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金相镶嵌机模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1625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4
一种实验室用金相镶嵌机模腔装置,包括控制电机、旋转开合机构及组合模腔块,所述组合模腔块由四块完全相同的分模腔块拼接而成,诉述旋转开合机构包括主体机架和转盘。所述控制电机带动旋转开合机构运作,控制组合模腔块运动,从而调节主镶嵌腔大小和附属镶嵌腔的出现。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的模腔装置,可针对不同尺寸的待镶嵌金相试样对主模腔改变大小,增强了镶嵌机对待镶嵌样尺寸的适应性,解决了传统金相试样镶嵌机由于模腔尺寸单一而引起的对待镶嵌试样尺寸限制较大的问题,可有效降低试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的模腔装置能够一次产出一至五镶嵌料,由于金相实验技术因需要对多个镶嵌料进行打磨抛光实验,因此相对与传统的镶嵌模式,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的模腔装置,还能够缩短镶嵌料的产出时间,加快检验产品质量的进度,对保证生产周期以及质量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金相镶嵌机模腔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金相镶嵌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金相镶嵌机模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相试样镶嵌机是一种将金相试样和镶嵌粉末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粘合成一整体的试验仪器,所制成的镶嵌样易于后续抛磨或组织观察等操作。对于现有的金相试样镶嵌机,镶嵌模腔的尺寸固定,所能镶嵌的金相试样尺寸受到镶嵌模腔的限制,极大的降低了镶嵌机的使用价值。并且传统的金相镶嵌机一次只能镶嵌出一个镶嵌料。所以,对多种的试样进行镶嵌往往就需要使用多台镶嵌机,增加了试验成本,很大程度上延长了金相实验的时间以至于耽误生产时间和工期,为了适应快速检验产品质量,提高检测速率并确保检测精准,急需要缩短镶嵌工序时间。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考虑的是对镶嵌机的模腔进行改进,实现镶嵌机模腔的尺寸可调,对不同尺寸的待镶嵌样均可通过调节模腔大小来完成镶嵌,又可以一次进行数个试样镶嵌,同时还可以保证镶嵌样质量。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金相镶嵌机模腔装置:镶嵌机的主镶嵌腔可在组合模腔块的调节作用下实现大小的改变,以此来满足不同尺寸的待镶嵌试样对镶嵌机的要求。并且在各分模腔块上分别铸有附属镶嵌腔,优化成一次镶嵌可出一至五个镶嵌料,用于实验室金相检验的镶嵌工序,增强了镶嵌机对更多待镶嵌样尺寸的适应性,可有效降低试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
[0005] (二)技术方案<br/>[0006] 为实现上述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处理装置达成的效果,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用金相镶嵌机模腔装置,包括转盘、主体机架、外齿轮圈、内齿轮圈、凹槽、附属镶嵌腔、主镶嵌腔、附属镶嵌口、主镶嵌口、弧形槽、引导滑块、引导销、组合模腔块、控制电机、旋转开合机构、分模腔块。其中,所述控制电机带动旋转开合机构运作,控制组合模腔块运动,从而调节主镶嵌腔大小和附属镶嵌腔的出现。所述组合模腔块由四块完全相同的分模腔块拼接而成,所述分模腔块上各铸有一个相同的附属镶嵌腔及两个相同大小的凹槽;所述旋转开合机构包括主体机架和转盘,所述转盘呈圆形盘状结构,所述转盘上表面设有主镶嵌口和四个附属镶嵌口,所述主镶嵌口中心与转盘圆心重合,当分模腔块向外运动至最大位置时,即主镶嵌腔达到最大位置时,所述四个附属镶嵌口与分模腔块上附属镶嵌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转盘下表面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与分模腔块内外运动轨迹一致,所述弧线槽上架设引导滑块,所诉引导滑块上设有适配分模腔块凹槽的引导销,在所述弧形槽接触的转盘边缘和主镶嵌口边缘设有内外齿轮圈;所述主体机架套接于转盘下,当转盘转动时,转盘内外齿轮圈带动弧形槽上架设的引导滑块,引导滑块上引导销分别在对应的
分模腔块上凹槽一块滑动,从而带动分模腔块沿弧形槽方向运动,所述分模腔块在所述弧形槽和所述引导滑块共同配合下实现内外运到和主镶嵌腔大小调控。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金相镶嵌机模腔装置可以根据实验室和各种实际需求,制备合适大小的镶嵌体,并且可同时制备多个镶嵌体,提高效率。
