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凯彬专利>正文

一种日常烹饪用取盘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31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日常烹饪用取盘夹,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包括悬臂一、悬臂二、硅胶圈及销轴,悬臂一上设有衔接口,悬臂二的一端穿过衔接口,并与悬臂一呈剪式连接,销轴安装于悬臂一和悬臂二的连接处上,并使悬臂二和悬臂一相铰接,硅胶圈分别套装于悬臂一和悬臂二上。该日常烹饪用取盘夹,采用剪刀型结构,通过杠杆放大力矩,利用两条悬臂双面夹持,既能够夹取盘子,又能不损伤陶瓷等易碎容器,可夹取比较大的烹饪容器,头部接触的位置通过硅胶圈可以围住不同形状的容器,适应性高,且增加摩擦力,用于日常烹饪,比如蒸煮,炖汤,刚揭锅时容器很烫,无法用手拿出来,使用该产品,夹持刚出锅的盘、碗、炖盅等容器。炖盅等容器。炖盅等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常烹饪用取盘夹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具体为一种日常烹饪用取盘夹。

技术介绍

[0002]蒸菜是众多美食中的一种,但是在高温蒸汽中移取菜盘却是广大家庭妇女的痛苦之处,在端取蒸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温度太高使得餐盘倾斜,导致汤汁流出,更有甚者盘子脱手而烫伤人员,现有技术中,有专门用于高温取盘用的盘夹,采用双提耳,取盘时,需用手紧握提耳,以防止夹持物脱落。
[0003]市面类似夹取的产品,比如泰山夹,只能取出小型碗型容器,无法夹取盘子,且重量稍大容易损伤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日常烹饪用取盘夹,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日常烹饪用取盘夹,包括悬臂一、悬臂二、硅胶圈及销轴,所述悬臂一上设有衔接口,所述悬臂二的一端穿过衔接口,并与悬臂一呈剪式连接,所述销轴安装于悬臂一和悬臂二的连接处上,并使悬臂二和悬臂一相铰接,所述硅胶圈分别套装于悬臂一和悬臂二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悬臂一和悬臂二的一端均为夹持部,另一端均为手柄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为镂空结构,并呈内弯状,所述夹持部各安装三条硅胶圈。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手柄部呈内弯状,且上其设置有浸胶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悬臂一的衔接口处设有耳孔一,所述销轴插接于耳孔一中。
[0010]进一步的,所述悬臂二对应于耳孔一的位置设有耳孔二,所述销轴插接于耳孔二中。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日常烹饪用取盘夹,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该日常烹饪用取盘夹,采用剪刀型结构,通过杠杆放大力矩,利用两条悬臂双面夹持,既能够夹取盘子,又能不损伤陶瓷等易碎容器,可夹取比较大的烹饪容器,头部接触的位置通过硅胶圈可以围住不同形状的容器,适应性高,且增加摩擦力,用于日常烹饪,比如蒸煮,炖汤,刚揭锅时容器很烫,无法用手拿出来,使用该产品,夹持刚出锅的盘、碗、炖盅等容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
[0015]图中:1、悬臂一;2、悬臂二;3、硅胶圈;4、销轴;5、衔接口;6、夹持部;7、手柄部;8、浸胶件;9、耳孔一;10、耳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图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日常烹饪用取盘夹,包括悬臂一1、悬臂二2、硅胶圈3及销轴4,所述悬臂一1上设有衔接口5,所述悬臂二2的一端穿过衔接口5,并与悬臂一1呈剪式连接,所述销轴4安装于悬臂一1和悬臂二2的连接处上,并使悬臂二2和悬臂一1相铰接,所述硅胶圈3分别套装于悬臂一1和悬臂二2上,采用剪刀型结构,通过杠杆放大力矩,利用两条悬臂双面夹持,既能够夹取盘子,又能不损伤陶瓷等易碎容器,可夹取比较大的烹饪容器,头部接触的位置通过硅胶圈3可以围住不同形状的容器,适应性高,且增加摩擦力,用于日常烹饪,比如蒸煮,炖汤,刚揭锅时容器很烫,无法用手拿出来,使用该产品,夹持刚出锅的盘、碗、炖盅等容器。
[0018]具体的,所述悬臂一1和悬臂二2的一端均为夹持部6,另一端均为手柄部7。
[0019]本实施方案中,悬臂一1和悬臂二2均为不锈钢材质,不容易生锈,通过手柄部7来拾取该产品,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夹持部6来夹持刚出锅的盘、碗、炖盅等容器。
[0020]具体的,所述夹持部6为镂空结构,并呈内弯状,所述夹持部6各安装三条硅胶圈3。
[0021]本实施方案中,夹持部6为镂空结构利于节省材料,且减重,头部设置硅胶圈3,可增加摩擦力,且柔软的硅胶圈3可以围住不同形状的容器,适应性高。
[0022]具体的,所述手柄部7呈内弯状,且上其设置有浸胶件8。
[0023]本实施方案中,浸胶件8起到防滑作用,增加摩擦力,同时不易磨手,握感舒适。
[0024]具体的,所述悬臂一1的衔接口5处设有耳孔一9,所述销轴4插接于耳孔一9中。
[0025]本实施方案中,销轴4经耳孔一9安装于悬臂一1上,从而与悬臂二2进行连接。
[0026]具体的,所述悬臂二2对应于耳孔一9的位置设有耳孔二10,所述销轴4插接于耳孔二10中。
[0027]本实施方案中,悬臂二2通过销轴4的连接,使其与悬臂一1相铰接,以构成剪刀型结构。
[0028]在使用时,采用剪刀型结构,通过杠杆放大力矩,利用两条悬臂双面夹持,既能够夹取盘子,又能不损伤陶瓷等易碎容器,可夹取比较大的烹饪容器,头部接触的位置通过硅胶圈3可以围住不同形状的容器,适应性高,且增加摩擦力,用于日常烹饪,比如蒸煮,炖汤,刚揭锅时容器很烫,无法用手拿出来,使用该产品,夹持刚出锅的盘、碗、炖盅等容器。
[0029]综上所述,该日常烹饪用取盘夹,采用剪刀型结构,通过杠杆放大力矩,利用两条悬臂双面夹持,既能够夹取盘子,又能不损伤陶瓷等易碎容器,可夹取比较大的烹饪容器,头部接触的位置通过硅胶圈3可以围住不同形状的容器,适应性高,且增加摩擦力,用于日常烹饪,比如蒸煮,炖汤,刚揭锅时容器很烫,无法用手拿出来,使用该产品,夹持刚出锅的盘、碗、炖盅等容器。
[00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常烹饪用取盘夹,包括悬臂一(1)、悬臂二(2)、硅胶圈(3)及销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一(1)上设有衔接口(5),所述悬臂二(2)的一端穿过衔接口(5),并与悬臂一(1)呈剪式连接,所述销轴(4)安装于悬臂一(1)和悬臂二(2)的连接处上,并使悬臂二(2)和悬臂一(1)相铰接,所述硅胶圈(3)分别套装于悬臂一(1)和悬臂二(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常烹饪用取盘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一(1)和悬臂二(2)的一端均为夹持部(6),另一端均为手柄部(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日常烹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凯彬
申请(专利权)人:魏凯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