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寰五专利>正文

无功功率补偿自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22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功功率补偿自控器,其技术要点是:电力电容器集中安装,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回路控制,信号取自各个配电分回路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信号的分配,主要由三个分压器来完成。根据负荷大小,自动切除或投入。工作时,BG1导通,BG2截止,BG3因d极电位下降而截止,BG4导通,J1吸合,其动触头接通,电力电容器投运补偿,反之,电力电容器失电,完成非工作状态。它的应用,提高了自控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一种开关电路,它应用于无功功率补偿自控器。现有的无功功率补偿自控器,信号取自低压总回路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实行总体补偿控制,一个器件损坏,整体失控,所以在用过一段时间,该自控器大都失灵。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避免上述不足的无功功率补偿自控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电力电容器集中安装,用本技术分回路控制,信号取自各个配电分回路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本技术的主要组成由两个电阻组成分压器,其输出端接由两个三极管组成的双稳电路,该电路的输出端接由BG3、BG4、充电电容C2组成的双稳延时开关电路,BG4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1,J1的常开接点的一端接在电源的相线上,常开接点的另一端接执行电路的中间继电器ZJ1的一端,上述电路共用三套,相互并联。工作原理是本技术的信号取自被补偿自控的分回路中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信号的分配主要由三组相互并联的分压器完成,根据负荷大小和性质匹配电力电容器,由本技术分三次自动投入或切除,本技术工作时,信号进入,BG1导通,BG2截止,电容C2经R11充电延时,BG3因其基极电位下降而截止,BG4导通,J吸合,它的常开接点接通,执行电路接通,电容补偿工作。本技术非工作状态时,无信号输入,BG1截止,BG2导通,C2放电,BG3导通,BG4截止,J1释放,它的接点断开,执行电路断电,电力电容器失电,完成非工作状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原理图。图2是执行电路电原理图。电力电容器集中安装,用本技术分回路控制,信号取自各个配电分回路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本技术的主要组成由两个电阻组成分压器,其输出端接由BG1、BG2组成的双稳电路,其输出端接由BG3、BG4、电容C2组成的双稳延时开关电路,BG4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1,J1的常开接点的一端接在电源的相线上,常开接点的另一端接执行电路的中间继电器ZJ1的一端,上述电路共用三套,相互并联。工作原理是本技术的信号取自被补偿自控的分回路中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信号的分配主要由三组相互并联的分压器完成,根据负荷大小和性质匹配电力电容器,由本技术分三次自动投入或切除,本技术工作时,信号进入,BG1导通,BG2截止,电容C2经R11充电延时,BG3因其基极电位下降而截止,BG4导通,J1吸合,它的常开接点接通,执行电路接通,电力电容器工作。本技术非工作状态时,无信号输入,BG1截止,BG2导通,C2放电,BG3导通,BG4截止,J1释放,它的接点断开,执行电路断电,电容器失电,完成非工作状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电力电容器集中安装,用本技术分回路控制,信号取自各个配电分回路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所以本技术中的一个器件损坏,只影响一个回路,不影响整体,另外减少环节,采取信号直接分配与作用,来完成自控,所以提高了自控器的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功功率补偿自控器,其特征是:由两个电阻组成分压器,其输出端接由两个三极管组成的双稳电路,该电路的输出端接由BG3、BG4、充电电容C2组成的双稳延时开关电路,BG4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1,J1的常开接点的一端接在电源相线上,常开接点的另一端接执行电路的中间继电器ZJ1的一端,上述电路共用三套,相互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无功功率补偿自控器,其特征是由两个电阻组成分压器,其输出端接由两个三极管组成的双稳电路,该电路的输出端接由BG3、BG4、充电电容C2组成的双稳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寰五
申请(专利权)人:高寰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