的维修行人道右端设置有防护架,所述的防护架与防护坡本体螺栓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膨胀螺栓,坡护板,草皮层,侧护片和安装孔的设置,有利于起到防护作用,避免泥石流滑坡,保证防护坡本体防护效果;警示牌,抗冲击护座,抗冲击滑座,防护网栅和导流孔的设置,有利于起到警示作用,并可避免泥水冲刷,保证河坝稳定性。保证河坝稳定性。保证河坝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冲击的水利防护坡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耐冲击的水利防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利指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和地下水经控制、开发,直接应用于防洪、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方面的事业。
[0003]目前水利防护坡结构应用较为广泛。
[0004]但是现有的水利防护坡结构还存在着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抗冲击能力较差和不具备水位监测功能的问题。
[0005]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耐冲击的水利防护坡结构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耐冲击的水利防护坡结构,其中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耐冲击的水利防护坡结构,包括防护坡本体,河坝,维修行人道,防护架,防护栏杆,防泥石流滑坡保护板结构,抗冲击支撑座结构和水位上涨下落监测球结构,所述的防护坡本体修筑在河坝的左侧;所述的防护坡本体上部左侧铺设有维修行人道;所述的维修行人道右端设置有防护架,所述的防护架与防护坡本体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防护架之间的内侧从上到下依次等距螺栓连接有防护栏杆;所述的防泥石流滑坡保护板结构与防护坡本体相连接;所述的抗冲击支撑座结构和水位上涨下落监测球结构均与河坝相连接设置;所述的防泥石流滑坡保护板结构包括膨胀螺栓,坡护板,草皮层,侧护片和安装孔,所述的膨胀螺栓安装在坡护板内部四角部位开设的通孔内;所述的坡护板右表面铺设有草皮层;所述的坡护板前后两表面均螺钉连接有侧护片;所述的侧护片内部下侧上下两部均开设有安装孔。
[0008]优选的,所述的抗冲击支撑座结构包括警示牌,抗冲击护座,抗冲击滑座,防护网栅和导流孔,所述的警示牌下部左右两侧均螺栓连接有抗冲击护座和抗冲击滑座;所述的抗冲击护座内侧下部出口内部螺栓连接有防护网栅;所述的抗冲击滑座内侧下部设置有导流孔。
[0009]优选的,所述的水位上涨下落监测球结构包括挡帽,立杆,液位线,滑管,移动杆和漂浮球,所述的挡帽螺纹连接在立杆的上端;所述的立杆前表面从上到下依次刻画有液位线;所述的立杆外壁套接有滑管;所述的移动杆一端和漂浮球左侧螺纹连接设置,另一端螺纹连接滑管右侧中间部位。
[0010]优选的,所述的抗冲击护座和抗冲击滑座下端均与河坝上部螺栓连接设置,其中抗冲击护座采用不锈钢座,所述的抗冲击滑座采用直角梯形不锈钢座。
[0011]优选的,所述的防护网栅和导流孔正对配合设置,所述的防护网栅采用不锈钢网栅,所述的导流孔采用圆形通孔。
[0012]优选的,所述的坡护板采用镂空不锈钢板,并且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防护坡本体的右侧坡面表面。
[0013]优选的,所述的侧护片均通过安装孔经过螺栓安装在防护坡本体的前后两表面,所述的侧护片采用不锈钢片。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技术中,所述的膨胀螺栓,坡护板,草皮层,侧护片和安装孔的设置,有利于起到防护作用,避免泥石流滑坡,保证防护坡本体防护效果。
[0016]2.本技术中,所述的警示牌,抗冲击护座,抗冲击滑座,防护网栅和导流孔的设置,有利于起到警示作用,并可避免泥水冲刷,保证河坝稳定性。
[0017]3.本技术中,所述的挡帽,立杆,液位线,滑管,移动杆和漂浮球的设置,有利于起到水位检测的功能,避免水涨造成损伤。
[0018]4.本技术中,所述的维修行人道的设置,有利于维修,便于操作。
