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冰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冰箱。
技术介绍
[0002]冰箱通过使冷气在收容形成冷气的冷却器的冷却器收容室与储藏室之间进行循环而将储藏室保持在低温。输送到储藏室且温度上升了的冷气通过返回管道而被输送到冷却器收容室,与冷却器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冷却。
[0003]由于返回管道配置于冷却器的附近,因此,在返回管道内流动的温度上升的冷气所含有的水分就会容易结霜。因此,会妨碍冷气的循环,从而有可能使得冷却性能降低。
[0004]特别是,返回管道在冰箱内与冷却器并排配置的情况下,由于冷却器与返回管道之间狭窄,因此,难以配置高性能的隔热材。
[0005]如果为了防止结霜而设置除霜加热器或者送风机构,则会增大部件成本。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
19586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
‑
955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具备:冰箱主体,其包括上侧储藏室、以及配置在所述上侧储藏室的下侧的下侧储藏室;冷却器,其形成冷气;冷却器收容室,其设置于所述冰箱主体,收容所述冷却器;返回管道,其连通于所述上侧储藏室与所述冷却器收容室,该返回管道形成所述上侧储藏室的空气返回到所述冷却器收容室的返回流路;以及发泡隔热材,其为发泡聚氨酯制,被填充在所述冷却器收容室与所述返回管道的外周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具备送风管道,该送风管道形成从所述冷却器收容室朝向所述上侧储藏室输送出所述冷气的送风流路,且与所述返回管道邻接配置,在所述送风管道与所述返回管道之间也填充有所述发泡隔热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管道与所述送风管道通过在彼此的邻接方向上延伸的多个连结板而相互连结起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连结板的至少1个上形成有:在板厚方向上贯通、且供所述发泡隔热材进入的贯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管道以及所述送风管道具有:能够以沿着所述返回流路的中心线而将所述返回流路与所述送风流路分割成两半的方式分离的第1部件及第2部件、以及夹在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之间而对所述返回流路及所述送风流路的各侧部进行液密性密封的侧部密封部件,所述多个连结板分别被分成:所述第1部件所包含的第1连结板、以及所述第2部件所包含的第2连结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件具有与所述第2部件卡止的第1卡止部,所述第2部件具有与所述第1卡止部卡止的第2卡止部,通过所述第1卡止部与所述第2卡止部相互卡止,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被相互连结起来。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主体具有:形成所述上侧储藏室及所述下侧储藏室的内箱、以及覆盖所述内箱的外侧的外箱,所述返回管道以及所述送风管道配置在所述内箱与所述外箱之间,所述发泡隔热材被填充在所述内箱与所述外箱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具备:配置在所述上侧储藏室、且从上侧抵接于所述上侧储藏室的底壁的上表面的流路形成部件,所述流路形成部件的下端部分别从上侧抵接于:在形成所述上表面的所述内箱形成的
第1开口以及第2开口的各缘部,所述送风管道的上侧的开口在俯视观察时向所述第1开口的内侧开口,所述返回管道的上侧的开口在俯视观察时向所述第2开口的内侧开口,所述返回管道与所述送风管道被在彼此的邻接方向上延伸的上部连结板相互连结起来,该上部连结板以分别从外侧包围所述返回管道的上端部以及所述送风管道的上端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返回管道以及所述送风管道的外周部,在所述各缘部与所述上部连结板之间配置有:对所述各缘部进行液密性密封的上部开口密封部件。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具有由发泡聚苯乙烯形成的隔热卡止部件,该隔热卡止部件具有与所述返回管道以及所述送风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鹫崎翼,燕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