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0893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8
一种液冷系统,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对制冷过程中的冷媒进行补充,保证制冷的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冷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发热元器件;水冷板设置于外壳内,水冷板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冷板与发热元器件相接触;补液装置内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进水口与水冷板的出水口连通,第二腔室的出水口与水冷板的进水口连通;换热组件,第一腔室的出水口和第二腔室的进水口均与换热组件连通;液泵用于驱动冷媒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制冷。于制冷。于制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液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大型数据中心在信息全球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
[0003]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在运行时会产生热量,由于服务器中的元器件的分布密度不同,例如,CPU内的元器件分布集中,温度散去较难,其他元器件分布相对分散,温度散去较易,如果采用统一的风冷模式对服务器进行散热,分布分散的元器件的热量散去后,分布相对集中的元器件的热量还没有散去。
[0004]因此,多采用液冷散热模式对服务器内的发热元器件进行散热,但液冷散热所采用的冷媒在管道中进行循环时可能存在漏液问题,冷媒的减少会对热量的传输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系统,能够对冷媒进行补充,保障热量的传输。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液冷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发热元器件;水冷板设置于外壳内,水冷板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冷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发热元器件;水冷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水冷板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冷板与所述发热元器件相接触;补液装置,所述补液装置内部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水口与所述水冷板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冷板的进水口连通;换热组件,所述第一腔室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腔室的进水口均与所述换热组件连通;液泵,用于驱动冷媒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装置包括补液箱,所述补液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补液箱的内腔分割为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还包括热管,所述热管设置于所述水冷板和所述发热元器件之间,所述热管的蒸发端与所述发热元器件接触,所述热管的冷凝端与所述水冷板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器件设置有多个,所述热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发热元器件与多个所述热管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热管的蒸发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发热元器件接触,多个所述热管的冷凝端均与所述水冷板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水冷板与多个所述热管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热管的冷凝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水冷板接触;其中,多个所述水冷板的出水口均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水口连通,多个所述水冷板的进水口均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出水口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还包括:供液管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健朱清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