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包括托盒、可拆卸的固定在托盒外部的罩壳、设于托盒中的电容器组、设于电容器组上并均与电容器组相连的单片机和驱动电路、嵌设在罩壳前侧并与驱动电路相连的开关阵列、嵌设在罩壳前侧并与开关阵列相连的转换接口、以及设于托盒中并位于电容器组前侧且与开关阵列相互配合的断路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断路器采用机械式结构来控制驱动电路的通断,既降低了造价又不容易损坏,进而大幅延长了使用寿命并有效降低了故障率。大幅延长了使用寿命并有效降低了故障率。大幅延长了使用寿命并有效降低了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能源不断枯竭,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新能源电动汽车、微电网、有轨电车等项目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为进一步促进新能源相关项目推广,储能技术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储能装置是一种能够将电能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快速使用的设备,在工程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3]目前的储能装置中均设置有断路器以防止因输入电流发生波动而损坏单片机,但是现有的断路器均采用电子元件并借助电气原理来控制驱动电路的通断,造价高且很容易损坏,使用寿命较短,而且故障率也较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降低了造价又不容易损坏,进而大幅延长了使用寿命并有效降低了故障率的储能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储能装置,包括托盒、可拆卸的固定在托盒外部的罩壳、设于托盒中的电容器组、设于电容器组上并均与电容器组相连的单片机和驱动电路、嵌设在罩壳前侧并与驱动电路相连的开关阵列、嵌设在罩壳前侧并与开关阵列相连的转换接口、以及设于托盒中并位于电容器组前侧且与开关阵列相互配合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包括箱体以及设于箱体中的驱动组件和执行组件,所述箱体的前侧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下内壁之间形成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空腔分成了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横向且可转动的固定在隔板与空腔左侧内壁之间并上下平行分布的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套设固定在第一主轴上并位于左腔室内的主动齿轮、可转动的套设在第二主轴上并位于左腔室内的壳体、可转动的固定在隔板左侧并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以及嵌设固定在隔板中的微型减速电机;所述微型减速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一主轴的内端相连,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向外形成有齿圈,所述齿圈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有卷簧,所述卷簧的内端固定在第二主轴上,所述卷簧的外端还固定有牵引柱,所述壳体的右端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牵引柱的左端穿过弧形槽并伸出到壳体的左端外部,所述第二主轴的外周面上还固定有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端部与牵引柱的左端相互配合;所述执行组件包括横向且可转动的固定在隔板与空腔右侧内壁之间并与第二主轴同心设置的第三主轴、套设固定在第三主轴上并位于右腔室内的圆盘、两个分别对称固定在圆盘左右两侧的第一限位柱、两个分别对称固定在圆盘左右两侧的第二限位柱、以及与两个第一限位柱和两个第二限位柱相互配合的触发组件;所述第二主轴的右端和所述第三主轴的左端还均套设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摆锤块;两个所述摆锤块均设于右腔室内,两个所述摆锤块的小头端之间还固定有可转动的连杆。
[0006]优选地,所述触发组件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空腔右侧内壁与空腔右侧外壁上的第
一脱扣器和第二脱扣器、两个竖直固定在右腔室底部内壁上的立柱、分别可转动的固定在两个立柱顶端的摆杆、两个横向且可转动的穿插固定在空腔右侧的第一触发轴和第二触发轴、以及两个横向且可转动的固定在右腔室底部内壁上的第一摆动轴和第二摆动轴,所述第一脱扣器的动触头倾斜向下并向前设置,所述第二脱扣器的动触头倾斜向下并向后设置。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摆动轴的外周面上向外形成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撑柱,所述第二摆动轴的外周面上向外形成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撑柱,两个所述第二撑柱分别设于两个第一撑柱的内侧;两个所述第一撑柱的端部分别与两个第一限位柱相互配合,两个所述第二撑柱分别与两个第二限位柱相互配合。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触发轴和所述第二触发轴的左端外周面上还均固定有一个第一拨片,两个所述第一拨片分别与两个摆杆的右端相互配合,两个所述摆杆的左端还均固定有一个可转动的转接杆,两个所述转接杆的端部分别可转动的固定在右侧的一个第一撑柱和一个第二撑柱上。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触发轴和所述第二触发轴的右端外周面上还分别固定有第二拨片和第三拨片,所述第二拨片设于右腔室内并与第一脱扣器的动触头相互配合,所述第三拨片设于箱体的右侧外部并与第二脱扣器的动触头相互配合。
