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1670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由絮凝沉降装置、气浮装置、污泥处理装置和水解A/O装置组成的污水处理装置,其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渣子,同时能够降低污水中的COD。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多是通过混凝、沉淀法或者膜处理进行过滤,而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其污水的特点是有机物过多,悬浮渣子也较多,COD排放当日值较大,且第二天增加值也偏高,但是BOD值不高,并且其中含有一定的色素,这种情况现有的污水处理较难适用的问题。现有的污水处理较难适用的问题。现有的污水处理较难适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是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工作和生产中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日渐突出,而针对富营养化的生活或者工业污水均需要使用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使其能够再次使用或者达到排放需求,同时污水处理系统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医疗等领域。
[0003]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多是通过混凝、沉淀法或者膜处理进行过滤,而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其污水的特点是有机物过多,悬浮渣子也较多,COD排放当日值较大,且第二天增加值也偏高,但是BOD值不高,并且其中含有一定的色素,这种情况现有的污水处理较难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0005]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沉降装置、气浮装置、污泥处理装置和水解A/O装置,絮凝沉降装置的进料端与污水进料管连通,絮凝沉降装置的出料端通过输送管道与气浮装置的进料端连通,气浮装置的出料端通过输送管道与水解A/O装置的进料端连通,污泥处理装置通过污泥管道分别与絮凝沉降装置、气浮装置和水解A/O装置连通。
[0006]可选的,絮凝沉降装置包括污水收集池、沉降池和第一加药机构,污水收集池内设置有第一排泥泵和第一提升泵,第一排泥泵设于污水收集池的底部,并且第一排泥泵能将污水收集池底部污泥泵送至污泥处理装置中,第一提升泵设于污水收集池的中部,并且第一提升泵将污水收集池中液体泵送至沉降池,第一加药机构对沉降池加药。<br/>[0007]进一步的,沉降池包括PAC反应池、PAM反应池和沉淀池,PAC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且第一提升泵泵送的液体先进入PAC反应池后进入PAM反应池,PAM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机,且进入PAM反应池的污水经处理后流入沉淀池。
[0008]可选的,气浮装置包括第一缓冲池、第二加药装置、气浮机构和第二提升泵,第一缓冲池通过输送管道与沉淀池,第二提升泵将第一缓冲池内的液体泵入气浮机构,第二加药装置对气浮机构加药。
[0009]可选的,水解A/O装置包括水解机构、好氧池、第二沉淀机构和污泥回流泵,气浮机构通过输送管道与水解机构连通,水解机构通过输送管道与好氧池连通,好氧池通过输送管道与第二沉淀机构连通,第二沉淀机构内的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输送至水解机构、好氧池和污泥处理装置。
[0010]可选的,水解机构内设置有水解酸化池、厌氧池和第二缓冲池,气浮机构输送至水解机构的液体依次流入水解酸化池、厌氧池和第二缓冲池,第二缓冲池内设置有第三提升泵,且第三提升泵将第二缓冲池内液体泵入好氧池。
[0011]进一步的,第二沉淀机构包括第二沉淀池和消毒池,好氧池中的液体进入第二沉淀机构,其中污泥输送至泥回流泵,液体输送至消毒池,经由消毒处理达到排放要求后进行排放。
[0012]可选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池和污泥脱水池,污泥池内设置有上清液回流泵和污泥输送泵,上清液回流泵将污泥池内液体导入污水收集池,污泥输送泵将污泥池底部污泥输送至污泥脱水池,污泥脱水池内设置有碟式脱水机。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0014]1、通过设置由絮凝沉降装置、气浮装置、污泥处理装置和水解A/O装置组成的污水处理装置,其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渣子,同时能够降低污水中的COD。
[0015]2、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多是通过混凝、沉淀法或者膜处理进行过滤,而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其污水的特点是有机物过多,悬浮渣子也较多,COD排放当日值较大,且第二天增加值也偏高,但是BOD值不高,并且其中含有一定的色素,这种情况现有的污水处理较难适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另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为: 1为絮凝沉降装置、2为气浮装置、3为污泥处理装置、4为水解A/O装置、5为污水收集池、6为第一排泥泵、7为第一提升泵、8为第一加药机构、9为沉降池、10为PAC反应池、11为PAM反应池、12为第一沉淀池、13为第一搅拌机、14为第二搅拌机、15为第一缓冲池、16为第二加药装置、17为气浮机构、18为第二提升泵、19为污泥池、20为上清液回流泵、21为污泥输送泵、22为第三加药装置、23为污泥脱水池、24为碟式脱水机、25为水解机构、26为第三提升泵、27为水解酸化池、28为厌氧池、29为第二缓冲池、30为好氧池、31为污泥回流泵、32为第二沉淀池、33为第二沉淀机构、34为消毒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保护内容。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沉降装置1、气浮装置2、污泥处理装
置3和水解A/O装置4,絮凝沉降装置1的进料端与污水进料管连通,絮凝沉降装置1的出料端通过输送管道与气浮装置2的进料端连通,气浮装置2的出料端通过输送管道与水解A/O装置4的进料端连通,污泥处理装置3通过污泥管道分别与絮凝沉降装置1、气浮装置2和水解A/O装置4连通。
[0022]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由絮凝沉降装置、气浮装置、污泥处理装置和水解A/O装置组成的污水处理装置,其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渣子,同时能够降低污水中的COD。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多是通过混凝、沉淀法或者膜处理进行过滤,而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其污水的特点是有机物过多,悬浮渣子也较多,COD排放当日值较大,且第二天增加值也偏高,但是BOD值不高,并且其中含有一定的色素,这种情况现有的污水处理较难适用的问题。
[0023]在实际使用中,通常当日导入的污水COD值为2000

3000,第二天会进一步增加至4000

5000,而BOD值则不高,采用本系统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去除。
[0024]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各个装置的具体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沉降装置(1)、气浮装置(2)、污泥处理装置(3)和水解A/O装置(4),所述絮凝沉降装置(1)的进料端与污水进料管连通,絮凝沉降装置(1)的出料端通过输送管道与气浮装置(2)的进料端连通,所述气浮装置(2)的出料端通过输送管道与水解A/O装置(4)的进料端连通,所述污泥处理装置(3)通过污泥管道分别与絮凝沉降装置(1)、气浮装置(2)和水解A/O装置(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降装置(1)包括污水收集池(5)、沉降池(9)和第一加药机构(8),所述污水收集池(5)内设置有第一排泥泵(6)和第一提升泵(7),所述第一排泥泵(6)设于污水收集池(5)的底部,所述第一提升泵(7)设于污水收集池(5)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9)包括PAC反应池(10)、PAM反应池(11)和第一沉淀池(12),所述PAC反应池(10)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13),所述PAM反应池(11)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机(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向家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兴杰象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