[0019]5.本技术中,所述的防护架和防护栏杆的设置,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维修人员发生滑落危险。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防泥石流滑坡保护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抗冲击支撑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水位上涨下落监测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防护坡本体;2、河坝;3、维修行人道;4、防护架;5、防护栏杆;6、防泥石流滑坡保护板结构;61、膨胀螺栓;62、坡护板;63、草皮层;64、侧护片;65、安装孔;7、抗冲击支撑座结构;71、警示牌;72、抗冲击护座;73、抗冲击滑座;74、防护网栅;75、导流孔;8、水位上涨下落监测球结构;81、挡帽;82、立杆;83、液位线;84、滑管;85、移动杆;86、漂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耐冲击的水利防护坡结构,包括防护坡本体1,河坝2,维修行人道3,防护架4和防护栏杆5,所述的防护坡本体1修筑在河坝2的左侧;所述的防护坡本体1上部左侧铺设有维修行人道3;所述的维修行人道3右端设置有防护架4,所述的防护架4与防护坡本体1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防护架4之间的内侧从上到下依次等距螺栓连接有防护栏杆5,可便于维护,保证操作稳定性。
[0027]其中一种耐冲击的水利防护坡结构,还包括防泥石流滑坡保护板结构6,抗冲击支撑座结构7和水位上涨下落监测球结构8,所述的防泥石流滑坡保护板结构6与防护坡本体1相连接;所述的抗冲击支撑座结构7和水位上涨下落监测球结构8均与河坝2相连接设置。
[0028]并且所述的防泥石流滑坡保护板结构6包括膨胀螺栓61,坡护板62,草皮层63,侧护片64和安装孔65,所述的膨胀螺栓61安装在坡护板62内部四角部位开设的通孔内;所述的坡护板62右表面铺设有草皮层63;所述的坡护板62前后两表面均螺钉连接有侧护片64;所述的侧护片64内部下侧上下两部均开设有安装孔65,通过草皮层63可减少泥土流失,起
到保护作用,经过侧护片64可对防护坡本体1侧面进行保护,避免泥土滑坡,保证防护效果。
[0029]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抗冲击支撑座结构7包括警示牌71,抗冲击护座72,抗冲击滑座73,防护网栅74和导流孔75,所述的警示牌71下部左右两侧均螺栓连接有抗冲击护座72和抗冲击滑座73;所述的抗冲击护座72内侧下部出口内部螺栓连接有防护网栅74;所述的抗冲击滑座73内侧下部设置有导流孔75,通过警示牌71起到警示作用,避免他人攀爬,通过抗冲击护座72和抗冲击滑座73可避免泥水冲刷,保证防护效果,通过防护网栅74和导流孔75可对防护坡本体1上部流下的雨水进行过滤导流,保证防护效果。
[0030]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水位上涨下落监测球结构8包括挡帽81,立杆82,液位线83,滑管84,移动杆85和漂浮球86,所述的挡帽81螺纹连接在立杆82的上端;所述的立杆82前表面从上到下依次刻画有液位线83;所述的立杆82外壁套接有滑管84;所述的移动杆85一端和漂浮球86左侧螺纹连接设置,另一端螺纹连接滑管84右侧中间部位,通过漂浮球86实时检测水位,当水位上涨时,可使得漂浮球86通过移动杆85带动滑管84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击的水利防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耐冲击的水利防护坡结构包括防护坡本体(1),河坝(2),维修行人道(3),防护架(4),防护栏杆(5),防泥石流滑坡保护板结构(6),抗冲击支撑座结构(7)和水位上涨下落监测球结构(8),所述的防护坡本体(1)修筑在河坝(2)的左侧;所述的防护坡本体(1)上部左侧铺设有维修行人道(3);所述的维修行人道(3)右端设置有防护架(4),所述的防护架(4)与防护坡本体(1)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防护架(4)之间的内侧从上到下依次等距螺栓连接有防护栏杆(5);所述的防泥石流滑坡保护板结构(6)与防护坡本体(1)相连接;所述的抗冲击支撑座结构(7)和水位上涨下落监测球结构(8)均与河坝(2)相连接设置;所述的防泥石流滑坡保护板结构(6)包括膨胀螺栓(61),坡护板(62),草皮层(63),侧护片(64)和安装孔(65),所述的膨胀螺栓(61)安装在坡护板(62)内部四角部位开设的通孔内;所述的坡护板(62)右表面铺设有草皮层(63);所述的坡护板(62)前后两表面均螺钉连接有侧护片(64);所述的侧护片(64)内部下侧上下两部均开设有安装孔(6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的水利防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冲击支撑座结构(7)包括警示牌(71),抗冲击护座(72),抗冲击滑座(73),防护网栅(74)和导流孔(75),所述的警示牌(71)下部左右两侧均螺栓连接有抗冲击护座(72)和抗冲击滑座(73);所述的抗冲击护座(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秀仇浩然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汪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