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46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路面结构,包括透水砖,所述透水砖上方一体化设置有导水槽,所述透水砖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围固定连接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下方固定连接有沥青层,所述沥青层下方固定铺设有引水层,所述引水层两侧固定连接有边砖,所述边砖内部固定开设有流水孔,所述边砖一侧固定连接有路砖。该透水路面结构,通过设置的连接块,利用连接块与连接槽固定连接,这也就使得整个透水砖下方不用铺设砂石,且利用连接槽将连接块夹住,从而也就保证透水砖被固定,防止松动,同时直接在透水砖下方设置沥青层,使得水更容易漏下,从而防止雨水的积蓄,也就不会出现积水飞溅的问题。飞溅的问题。飞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辐铺设
,具体为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便随着环保观念的加深,现在的城市建设也越来越偏向生态海绵城市理念,海绵城市是指通过路面将雨水吸收,从而起到蓄水储水的作用,降低热岛效应,而海绵城市的设置,最重要的便是能够对水快速吸收的道路,以将雨水吸收储存起来,为了实现快速吸收雨水,就需铺设透水路面,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透水路面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0003]1.现有的透水路面,一般使用透水砖进行铺设,为了能够保证透水砖的透水效率,一般在下方直接在用细纱进行铺设,而细纱铺设却不能够很好的固定透水砖,在长时间使用后,砖块容易松动,导致下方蓄水,在踩在砖块上容易使得水溅出;
[0004]2.现有的透水路面为了保证能够有足够的强度,一般在上方铺设沥青,而在下方铺设混凝土,从而支撑整个路面,而混凝土的透水率低,不容使得雨水渗透下去,这也就使得整个路面容易出现积水。
[0005]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透水路面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路面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的透水路面,一般使用透水砖进行铺设,为了能够保证透水砖的透水效率,一般在下方直接在用细纱进行铺设,而细纱铺设却不能够很好的固定透水砖,在长时间使用后,砖块容易松动,导致下方蓄水,在踩在砖块上容易使得水溅出,现有的透水路面为了保证能够有足够的强度,一般在上方铺设沥青,而在下方铺设混凝土,从而支撑整个路面,而混凝土的透水率低,不容使得雨水渗透下去,这也就使得整个路面容易出现积水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水路面结构,包括透水砖,所述透水砖上方一体化设置有导水槽,所述透水砖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围固定连接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下方固定连接有沥青层,所述沥青层下方固定铺设有引水层,所述引水层两侧固定连接有边砖,所述边砖内部固定开设有流水孔,所述所述边砖一侧固定连接有路砖,所述引水层下方固定铺设有细纱层,所述细纱层下方固定铺设有石块层,所述所述石块层下方固定设置有泥土地面。
[0008]优选的,所述透水砖上方的导水槽等间距开设,且透水砖上方为弧形设置,并且透水砖铺设间隔为2

3MM,所述连接块关于透水砖竖直中线对称设置,且连接块的宽度与连接槽槽宽相等,并且连接槽在沥青层上等间距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沥青层铺设厚度为20

30MM,且沥青层与路砖固定连接,并且路砖关于沥青层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所述引水层上表面为弧形设置,且引水层采用混凝土铺设,并且引水层宽度小于沥青层的宽度。
[0010]优选的,所述边砖在细纱层上等间距设置,且边砖关于引水层竖直中线对称设置,
所述流水孔贯穿边砖,且流水孔在边砖内矩阵设置,并且边砖之间采用水泥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细纱层铺设厚度为30

35MM,且细纱层使用的砂石为过筛的细纱,所述石块层铺设厚度为20

30MM,且石块层石块大小控制在30MM以下。
[0012]优选的,所述泥土地面内部固定设置有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排水道和分隔网,所述分隔网为滤网结构,且分隔网与排水道固定连接,并且排水道关于泥土地面竖直中线对称设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透水路面结构,
[0014]1.通过设置的连接块,利用连接块与连接槽固定连接,这也就使得整个透水砖下方不用铺设砂石,且利用连接槽将连接块夹住,从而也就保证透水砖被固定,防止松动,同时直接在透水砖下方设置沥青层,使得水更容易漏下,从而防止雨水的积蓄,也就不会出现积水飞溅的问题;
[0015]2.将混凝土制成引水层,并将引水层上方设置成弧形,能够有效的将雨水引导到两侧,从而通过边砖上的流水孔流走,从而防止在雨水较大时出现积水,同时设置的排水道能够将过多的来不及渗入地下的雨水排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而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透水砖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透水砖;2、导水槽;3、连接块;4、连接槽;5、沥青层;6、路砖;7、引水层;8、边砖;9、流水孔;10、细纱层;11、石块层;12、泥土地面;13、排水道;14、分隔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例一:请参阅图1、图2和图4,一种透水路面结构,包括透水砖1,为了防止透水砖1松动,导致雨水飞溅,在透水砖1上方一体化设置有导水槽2,透水砖1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连接块3外围固定连接有连接槽4,连接槽4下方固定连接有沥青层5,沥青层5下方固定铺设有引水层7,引水层7两侧固定连接有边砖8,边砖8内部固定开设有流水孔9,边砖8一侧固定连接有路砖6,引水层7下方固定铺设有细纱层10,细纱层10下方固定铺设有石块层11,石块层11下方固定设置有泥土地面12,透水砖1上方的导水槽2等间距开设,且透水砖1上方为弧形设置,并且透水砖1铺设间隔为2

3MM,连接块3关于透水砖1竖直中线对称设置,且连接块3的宽度与连接槽4槽宽相等,并且连接槽4在沥青层5上等间距设置,沥青层5铺设厚度为20

30MM,且沥青层5与路砖6固定连接,并且路砖6关于沥青层5竖直中线对称设置,引水层7上表面为弧形设置,且引水层7采用混凝土铺设,并且引水层7宽度小于沥青层5的宽度,边砖8在细纱层10上等间距设置,且边砖8关于引水层7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流水孔9贯穿边
砖8,且流水孔9在边砖8内矩阵设置,并且边砖8之间采用水泥连接,细纱层10铺设厚度为30

35MM,且细纱层10使用的砂石为过筛的细纱,石块层11铺设厚度为20

30MM,且石块层11石块大小控制在30MM以下,通过设置的连接槽4与连接块3,使得透水砖1连接牢固,防止松动,同时设置的沥青层5结构,能够更快的透水,防止雨水堆积。
[0023]实施例二: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在上一实施上进行改进,为了让雨水较多时,能够将雨水排出,在泥土地面12内部固定设置有排水结构,排水结构包括排水道13和分隔网14,分隔网14为滤网结构,且分隔网14与排水道13固定连接,并且排水道13关于泥土地面12竖直中线对称设置,通过设置的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路面结构,包括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上方一体化设置有导水槽,所述透水砖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围固定连接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下方固定连接有沥青层,所述沥青层下方固定铺设有引水层,所述引水层两侧固定连接有边砖,所述边砖内部固定开设有流水孔,所述边砖一侧固定连接有路砖,所述引水层下方固定铺设有细纱层,所述细纱层下方固定铺设有石块层,所述石块层下方固定设置有泥土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上方的导水槽等间距开设,且透水砖上方为弧形设置,并且透水砖铺设间隔为2

3mm,所述连接块关于透水砖竖直中线对称设置,且连接块的宽度与连接槽槽宽相等,并且连接槽在沥青层上等间距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层铺设厚度为20

30mm,且沥青层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崔秀华闫璋帅袁斌徐婷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众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