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黄菌种植用智能温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22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黄菌种植用智能温控棚,包括若干支撑架,若干支撑架之间等距离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支撑架之间垂直固定安装有连接钢管,位于中间的支撑架下方设置有引流通道,引流通道的下底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引流通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风机,风机与引流通道的安装连接处固定安装有加热电阻片,位于两侧支撑架内环壁均转动安装有防护门,若干支撑架的外环壁共同铺设有防水棚布,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大棚内温度降低时,通过PLC控制器增大风机的工作功率增加鼓风量,并通过支撑架和连接钢管内腔的风路,给若干分布均匀的出气口供气,由若干出气口喷出,对智能温控大棚内腔进行均匀稳定的升温,具有温控效果准确稳定的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黄菌种植用智能温控棚


[0001]本技术涉及桑黄菌种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桑黄菌种植用智能温控棚。

技术介绍

[0002]桑黄菌是锈革孔菌科桑黄属真菌,桑黄菌需要在特定的智能温控种植大棚内生产,传统的桑黄菌种植用智能温控棚存在温控效果差的问题,这是因为传统的温控棚当发现温度较低需要升高温控棚内温度时,不能快速高效的进行升温处理,且由于升温效果不均匀,热空气向上运动,容易造成设在大棚顶部的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达标,但大棚内下部实际温度低的情况出现。因此,当传感器检测温度达标后,即停止升温,而桑黄菌所在地面实际并未大达到预设温度。因此,传统的温控棚温度控制不精准,温控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黄菌种植用智能温控棚,用来解决传统桑黄菌种植用智能温控棚存在的温控效果差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桑黄菌种植用智能温控棚,包括骨架、铺设于骨架外表面的防水棚布,骨架包括若干竖直且等距设置的支撑架、固定设置于相邻两个支撑架之间且水平设置的连接钢管。连接钢管上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支撑架、连接钢管的内部均具有便于气体流动的气腔,且支撑架上开设多个与气腔相连通的出气口。智能温控棚的内顶壁固定设置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的出气端与气腔相连通。
[0006]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制热单元、一侧与制热单元的出气端相连通且另一侧与气腔相连通的引流通道、PLC控制器。制热单元包括风机、加热电阻片。
[0007]优选地,风机和加热电阻片自上而下地依次设置于引流通道上方,且引流通道对风机、加热电阻片均构成支撑。
[0008]优选地,引流通道具有两个开口,风机、加热电阻片均设置于引流通道的其中一个开口处,引流通道的另一个开口与支撑架内的气腔相连通。
[0009]优选地,引流通道与支撑架内的气腔之间通过送风管道相连通,且送风管道的一端与支撑架相固定,另一端与引流通道相固定。
[0010]优选地,PLC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以及风机之间建立通讯连接。
[0011]优选地,支撑架的纵截面呈“n”字型,上述支撑架扣合于地面上,多个连接钢管均设置于相邻两个支撑架之间,且多个连接钢管之间均相互平行。
[0012]优选地,智能温控棚设置防护门,防护门的外侧面设置门把手。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在若干支撑架的内壁安装出气口,并且这些出气口通过支撑架以及连接钢管内腔与风机的输出端连通,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大棚内温度降低时,通过PLC控制器增大风机的工作功率增加鼓风量,并通过支撑架和连接钢管内腔的风路,给若干分布均匀的出气口供
气,由若干出气口喷出,对智能温控大棚内腔进行均匀稳定的升温,具有温控效果准确稳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支撑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侧视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支撑架;11、气腔;12、出气口;
[0021]2、连接钢管;21、温度传感器;
[0022]3、引流通道;31、送风管道;
[0023]4、PLC控制器;
[0024]5、风机;51、加热电阻片;
[0025]6、防护门;61、门把手;
[0026]7、防水棚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1

3所示,一种桑黄菌种植用智能温控棚,包括骨架、铺设于骨架外表面的防水棚布7,骨架包括若干竖直且等距设置的支撑架1、固定设置于相邻两个支撑架1之间且水平设置的连接钢管2。连接钢管2上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21。支撑架1、连接钢管2的内部均具有便于气体流动的气腔11,且支撑架1上开设多个与气腔11相连通的出气口12。智能温控棚的内顶壁固定设置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的出气端与气腔11相连通。
[0029]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制热单元、一侧与制热单元的出气端相连通且另一侧与气腔11相连通的引流通道3、PLC控制器4。制热单元包括风机5、加热电阻片51。
[0030]优选地,风机5和加热电阻片51自上而下地依次设置于引流通道3上方,且引流通道3对风机5、加热电阻片51均构成支撑。
[0031]优选地,引流通道3具有两个开口,风机5、加热电阻片51均设置于引流通道3的其中一个开口处,引流通道3的另一个开口与支撑架1内的气腔11相连通。
[0032]优选地,引流通道3与支撑架1内的气腔11之间通过送风管道31相连通,且送风管道31的一端与支撑架1相固定,另一端与引流通道3相固定。
[0033]优选地,PLC控制器4与温度传感器21以及风机5之间建立通讯连接。
[0034]优选地,支撑架1的纵截面呈“n”字型,上述支撑架1扣合于地面上,多个连接钢管2均设置于相邻两个支撑架1之间,且多个连接钢管2之间均相互平行。
[0035]优选地,智能温控棚设置防护门6,防护门6的外侧面设置门把手61。
[003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37]第一步,位于大棚内腔四个边角处的温度传感器21能够实时的监测四个气流拐角处的温度,当中若监测到温度降低时,通过对应的温度传感器21反馈给PLC控制器4;
[0038]第二步,通过PLC控制器4增加风机5的工作功率(风机5是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扇叶完成鼓风作业),风机5鼓风输送至引流通道3内腔中,并通过送风管道31输送至位于中间的支撑架1内的气腔11中,并从对应的出气口12喷出;
[0039]第三步,由于若干支撑架1的气腔11是通过连接钢管2的内腔连通,因此当鼓风量增大时,多余气体会通过连接钢管2进入到其他气腔11内,方便将加热电阻片51升温的高温气体,从若干出气口12喷出;
[0040]第四步,当温度传感器21实时监测的温度达标后,通过温度传感器21反馈给PLC控制器4,并通过PLC控制器4降低风机5工作功率,避免温度持续上升,维持大棚温度稳定。
[0041]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黄菌种植用智能温控棚,包括骨架、铺设于所述骨架外表面的防水棚布(7),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若干竖直且等距设置的支撑架(1)、固定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架(1)之间且水平设置的连接钢管(2);所述连接钢管(2)上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21);所述支撑架(1)、所述连接钢管(2)的内部均具有便于气体流动的气腔(11),且所述支撑架(1)上开设多个与所述气腔(11)相连通的出气口(12);所述智能温控棚的内顶壁固定设置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气腔(11)相连通;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制热单元、一侧与所述制热单元的出气端相连通且另一侧与所述气腔(11)相连通的引流通道(3)、PLC控制器(4);所述制热单元包括风机(5)、加热电阻片(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黄菌种植用智能温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5)和所述加热电阻片(51)自上而下地依次设置于所述引流通道(3)上方,且所述引流通道(3)对所述风机(5)、所述加热电阻片(51)均构成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黄菌种植用智能温控棚,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月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怡芝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