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配电箱的自减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93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配电箱的自减振机构,旨在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动力配电箱的自减振机构。包括顶盖、箱体和底座,所述顶盖与箱体的顶部连接,所述底座与箱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底座内安装有减震组件和两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减震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横杆和活动交叉架,所述横杆的两端与减震组件连接,所述活动交叉架的一端与箱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活动交叉架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套接在横杆上,所述滑块与缓冲组件直接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套接在横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减震组件和缓冲组件,延长配电箱箱体的使用寿命,达到了减震效果好的目的。达到了减震效果好的目的。达到了减震效果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配电箱的自减振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配电箱相关
,尤其是指一种动力配电箱的自减振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动力配电箱,也称动力控制箱,是配电箱的一种。配电箱分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
[0003]目前市场上的动力配电箱多采用刚性连接,当发生振动时,动力配电箱易晃动从而损坏动力配电箱内的元器件,影响设备正常运行,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动力配电箱减震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动力配电箱的自减振机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动力配电箱的自减振机构,包括顶盖、箱体和底座,所述顶盖与箱体的顶部连接,所述底座与箱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底座内安装有减震组件和两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减震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横杆和活动交叉架,所述横杆的两端与减震组件连接,所述活动交叉架的一端与箱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活动交叉架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套接在横杆上,所述滑块与缓冲组件直接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套接在横杆上。
[0007]将顶盖与箱体连接,顶盖呈三角形,有效避免雨水垂直降落对箱体造成的侵蚀,将箱体与底座连接,底座内的缓冲组件对箱体起到缓冲作用,减震组件起到减震作用,当箱体产生振动或者晃动时,箱体下压,活动交叉架在箱体的作用力下,推动滑块向两侧运动,滑块对弹簧一进行挤压,有利于箱体在减震过程中,上下移动,避免箱体的直接碰撞,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达到了减震效果好的目的。
[0008]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底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有滑轨,所述活动交叉架的一端连接有与滑轨匹配的滑轮,所述活动交叉架通过滑轮与滑轨的配合与箱体底部滑动连接。滑动座安装在箱体的底部,滑动座内设置滑轨,滑轮在滑轨内运动,便于活动交叉架的运动,为箱体上下运动提供更多的空间。
[0009]作为优选,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压板、弹簧二和支撑座,所述压板的上端与箱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压板的下端与弹簧二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二另一端与支撑座连接,所述支撑座与底座连接。支撑左安装在底座内与底座连接,弹簧二将压板和支撑座连接,压板与箱体底部连接,箱体下压时,将力作用在压板上,压板对弹簧二进行挤压,进一步箱体的增加减震缓冲效果。
[0010]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外周设有若干个滤水孔,所述滤水孔的形状为直角倒梯形,
所述滤水孔连通底座的上下两端。滤水孔的形状为直角倒梯形,便于雨水接触到底座时快速流出,避免积聚,防止雨水对箱体的侵蚀。
[0011]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壁均为空心结构,所述侧壁左右两侧均连接有PVC板,所述侧壁内填充有橡胶垫,两个PVC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散热孔,所述橡胶垫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两端分别与散热孔连通。箱体的两侧壁均为空心结构,用于橡胶垫的填充,橡胶垫用于增加箱体内部的缓冲力,避免箱体内部的内部元件产生振动时发生剧烈碰撞,导致内部元件的损坏,PVC板用于箱体内部的吸水透气,透气孔连通两侧壁上的散热孔,使得箱体内部的热气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避免箱体内部温度过高导致的内部元件的损坏,延长配电箱的使用寿命。
