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黏土吸附气含量的确定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35105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黏土吸附气含量的确定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进行等温吸附实验,获得每块岩心样品在不同压力下的吸附气含量;得到多块岩心样品各自对应的吸附气含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多块岩心样品在目标地层同一压力下各自的吸附气含量;根据多块岩心样品各自的总有机碳含量和其在同一压力下各自的吸附气含量,建立用于描述目标地层的吸附气含量与总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的关系模型;当目标地层的总有机碳含量为0时,基于所述关系模型确定目标地层的吸附气含量,该吸附气含量即为目标地层的黏土吸附气含量。本实施例可用于确定黏土吸附量,进而实现页岩吸附气含量的可靠评价。气含量的可靠评价。气含量的可靠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黏土吸附气含量的确定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常规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开发
,尤其涉及一种黏土吸附气含量的确定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页岩气储层天然气主要以游离与吸附两种状态赋存,页岩含气量及优势赋存状态是决定页岩气储层勘探开发经济性和产能预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页岩游离气含量的评价可以基于孔隙度和饱和度等参数进行计算,吸附气含量评价可以借助煤层气估算过程中的等温吸附兰氏方程、岩心刻度建立的一元或多元模型进行计算。这些评价方法可为页岩含气量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解决了地质资源评价等方面的页岩气含量预测难题。
[0003]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进一步意识到页岩吸附气含量的评价结果偏高。究其原因是页岩吸附气含量评价是基于岩心测试实验资料进行评价的。页岩吸附气含量受温度、压力、TOC、束缚水含量等多因素影响,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页岩吸附气含量测试结果,还受有机质类型和黏土束缚水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干燥黏土对甲烷气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在吸附气含量实验测试中不容忽视。然而被束缚水占据的黏土对甲烷的吸附能力接近于零。因此实验页岩测试过程获取的吸附气含量明显高于实际地层下的吸附量,导致依据实验结果建立的模型计算结果偏高。
[0004]目前主要通过页岩平衡水状态下的吸附量与干燥状态下的吸附量之间的关系来对页岩气黏土吸附量进行校正,以消除页岩黏土吸附量的影响。但平衡水实验测试过程复杂、测试时间长、测试费用较高以及不同有机质类型的页岩的吸附能力有差异等原因,平衡水校正法难以针对不同类型的页岩大面积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黏土吸附气含量的确定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以在页岩吸附气含量的评价过程中消除黏土吸附的影响。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黏土吸附气含量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目标地层的多块岩心样品进行等温吸附实验,获得每块岩心样品在不同压力下的吸附气含量,其中,所述多块岩心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各不相同;根据每块岩心样品在不同压力下的吸附气含量,确定该块岩心样品的吸附气含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多块岩心样品各自对应的吸附气含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基于多块岩心样品各自对应的吸附气含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多块岩心样品在目标地层同一压力下各自的吸附气含量;根据目标地层的多块岩心样品各自的总有机碳含量和其在目标地层同一压力下各自的吸附气含量,通过线性拟合的方法,建立用于描述目标地层的吸附气含量与总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的关系模型;当目标地层的总有机碳含量为0时,基于所述关系模型确定目标地层的吸附气含量,该吸附气含量即为目标地层的黏土吸附气含量。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利用下式确定岩心样品的吸附气含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0008]V
abs
=a*lnP+b
[0009]其中,V
abs
表示岩心样品的吸附气含量,P表示压力,a和b均为常数。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描述目标地层的吸附气含量与总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的关系模型为:
[0011]V=A*TOC+B
[0012]其中,V表示目标地层的吸附气含量,TOC表示目标地层的总有机碳含量,A和B均为常数,A为乘系数,B为加系数。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建立用于描述目标地层的吸附气含量与总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的关系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基于所述关系模型,根据目标地层的总有机碳含量确定目标地层压力下的吸附气含量。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等温吸附实验在温度大于或等于100℃的条件下进行。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所述不同压力,当将不同压力从小到大排序时,每相邻两个压力之间的差值各不相等,并且当相邻两个压力中的任一个压力小于15MPa时对应的所述差值均小于当相邻两个压力均大于或等于15MPa时对应的所述差值;同时,压力小于15MPa时,压力采样间隔要密集。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不同压力中的最大压力不小于30MPa。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不同压力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0个。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吸附气含量确定方法的步骤。
[0019]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吸附气含量确定方法的步骤。
[0020]本专利技术的利用岩心实验测试资料建立的吸附气含量确定方法,可应用于不同有机质类型的页岩,确定不同类型页岩黏土吸附量,进而实现页岩吸附气含量的可靠评价。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
[0022]图中:
[0023]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吸附气含量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0024]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的吸附气含量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的某井的吸附气含量确定结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7]实施例一
[0028]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吸附气含量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黏土吸附气含量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00:对目标地层的多块岩心样品进行等温吸附实验,获得每块岩心样品在不同
压力下的吸附气含量,其中,所述多块岩心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各不相同。
[0030]S200:根据每块岩心样品在不同压力下的吸附气含量,确定该块岩心样品的吸附气含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多块岩心样品各自对应的吸附气含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0031]S300:基于多块岩心样品各自对应的吸附气含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多块岩心样品在目标地层同一压力下各自的吸附气含量。
[0032]S400:根据目标地层的多块岩心样品各自的总有机碳含量和其在目标地层同一压力下各自的吸附气含量,通过线性拟合的方法,建立用于描述目标地层的吸附气含量与总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的关系模型。
[0033]S500:当目标地层的总有机碳含量为0时,基于所述关系模型确定目标地层的吸附气含量,该吸附气含量即为目标地层的黏土吸附气含量。
[0034]本实施例利用等温吸附实验资料确定地层压力条件下的吸附气含量,再根据同一压力下各岩心样品的吸附气含量与其各自的TOC(Total Organic Carbon,总有机碳)含量建立吸附气含量与T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黏土吸附气含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目标地层的多块岩心样品进行等温吸附实验,获得每块岩心样品在不同压力下的吸附气含量,其中,所述多块岩心样品的总有机碳含量各不相同;根据每块岩心样品在不同压力下的吸附气含量,确定该块岩心样品的吸附气含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多块岩心样品各自对应的吸附气含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基于多块岩心样品各自对应的吸附气含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确定多块岩心样品在目标地层同一压力下各自的吸附气含量;根据目标地层的多块岩心样品各自的总有机碳含量和其在目标地层同一压力下各自的吸附气含量,通过线性拟合的方法,建立用于描述目标地层的吸附气含量与总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的关系模型;当目标地层的总有机碳含量为0时,基于所述关系模型确定目标地层的吸附气含量值,该值即为目标地层压力下的黏土吸附气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土吸附气含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下式确定岩心样品的吸附气含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V
abs
=a*ln P+b其中,V
abs
表示岩心样品的吸附气含量,P表示压力,a和b均为常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土吸附气含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描述目标地层压力下的吸附气含量与总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的关系模型为:V=A*TOC+B其中,V表示目标地层压力下的吸附气含量,TOC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清钊金武军李军路菁刘君龙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