[0007]进一步,所述控制电机通过带动所述转盘上的内外齿轮圈为旋转开合机构提供动力;控制电机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所述控制电机上的主动轮带动转盘上的齿轮转动。
[0008]进一步,所述分模腔块运动趋势完全一致,所述分模腔块向内运动最紧密处会形成最小主镶嵌腔,所述分模腔块向内外运动能调节主镶嵌腔大小。
[0009]进一步,所述镶嵌机外面的封板需要扩大,由于镶嵌腔的扩大,需要更大的体积装载。
[0010]进一步,所述分模腔块需由耐高温金属制成,由于分模腔块与镶嵌机内部加热板直接接触,使用耐高温金属材质抗高温,抗压。
[0011](三)有益效果
[0012]第一: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新的模腔装置,可针对不同尺寸的待镶嵌金相试样对主模腔改变大小,增强了镶嵌机对待镶嵌样尺寸的适应性,解决了传统金相试样镶嵌机由于模腔尺寸单一而引起的对待镶嵌试样尺寸限制较大的问题,可有效降低试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0013]第二:并且本技术提供的改进装置能够一次产出一至五镶嵌料,由于金相实验技术因需要对多个镶嵌料进行打磨抛光实验,因此相对与传统的镶嵌模式,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改进装置,还能够缩短镶嵌料的产出时间,加快检验产品质量的进度,对保证生产周期以及质量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模腔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为转盘、2为主体机架、3为外齿轮圈,13为组合模腔块、14为控制电机、15为旋转开合机构。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模腔组合模腔块俯视图;
[0017]图中,5为凹槽、6为附属镶嵌腔、7为主镶嵌腔,16为分模腔块。
[0018]图3为本技术的转盘透视图。
[0019]图中,3为外齿轮圈、4为内齿轮圈、8为附属镶嵌口、9为主镶嵌口、10为弧形槽、11为引导滑块、12为引导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实验室用金相镶嵌机模腔装置,包括:转盘1、主体机架2、外齿轮圈3、内齿轮圈4、凹槽5、附属镶嵌腔6、主镶嵌腔7、附属镶嵌口8、主镶嵌口9、弧形槽10、引导滑块11、引导销12、组合模腔块13、控制电机14、旋转开合机构15、分模腔块16等。其中,包括控制电机(14)、旋转开合机构(15)及组合模腔块(13)。所述控制电机(14)带动旋转开合机构(15)运作,控制组合模
腔块(13)运动,从而调节主镶嵌腔(7)大小和附属镶嵌腔(6)的出现。所述组合模腔块(13)由四块完全相同的分模腔块(16)拼接而成,所述分模腔块(16)上各铸有一个的相同的附属镶嵌腔(6)及两个相同大小的凹槽(5);所述旋转开合机构(15)包括主体机架(2)和转盘(1),所述转盘(1)呈圆形盘状结构,所述转盘(1)上表面掏空出主镶嵌口(9)和四个附属镶嵌口(8),所述主镶嵌口(9)中心与转盘(1)圆心重合,当分模腔块(16)向外运动至最大位置时,即主镶嵌腔(7)达到最大位置时,所述四个附属镶嵌口(8)与分模腔块(16)上附属镶嵌腔(6)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转盘(1)下表面固定有弧形槽(10),且弧形槽(10)与分模腔块(16)内外运动轨迹一致,所述弧线槽(10)上架设引导滑块(11),所诉引导滑块(11)上固定了适配分模腔块(16)凹槽(5)的引导销(12),在所述弧形槽(10)接触的转盘(1)边缘和主镶嵌口(9)边缘安装内外齿轮圈(4)、(3),所述内外齿轮圈(4)、(3)在所述控制电机(14)带动下将带动引导滑块(11)运动。在镶嵌前,根据待镶嵌试样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镶嵌模式。镶嵌一个试样时,根据尺寸,通过镶嵌机操作台对控制电机14发布指令,控制电机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金相镶嵌机模腔装置,包括转盘、主体机架、外齿轮圈、内齿轮圈、凹槽、附属镶嵌腔、主镶嵌腔、附属镶嵌口、主镶嵌口、弧形槽、引导滑块、引导销、组合模腔块、控制电机、旋转开合机构、分模腔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机、旋转开合机构及组合模腔块,所述控制电机带动旋转开合机构运作,控制组合模腔块运动,从而调节主镶嵌腔大小和附属镶嵌腔的出现,所述组合模腔块由四块完全相同的分模腔块拼接而成,所述分模腔块上各铸有一个的相同的附属镶嵌腔及两个相同大小的凹槽;所述旋转开合机构包括主体机架和转盘,所述转盘呈圆形盘状结构,所述转盘上表面掏空出主镶嵌口和四个附属镶嵌口,所述主镶嵌口中心与转盘圆心重合,当分模腔块向外运动至最大位置时,即主镶嵌腔达到最大位置时,所述四个附属镶嵌口与分模腔块上附属镶嵌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转盘下表面固定有弧形槽,且弧形槽与分模腔块内外运动轨迹一致,所述弧形槽上架设引导滑块,所述引导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佳硕付绍验吴晨希侯天星崔韶阳何国臣侯金童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