[0012]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后壁连接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与后壁之间设有若干个弹簧三,所述弹簧三的一端与后壁连接,所述弹簧三的另一端与防撞板连接,所述箱体的前端设有开口,所述箱体的开口处设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与箱体铰接。后壁通过弹簧三与防撞板连接,避免箱体内部元件撞击产生的损坏,进一步增强减震效果,箱体的内部元件通过开口,被安装在箱体内,安装完毕后将开关门关闭,组成完整的配电箱。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减震组件和缓冲组件,加强箱体和箱体内部元件的减震效果,通过散热孔和透气孔,有效散热,延长配电箱箱体的使用寿命,达到了减震效果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滑动座和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滑动座的俯视图;
[0018]图5是侧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后壁和防撞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顶盖,2.箱体,21.开口,22.滑动座,23.滑轨,3.侧壁,31.PVC板,32.散热孔,33.橡胶垫,34.透气孔,4.底座,41.滤水孔,5.开关门,6.缓冲组件,61.压板,62.弹簧二,63.支撑座,7.减震组件,71.横杆,72.弹簧一,73.滑块,74.活动交叉架,75.滑轮,8.后壁,81.弹簧三,82.防撞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动力配电箱的自减振机构,包括顶盖1、箱体2和底座4,顶盖1与箱体2的顶部连接,底座4与箱体2的底部连接,底座4内安装有减震组件7和两个缓冲组件6,缓冲组件6设置在减震组件7的左右两侧,减震组件7包括横杆71和活动交叉架74,横杆71的两端与减震组件7连接,活动交叉架74的一端与箱体2的底部连接,活动交叉架74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块73,滑块73套接在横杆71上,滑块73与缓冲组件6直接设有弹簧一72,弹簧一72套接在横杆71上。
[0023]如图3和图4所示,箱体2的底部连接有滑动座22,滑动座22上设有滑轨23,活动交
叉架74的一端连接有与滑轨23匹配的滑轮75,活动交叉架74通过滑轮75与滑轨23的配合与箱体2底部滑动连接。
[0024]如图2所示,缓冲组件6包括压板61、弹簧二62和支撑座63,压板61的上端与箱体2的底部连接,压板61的下端与弹簧二62的一端连接,弹簧二62另一端与支撑座63连接,支撑座63与底座4连接。底座4的外周设有若干个滤水孔41,滤水孔41的形状为直角倒梯形,滤水孔41连通底座4的上下两端。
[0025]如图5所示,箱体2的左右两侧壁3均为空心结构,侧壁3左右两侧均连接有PVC板31,侧壁3内填充有橡胶垫33,两个PVC板31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散热孔32,橡胶垫33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34,透气孔34的两端分别与散热孔32连通。
[0026]如图6所示,箱体2的后壁8连接有防撞板82,防撞板82与后壁8之间设有若干个弹簧三81,弹簧三81的一端与后壁8连接,弹簧三81的另一端与防撞板82连接,箱体2的前端设有开口21,箱体2的开口21处设有开关门5,开关门5与箱体2铰接。
[0027]安装使用时,将顶盖1与箱体2连接,将箱体2与底座4连接,箱体1的内部元件通过开口21,被安装在箱体1内,安装完毕后将开关门5关闭,组成完整的配电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配电箱的自减振机构,其特征是,包括顶盖(1)、箱体(2)和底座(4),所述顶盖(1)与箱体(2)的顶部连接,所述底座(4)与箱体(2)的底部连接,所述底座(4)内安装有减震组件(7)和两个缓冲组件(6),所述缓冲组件(6)设置在减震组件(7)的左右两侧,所述减震组件(7)包括横杆(71)和活动交叉架(74),所述横杆(71)的两端与减震组件(7)连接,所述活动交叉架(74)的一端与箱体(2)的底部连接,所述活动交叉架(74)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块(73),所述滑块(73)套接在横杆(71)上,所述滑块(73)与缓冲组件(6)直接设有弹簧一(72),所述弹簧一(72)套接在横杆(7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配电箱的自减振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箱体(2)的底部连接有滑动座(22),所述滑动座(22)上设有滑轨(23),所述活动交叉架(74)的一端连接有与滑轨(23)匹配的滑轮(75),所述活动交叉架(74)通过滑轮(75)与滑轨(23)的配合与箱体(2)底部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配电箱的自减振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缓冲组件(6)包括压板(61)、弹簧二(62)和支撑座(63),所述压板(61)的上端与箱体(2)的底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麟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