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及移动接触网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133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及移动接触网,所述升降腕臂装置应用于移动接触网领域,所述升降腕臂装置至少包括一级以上的可升降立柱和腕臂支持结构,还包括承力索和/或接触线;所述腕臂支持结构直接或者间接的设置在可升降立柱上,所述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直接或者间接的设置在所述所述腕臂支持结构上;一级以上的可升降立柱能够在伸出或者缩回带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升高或者降低。在龙门吊吊装货物的时候,特别是移动接触网移动到非工作位,离火车车厢比较近的时候,可以有效的避免货物或者装卸工具碰撞到承力索和/或接触线,为货物装卸提供了安全保障。为货物装卸提供了安全保障。为货物装卸提供了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及移动接触网


[0001]本技术属于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
,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及移动接触网。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中,通过设置在立柱上的腕臂结构带动承力索和接触线在工作位或者非工作位之间切换。工作位时承力索和接触线位于铁轨上方,非工作位时承力索和接触线位于铁路侧边。
[0003]货运列车驶入货运装卸站场的时候,通过叉车、吊装设备等进行货物装卸,比如钢材、集装箱等货物。特别是使用龙门吊进行吊装作业时,需要横跨在接触网上方,在进行吊装作业时容易触碰到接触网,造成接触网损伤。
[0004]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移动接触网装置进行改良,提供一种新的结构解决当下移动接触网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传统移动接触网中的腕臂结构是在固定的高度带动承力索和接触网转动到工作位或者非工作位的,为了提升装卸作业的效率,保障安全作业,提出了将承力索和接触线能够在高度方向下降的方案,这样可有效地让出空间,方便吊装设备作业,有效克服现有技术容易触碰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所述升降腕臂装置应用于移动接触网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腕臂装置至少包括一级以上的可升降立柱和腕臂支持结构,还包括承力索和/或接触线;所述腕臂支持结构直接或者间接的设置在可升降立柱上,所述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直接或者间接的设置在所述腕臂支持结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道结构,上一级可升降立柱与下一级可升降立柱之间通过设置的滑道结构伸出或者缩回;或者还包括滑道结构,至少一级以上的可升降立柱在各自对应的滑道结构伸出或者缩回;或者一级可升降立柱容纳设置在另一级可升降立柱中,其中的一级可升降立柱利用另一级可升降立柱中的容纳腔体部分作为滑道结构实现伸出或者缩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用于监测至少一级可升降立柱的行程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防回落结构,防回落结构用于在可升降立柱上升后防止可升降立柱回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落结构至少包括销挡件,至少一级可升降立柱上升后采用销挡件防止对应的可升降立柱回落。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任一项所述的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个以上的驱动单元,一个以上的驱动单元驱动一级以上的可升降立柱伸出或者缩回。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以上的驱动单元驱动两级以上的可升降立柱逐级伸出或者逐级缩回。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以上的驱动单元驱动两级以上的可升降立柱同步伸出或者同步缩回。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级可升降立柱采用相适配的驱动单元驱动各自可升降立柱伸出或者缩回。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一个驱动单元分别驱动两级以上的可升降立柱逐级伸出或者逐级缩回。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级可升降立柱对应多个驱动单元,多个驱动单元作动同步驱动各自对应的驱动单元同步伸出或者同步缩回。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驱动单元驱动多级可升降立柱同步伸出或者同步缩回。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级可升降立柱至少包括一段固定立柱、第一级可升降立柱和第二级可升降立柱,驱动单元作动推动第一级可升降立柱伸出或者缩回时,同步带动第二级可升降立柱伸出或者缩回。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向部件和第一拉力传递件,驱动单元的输出轴直接或者间接的与固定立柱底部位置活动连接,驱动单元的本体部分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带动第一级可升降立柱上升或者下降;所述第一转向部件能够随所述第一级可升降立柱同步上升或者下降;第一拉力传递件的一端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在固定立柱,第一拉力传递件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转向部件后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在第二级可升降立柱。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单元的输出轴伸出,驱动单元的本体部分带动第一级可升降立柱上升;驱动单元的输出轴伸出的同时,第一拉力传递件的另一端带动第二级可升降立柱上升;或者驱动单元的输出轴缩回,驱动单元的本体部分带动第一级可升降立柱下降;驱动单元的输出轴缩回的同时,第一拉力传递件的另一端带动第二级可升降立柱下降。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气化铁路移动接触网升降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级可升降立柱、第二转向部件和第二拉力传递件;第二拉力传递件的一端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在第一级可升降立柱,第二拉力传递件的另一端绕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英李彦华孙新忠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新伟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