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大鼠手术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81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实验用大鼠手术台,其中:包括底座板和操作板,底座板的上表面四角安装有大鼠四肢固定座,操作板水平设置在底座板上方,操作板和底座板之间的四角位置各设置有一支撑调节装置,每个支撑调节装置均能升起或者降下,使操作板与底座板之间的距离可调,操作板上开设有手术视窗,操作板的下表面固定有若干个皮肤牵拉挂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固定效果好,视野清晰,方便固定大鼠的优点。方便固定大鼠的优点。方便固定大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用大鼠手术台


[0001]本技术涉及动物手术设备的
,尤其涉及实验用大鼠手术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药物需要做动物试验,在实验动物中,由于大鼠价格低廉、繁殖快、且易于饲养,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实验中,包括大鼠造模过程中的给药、药物疗效评估等。
[0003]实验用大鼠麻醉状态后,身体柔软,皮肤特别松弛,不好固定,给动物造模带来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提供一种实验用大鼠手术台。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实验用大鼠手术台,其中:包括底座板和操作板,底座板的上表面四角安装有大鼠四肢固定座,操作板水平设置在底座板上方,操作板和底座板之间的四角位置各设置有一支撑调节装置,每个支撑调节装置均能升起或者降下,使操作板与底座板之间的距离可调,操作板上开设有手术视窗,操作板的下表面固定有若干个皮肤牵拉挂钩。
[0007]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08]上述的底座板上表面尺寸为15cm
×
30cm,相应的,操作板的横向截面尺寸为15cm
×
30cm。
[0009]上述的支撑调节装置包括下空心杆、旋紧螺母以及上连杆,下空心杆上端开口,下空心杆上部设若干个竖向切槽,竖向切槽使下空心杆上部形成若干个外扩的杆片,旋紧螺母套在下空心杆上,上连杆下端插入下空心杆中,上端与操作板铰接配合,当旋紧螺母上旋时,能收拢杆片,使杆片压紧上连杆,从而使下空心杆与上连杆固定配合,当旋紧螺母下旋时,杆片外扩,上连杆能从下空心杆中拔出。
[0010]上述的操作板下表面的四角固定有铰接座,上连杆上端限位在铰接座上,并与铰接座铰接配合。
[0011]上述的手术视窗为椭圆形孔,长轴8cm,短轴5cm。
[0012]上述的皮肤牵拉挂钩围绕手术视窗设置。
[0013]上述的皮肤牵拉挂钩包括弹性带和钩体,弹性带一端与操作板固定连接,一端与钩体连接。
[0014]上述的弹性带以胶黏的方式与操作板固定连接。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技术采用双固定结构,以大鼠四肢固定座固定大鼠四肢,以皮肤牵拉挂钩拉开实验动物皮肤,暴露手术创面,固定效果好,手术视野也更加清晰。
[0017]2、支撑调节装置能升起或者降下,不仅可以使操作板与底座板之间的距离可调,还可以通过降下前端支撑调节装置,或升起后端支撑调节装置的方式,使操作板倾斜,可以很方便地随着手术位置的改变进行角度调整。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操作板一端抬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操作板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名称:底座板1、操作板2、铰接座21、大鼠四肢固定座3、支撑调节装置4、下空心杆41、旋紧螺母42、上连杆43、手术视窗5、皮肤牵拉挂钩6、弹性带61、钩体6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本实施例的实验用大鼠手术台,其中:包括底座板1和操作板2,底座板1的上表面四角安装有大鼠四肢固定座3,操作板2水平设置在底座板1上方,操作板2和底座板1之间的四角位置各设置有一支撑调节装置4,每个支撑调节装置4均能升起或者降下,使操作板2与底座板1之间的距离可调,操作板2上开设有手术视窗5,操作板2的下表面固定有若干个皮肤牵拉挂钩6。
[0024]实施例中,底座板1上表面尺寸为15cm
×
30cm,相应的,操作板2的横向截面尺寸为15cm
×
30cm。
[0025]实施例中,支撑调节装置4包括下空心杆41、旋紧螺母42以及上连杆43,下空心杆41上端开口,下空心杆41上部设若干个竖向切槽,竖向切槽使下空心杆41上部形成若干个外扩的杆片,旋紧螺母42套在下空心杆41上,上连杆43下端插入下空心杆41中,上端与操作板2铰接配合,当旋紧螺母42上旋时,能收拢杆片,使杆片压紧上连杆43,从而使下空心杆41与上连杆43固定配合,当旋紧螺母42下旋时,杆片外扩,上连杆43能从下空心杆41中拔出。
[0026]实施例中,操作板2下表面的四角固定有铰接座21,上连杆43上端限位在铰接座21上,并与铰接座21铰接配合。
[0027]实施例中,手术视窗5为椭圆形孔,长轴8cm,短轴5cm。
[0028]实施例中,皮肤牵拉挂钩6围绕手术视窗5设置。
[0029]实施例中,皮肤牵拉挂钩6包括弹性带61和钩体62,弹性带61一端与操作板2固定连接,一端与钩体62连接。
[0030]实施例中,弹性带61以胶黏的方式与操作板2固定连接。
[0031]在进行大鼠造模时,将本装置的状态调整为图2所示,将麻醉后的大鼠放置在底座板1中央,大鼠四肢通过大鼠四肢固定座3锁定,然后调节支撑调节装置4,使操作板2调整至合适位置,对大鼠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通过皮肤牵拉挂钩6拉开大鼠皮肤,暴露手术创面。根据手术的不同阶段,对操作板2的角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使手术视野更开阔,手术更方便。
[0032]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
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实验用大鼠手术台,其特征是:包括底座板(1)和操作板(2),所述的底座板(1)的上表面四角安装有大鼠四肢固定座(3),所述的操作板(2)水平设置在底座板(1)上方,操作板(2)和底座板(1)之间的四角位置各设置有一支撑调节装置(4),每个所述的支撑调节装置(4)均能升起或者降下,使操作板(2)与底座板(1)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的操作板(2)上开设有手术视窗(5),所述的操作板(2)的下表面固定有若干个皮肤牵拉挂钩(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大鼠手术台,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板(1)上表面尺寸为15cm
×
30cm,相应的,操作板(2)的横向截面尺寸为15cm
×
30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用大鼠手术台,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调节装置(4)包括下空心杆(41)、旋紧螺母(42)以及上连杆(43),所述的下空心杆(41)上端开口,下空心杆(41)上部设若干个竖向切槽,竖向切槽使下空心杆(41)上部形成若干个外扩的杆片,旋紧螺母(42)套在下空心杆(41)上,上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筠张佳赵斌张治华金新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