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动式集装箱的外围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14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0
一种被动式集装箱的外围护结构,包括顶部围护结构、底部围护结构和侧墙围护结构;顶部围护结构设置在顶部龙骨的内侧,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顶部密封钢板、顶部岩棉层、硅钙板层、吊板龙骨和吊顶板;底部围护结构设在底部龙骨的内侧,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底部密封钢板、底部岩棉层、底部真空板层、架空板层和底部饰面层;侧墙围护结构包括有由外而内依次铺设在立柱内侧的水泥纤维板层、真空绝热板层、侧部岩棉层、内轻钢龙骨骨架和内饰面板层以及由内而外依次铺设在立柱外侧的侧部密封钢板、外轻钢龙骨骨架和外饰面板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集装箱热桥过大、保温效果差以及气密性差的技术问题。性差的技术问题。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被动式集装箱的外围护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被动式集装箱的外围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集装箱的外围护结构具有保温效果差以及气密性差的缺点;特别是位于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集装箱,外围护结构传热损失非常大,室内热气无法留存。为了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加快新能源、绿色环保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对现有集装箱式活动房或临建设施的外围护结构形式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被动式集装箱的外围护结构,要解决传统的集装箱外围护结构保温效果差、热桥过大以及气密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被动式集装箱的外围护结构,设置在集装箱龙骨上,包括有顶部围护结构、底部围护结构和侧墙围护结构;所述集装箱龙骨包括有底部龙骨、顶部龙骨和立柱;所述立柱有一组,沿环向间隔连接在底部龙骨与顶部龙骨之间;所述顶部围护结构设置在顶部龙骨的内侧,包括有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顶部密封钢板、顶部岩棉层、硅钙板层、吊板龙骨和吊顶板;所述顶部密封钢板满铺在顶部龙骨的底部,并且顶部密封钢板的四周边缘与顶部龙骨的外边缘平齐;在顶部密封钢板上、对应立柱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顶部密封钢板的四周侧边与顶部龙骨之间采用双面焊焊接连接;所述顶部岩棉层铺设在顶部密封钢板的底部,并且在顶部岩棉层中嵌有顶部真空板层;所述吊板龙骨的四周分别与对应一侧的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底部围护结构设置在底部龙骨的内侧,包括有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底部密封钢板、底部岩棉层、底部真空板层、架空板层和底部饰面层;所述底部密封钢板满铺在底部龙骨的顶部,并且底部密封钢板的四周边缘与底部龙骨的外边缘平齐;在底部密封钢板上、对应立柱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底部密封钢板的四周侧边与底部龙骨之间采用双面焊焊接连接;所述侧墙围护结构包括有由外而内依次铺设在立柱内侧的水泥纤维板层、真空绝热板层、侧部岩棉层、内轻钢龙骨骨架和内饰面板层以及由内而外依次铺设在立柱外侧的侧部密封钢板、外轻钢龙骨骨架和外饰面板层;所述侧部密封钢板的上部与顶部龙骨的外侧面满焊连接,且侧部密封钢板的顶边与顶部密封钢板的侧边对应焊接连接;所述侧部密封钢板的下部与底部龙骨的外侧面满焊连接,且侧部密封钢板的底边与底部密封钢板的侧边对应焊接连接;所述侧部岩棉层的下端支撑在底部密封钢板的顶部,侧部岩棉层的上端支撑在顶部密封钢板的底部;所述底部岩棉层的端面和顶部岩棉层的端面分别贴设在对应一侧的侧部岩棉层的内侧面上。
[0006]优选的,所述顶部密封钢板的厚度为5~7mm;所述顶部岩棉层的厚度与顶部真空板层的厚度之和为不小于250mm;所述硅钙板层的厚度为15mm~20mm;所述吊顶板的厚度为
15mm~20mm。
[0007]优选的,所述底部密封钢板的厚度为5~7mm;所述底部岩棉层的厚度为不小于150mm,底部真空板层的厚度为40mm~60mm;所述架空板层采用塑料制成,架空板层的厚度为15mm~25mm。
[0008]优选的,所述真空绝热板层的厚度为40~60mm,侧部岩棉层的厚度为不小于150mm;所述侧部密封钢板的厚度为18mm~22mm。
[0009]优选的,所述侧墙围护结构在门窗洞口位置处留有洞口;在洞口的四周侧面上设置有气凝胶层。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1]1、与现有集装箱式活动房或临建设施的外围护结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非常好的保温隔热性能,结构热桥小,能够有效降低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
[0012]2、与现有集装箱式活动房或临建设施的外围护结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非常好的气密性,能够有效降低由于内外空气渗透而造成的能量损失。