[0010]优选地,所述箱体的顶部还开设有槽孔,所述连杆的端部向上穿过槽孔并伸出到箱体的顶部上方且可转动的固定在罩壳的前侧内壁上。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触发轴的右端外周面上还固定有第四拨片,所述第四拨片设于箱体的右侧外部并与第二触发轴的右端相互配合。
[0012]优选地,所述罩壳的左侧外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主轴的左端穿过通孔并伸出到罩壳的左侧外部,所述第一主轴的左端还固定有摇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断路器采用机械式结构来控制驱动电路的通断,既降低了造价又不容易损坏,进而大幅延长了使用寿命并有效降低了故障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左前侧分解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断路器的左前侧分解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断路器的右前侧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
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18]为了保持本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19]如图1~3所示,一种储能装置,包括托盒1、可拆卸的固定在托盒1外部的罩壳2、设于托盒1中的电容器组3、设于电容器组3上并均与电容器组3相连的单片机5和驱动电路6、嵌设在罩壳2前侧并与驱动电路6相连的开关阵列4、嵌设在罩壳2前侧并与开关阵列4相连的转换接口7、以及设于托盒1中并位于电容器组3前侧且与开关阵列4相互配合的断路器8;将外部电源接入到转换接口7上,操作开关阵列4后,外部电能通过转换接口7传输到驱动电路6中,进而在单片机5的控制作用下进行整流和变压,最后存储到电容器组3中,上述原理为现有技术,而本技术的特点在于:断路器8包括箱体81以及设于箱体81中的驱动组件和执行组件,箱体81的前侧形成有空腔811,空腔811的上下内壁之间形成有隔板812,隔板812将空腔811分成了左腔室813和右腔室814,驱动组件包括横向且可转动的固定在隔板812与空腔811左侧内壁之间并上下平行分布的第一主轴827和第二主轴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装置,包括托盒、可拆卸的固定在托盒外部的罩壳、设于托盒中的电容器组、设于电容器组上并均与电容器组相连的单片机和驱动电路、嵌设在罩壳前侧并与驱动电路相连的开关阵列、嵌设在罩壳前侧并与开关阵列相连的转换接口、以及设于托盒中并位于电容器组前侧且与开关阵列相互配合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包括箱体以及设于箱体中的驱动组件和执行组件,所述箱体的前侧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下内壁之间形成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空腔分成了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横向且可转动的固定在隔板与空腔左侧内壁之间并上下平行分布的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套设固定在第一主轴上并位于左腔室内的主动齿轮、可转动的套设在第二主轴上并位于左腔室内的壳体、可转动的固定在隔板左侧并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以及嵌设固定在隔板中的微型减速电机;所述微型减速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一主轴的内端相连,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向外形成有齿圈,所述齿圈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有卷簧,所述卷簧的内端固定在第二主轴上,所述卷簧的外端还固定有牵引柱,所述壳体的右端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牵引柱的左端穿过弧形槽并伸出到壳体的左端外部,所述第二主轴的外周面上还固定有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端部与牵引柱的左端相互配合;所述执行组件包括横向且可转动的固定在隔板与空腔右侧内壁之间并与第二主轴同心设置的第三主轴、套设固定在第三主轴上并位于右腔室内的圆盘、两个分别对称固定在圆盘左右两侧的第一限位柱、两个分别对称固定在圆盘左右两侧的第二限位柱、以及与两个第一限位柱和两个第二限位柱相互配合的触发组件;所述第二主轴的右端和所述第三主轴的左端还均套设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摆锤块;两个所述摆锤块均设于右腔室内,两个所述摆锤块的小头端之间还固定有可转动的连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空腔右侧内壁与空腔右侧外壁上的第一脱扣器和第二脱扣器、两个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郭昊坤,汤仁彪,史崯沣,吴凡,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