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嘉鸿专利>正文

带放电功能的数字式定时自动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880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放电功能的数字式定时自动充电器,它包括将电池放电止1.0V的放电电路和同步调节电流的恒流源充电电路。机内还增加了数字定时器电路,能按镍镉电池容量选定充电时间,到时将交流电源自动切断,具有方便、可靠、安全等优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镍镉电池的充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放电功能的数字式定时自动充电器。市场上的镍镉电池充电器大多数采用半波整流充电方式,其缺点是充电电流随市电波动,且充电时间靠人工掌握,如操作不当即会损伤充电电池,故不实用也不方便。同时此种简易充电器与镍镉电池“必须使用恒流充电及充电前必须将电池放电至终止电压1.0V”的要求不相符合。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带放电功能、采用恒流源充电,具有定时自动关断的新型充电器。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技术解决的办法是包括用以将电池放电至终止电压1.0V的放电电路;用以将电池充电电流同步调节的恒流源充电电路;用以将所接交流电源定时自动关断的控制电路。由于在本技术的带放电功能的数字式定时自动充电器上述方案中采用了恒流源三档同步调节开关和可编程定时器控制的交流固体继电器两项新技术,故从电池放入充电到电池充满止,只须按照电池容量设定好所需时间,到时便可自动关断交流电源,从而实现自动充电,有效防止过充电。而且,本技术在充电前还增加了放电功能、先将电池残余放电至1.0V终止,然后再进入充电,大大有利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本技术带放电功能的数字式定时自动充电器具有方便、可靠、安全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带放电功能的数字式定时自动充电器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带放电功能的数字式定时自动充电器电原理图。参见图1是本技术的带放电功能的数字式定时自动充电器包括交流固体继电器电路(1)、交直流转换器电路(2)、同步调节恒流源电流开关(3)、数字定时器自动控制电路(4)、以及由VT1和VT2等组成的两组恒流源电路,最后还包括由IC1组成的放电电路。以下对上述各部分逐一描述交流固体继电器电路(1)的一端与市电220V连接,另一端与变压器T初级一端连接,两端同时还与电阻R1,按钮S1并联。变压器T初级另一端与市电220V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次级两端分别与直流转换器(2)两个输入端连接;交直流转换电路(2)的“+”输出端与电容C1的“+”的连接为工作电源“+”极,交直转换器(2)的“-”输出端与电容C1的“-”极连接,并与地线相连。恒流源同步调节开关(3)的S2的“刀”端与VD1、VD2的正极、S2的“位2”端连接,并与电源“+”极连通;S2的“位1”与VD1的负极连接,再与LED1、LED2的阳极连接;S2的“位3”与VD2的负极连接,并与R3、R6一端连接。恒流管VT1的基极与LED1的阴极、R2的一端连接,R2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次级一端连接;发射极与电阻R4一端、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地连接;集电极与电池E1的“+”极连接,电池E1的“-”极接地;同样恒流管VT2的基极与LED2的阴级、R5的一端连接,R5另一端与变压器T次极另一端连接;发射极与电阻R7一端、R6另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地连接;集电极与电池E2的“+”极连接,电池E2的“-”极接地。定时器控制电路(4)的“Q”端与电阻R8一端连接,R8的另一端与VT3的基极连接,VT3的发射极与交流固体继电器(1)的“-”输入端连接,交流固体继电器电路(1)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定时器控制电路(4)的“Rt”端与S3的“刀”端连接,S3的“位1~8”端分别与定时器控制电路(4)的所用定时电阻连接(未画出)。最后描述放电电路IC1的4、8端与电源“+”极连接;1端与地线连接;3端与电阻R10连接,R10另一与LED3阴极连接,LED3阳极与电源“+”相连;5端接基准VD4的一端,VD4的另一端接地;2端与VD3负极、C2的一端、R13的一端连接;VD3正极与R11一端、E3的“+”极连接,E3的“-”极接地,C2、R13的另一端也接地;7端与R11另一端连接;6端与电阻R12一端、S4的一端连接,R12的另一端与地连接,S4的另一端接电源“+”极。所述交流固体电器电路(1)可采用例如SP1110交流固体继电器。所述数字定时器控制电路(4)可采用例如CD4541可编程定时器,其中S3可采用例如KA型数字拨码开关。所述放电电路IC1可采用例如NE555定时器电路。接下来描述本技术的带放电功能的数字式定时自动充电器的工作过程按一下S1电源接通,变压器T得电,次级交流电压经(2)转换成直流脉动电压并经C1滤波,产生平滑的直流9V作为工作电压。与此同时,(4)的“Q”端为低电平,VT3导通,(1)也导通,变压器T也保持导通。以下为放电过程由于IC1接成R-S触发器,在电池E3装入后,按一下S4,7端放电管导通,同时3端为低电平,LED3点亮。此时,E3经R11通过内部放电管放电,一直到E3降低至1.0V,2端电位低于设定值,致使R-S触发器翻转,7端放电管截止,LED3也熄灭,表示放电结束。这里R-S触发器的翻转电平由VD4的稳压值确定,使之满足电池终止电压1.0V,其中VD3、C2、R13的作用使2端电位保持稳定、并可抗击干扰信号。以下为充电过程由于恒流管VT1基极电位被LED1、VD1箝制,故VT1集电极电流ic由R3值决定,且为稳定恒流,向E1充电,其中R4为分流电阻,使之充电电流受市电波动极小。调节S2由于VD1与VD2极管压降为恒定电压值,故S2的“刀”端在“位1”、“位2”、“位3”的位置上,其充电电流分别为1ic、2ic、3ic。VT2同理,省略。充电时间由(4)中S3选择决定,到时(4)的“Q”端变为高电平,VT3截止,(1)的输入电流消失,随之继电器将交流电源关断,充电自动结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带放电功能的数字式定时自动充电器的一个实例,也可根据以上设计原理变化成四节或六节的充电器,以及将放电电路变化成电池容量测定器或扩大放电电流等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交流固态继电器电路(1)、交直流转换器电路(2)、同步调节恒流源电流开关(3)和自动控制电路(4)等组成的带放电功能的数字式定时自动充电器,它还包括IC↓[1]外围由二极管VD↓[3]、电容器C↓[2]、电阻R↓[13]组成的电压保持及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VD↓[3]负极与C↓[2]一端、R↓[13]一端相连,并共同与IC↓[1]的2端连接,VD↓[3]正极与R↓[11]一端、电池E↓[3]的“+”极连接,E↓[3]的“-”极接地;C↓[2]的另一端、R↓[13]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交流固态继电器电路(1)、交直流转换器电路(2)、同步调节恒流源电流开关(3)和自动控制电路(4)等组成的带放电功能的数字式定时自动充电器,它还包括IC1外围由二极管VD3、电容器C2、电阻R13组成的电压保持及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VD3负极与C2一端、R13一端相连,并共同与IC1的2端连接,VD3正极与R11一端、电池E3的“+”极连接,E3的“-”极接地;C2的另一端、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嘉鸿
申请(专利权)人:宋嘉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