[0013]3、与现有集装箱式活动房或临建设施的外围护结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非常好防火性能,所有材料均为不燃材料,防火性能高。
[0014]4、与现有集装箱式活动房或临建设施的外围护结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非常好隔声性能,底面、侧面和顶面的围护结构既有多孔材料也有质密材料,总体面密度较高,同时外围护结构无缝隙和微孔,因此隔声性能好。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外围护结构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底部密封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顶部密封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侧墙围护结构开设有洞口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集装箱龙骨、1.1-底部龙骨、1.2-顶部龙骨、1.3-立柱、2-顶部围护结构、2.1-顶部密封钢板、2.2-顶部岩棉层、2.3-硅钙板层、2.4-吊板龙骨、2.5-吊顶板、2.6-顶部真空板层、3-底部围护结构、3.1-底部密封钢板、3.2-底部岩棉层、3.3-底部真空板层、3.4-架空板层、3.5-底部饰面层、4-侧墙围护结构、4.1-水泥纤维板层、4.2-真空绝热板层、4.3-侧部岩棉层、4.4-内轻钢龙骨骨架、4.5-内饰面板层、4.6-侧部密封钢板、4.7-外轻钢龙骨骨架、4.8-外饰面板层、5-第一缺口、6-第二缺口、7-洞口、8-气凝胶层、9-洞口真空绝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

4所示,这种被动式集装箱的外围护结构,设置在集装箱龙骨1上,包括有顶部围护结构2、底部围护结构3和侧墙围护结构4;所述集装箱龙骨1包括有底部龙骨1.1、顶部龙骨1.2和立柱1.3;所述立柱1.3有一组,沿环向间隔连接在底部龙骨1.1与顶部龙骨1.2之间;所述顶部围护结构2设置在顶部龙骨1.2的内侧,包括有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顶部密封钢板2.1、顶部岩棉层2.2、硅钙板层2.3、吊板龙骨2.4和吊顶板2.5;所述顶部密封钢板
2.1满铺在顶部龙骨1.2的底部,并且顶部密封钢板2.1的四周边缘与顶部龙骨1.2的外边缘平齐;在顶部密封钢板2.1上、对应立柱1.3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缺口5;所述顶部密封钢板2.1的四周侧边与顶部龙骨1.2之间采用双面焊焊接连接;所述顶部岩棉层2.2铺设在顶部密封钢板2.1的底部,并且在顶部岩棉层2.2中嵌有顶部真空板层2.6;所述吊板龙骨2.4的四周分别与对应一侧的立柱1.3固定连接;所述底部围护结构3设置在底部龙骨1.1的内侧,包括有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底部密封钢板3.1、底部岩棉层3.2、底部真空板层3.3、架空板层3.4和底部饰面层3.5;所述底部密封钢板3.1满铺在底部龙骨1.1的顶部,并且底部密封钢板3.1的四周边缘与底部龙骨1.1的外边缘平齐;在底部密封钢板3.1上、对应立柱1.3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缺口6;所述底部密封钢板3.1的四周侧边与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动式集装箱的外围护结构,设置在集装箱龙骨(1)上,包括有顶部围护结构(2)、底部围护结构(3)和侧墙围护结构(4);所述集装箱龙骨(1)包括有底部龙骨(1.1)、顶部龙骨(1.2)和立柱(1.3);所述立柱(1.3)有一组,沿环向间隔连接在底部龙骨(1.1)与顶部龙骨(1.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围护结构(2)设置在顶部龙骨(1.2)的内侧,包括有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顶部密封钢板(2.1)、顶部岩棉层(2.2)、硅钙板层(2.3)、吊板龙骨(2.4)和吊顶板(2.5);所述顶部密封钢板(2.1)满铺在顶部龙骨(1.2)的底部,并且顶部密封钢板(2.1)的四周边缘与顶部龙骨(1.2)的外边缘平齐;在顶部密封钢板(2.1)上、对应立柱(1.3)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缺口(5);所述顶部密封钢板(2.1)的四周侧边与顶部龙骨(1.2)之间采用双面焊焊接连接;所述顶部岩棉层(2.2)铺设在顶部密封钢板(2.1)的底部,并且在顶部岩棉层(2.2)中嵌有顶部真空板层(2.6);所述吊板龙骨(2.4)的四周分别与对应一侧的立柱(1.3)固定连接;所述底部围护结构(3)设置在底部龙骨(1.1)的内侧,包括有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底部密封钢板(3.1)、底部岩棉层(3.2)、底部真空板层(3.3)、架空板层(3.4)和底部饰面层(3.5);所述底部密封钢板(3.1)满铺在底部龙骨(1.1)的顶部,并且底部密封钢板(3.1)的四周边缘与底部龙骨(1.1)的外边缘平齐;在底部密封钢板(3.1)上、对应立柱(1.3)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缺口(6);所述底部密封钢板(3.1)的四周侧边与底部龙骨(1.1)之间采用双面焊焊接连接;所述侧墙围护结构(4)包括有由外而内依次铺设在立柱(1.3)内侧的水泥纤维板层(4.1)、真空绝热板层(4.2)、侧部岩棉层(4.3)、内轻钢龙骨骨架(4.4)和内饰面板层(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峰鲍宇清周宁谢锋芮浩陈斌杨铭李思达杨洪昌代云贾派苑立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