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田灌溉用水冲式肥料罐,涉及农业肥料施用领域,包括外壳和连接管,所述外壳上固定插接有进水管,且外壳内部铺设有压力管,进水管插入外壳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压力管连通,所述压力管上均匀地开设有出流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水流经过连接管从高到低流下,高度的变化为水流加压,得到加压的水流从压力管上的出流孔冲出,并通过压力管及出流孔的结构特征形成强烈的水体紊流,冲击肥料颗粒,肥料颗粒在水体强烈的紊流作用下迅速溶解,同时在进水口设置粗滤网及在出水口设置细滤网可有效拦截灌溉水中的杂质颗粒和未溶解的肥料颗粒,保证达到灌水器的水质能够符合相关要求,减少灌水器堵塞而导致的灌水不均匀及灌水器破坏等。灌水器破坏等。灌水器破坏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田灌溉用水冲式肥料罐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肥料施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田灌溉用水冲式肥料罐。
技术介绍
[0002]施肥装置是节水灌溉系统中基本的配套设备之一,将肥料颗粒投入后,加水进行溶解得到水肥,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灌溉施肥装置主要有压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注肥泵、自压施肥等,性能优劣不一,部分还需要动力泵提供动力,压差式和自压施肥设备溶解肥料能力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0003]专利文件CN 210840668 U提出了一种新型灌溉用肥料罐,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包括罐体、加压进水阀、肥料吸口阀、减压出水阀、肥料出口阀、比例混合器、灌溉水阀;罐体包括罐体外壳、罐体内囊、罐体夹层、罐体囊层、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罐体外壳设置在罐体内囊外层;罐体外壳与罐体内囊之间为罐体夹层;罐体内囊的内部空间为罐体囊层,利用夹层的注水及排水操作,给囊层提供正压或负压;吸肥及出肥均可借用灌溉水管的既有水动能,施肥罐在使用中无需靠大压差维持出肥,但是本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溶解肥料的能力存在欠缺。
[0004]现有的肥料罐存在以下不足:肥料颗粒在罐体中受到冲击较弱,流动不充分,难以完全溶解化开,导致肥料颗粒进入到滴头、喷头等细孔中而堵塞灌水器,造成了灌溉设备的破坏,甚至还可能出现因肥料溶解速度慢,灌溉已经结束,但肥料罐里仍有肥料剩余,导致作物施肥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
[0006]如何对肥料颗粒进行压水冲击以增加肥料的溶解程度。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农田灌溉用水冲式肥料罐,包括外壳和连接管,所述外壳上固定插接有进水管,且外壳内部铺设有压力管,进水管插入外壳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压力管连通,所述压力管上均匀地开设有出流孔,肥料填入外壳后,将混合水从进水管导入,经过连接管最终由压力管上的出流孔导出,由于连接管的设置,使得水流从高到低流下,高度的变化为水流加压,得到加压的水流从压力管上的出流孔冲出,冲击肥料颗粒,肥料颗粒在水体强烈的紊流作用下迅速溶解。
[0008]所述压力管为环形管,若干所述出流孔呈圆周状排布在压力管顶部,环形的结构特征使得水流在水平方向上再次经过一次流动,这样从出流孔中导出的水流的紊乱程度更高,对肥料颗粒的冲击力更强,而出流孔的均匀排布则使得肥料颗粒的聚合受到多个点位的冲击,分散的更加完全,加速肥料的溶解。
[0009]所述出流孔向内倾斜开设,出流孔倾斜方向延伸交汇于压力管的中轴线,向内倾斜的特征使得水流在冲出后不是直流也不是分散的状态,而是具有相互聚集的流动趋势,这样从各个出流孔导出的水流相互接触,相互冲击的频次增加,水体的紊流作用更加强烈,
对肥料的冲击更加完全。
[0010]所述外壳底部设有锥形底,锥形底的锥形面与地面呈30
°
夹角,锥形底的设置使得水流进入外壳中后各个部位的深度不同,更加容易形成紊流。
[0011]所述外壳顶部中心处设有投料口,且外壳远离进水管一侧插接有出水管,肥料颗粒由外壳顶部中心的投料口投入后可以分散的更加均匀,肥料在水流的冲击下溶解得到的水肥最终由出水管导出。
[0012]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第一滤桶,第一滤桶中铺设有粗滤网,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第二滤桶,第二滤桶中铺设有细滤网,含有杂质的水流进入到进水管后,通过第一滤桶中的粗滤网拦截部分固体颗粒,而肥料颗粒在水体强烈的紊流作用下迅速溶解后,极小部分未溶解或难溶解的颗粒通过第二滤桶中的细滤网拦截。
[0013]所述粗滤网的孔径为10~18目,细滤网孔径为80~120目。
[0014]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压力管及连接管的管体内径均相同,方便各管体间的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水流经过连接管从高到低流下,高度的变化为水流加压,得到加压的水流从压力管上的出流孔冲出,并通过压力管及出流孔的结构特征形成强烈的水体紊流,冲击肥料颗粒,肥料颗粒在水体强烈的紊流作用下迅速溶解;
[0017]2、同时在进水口设置粗滤网及在出水口设置细滤网可有效拦截灌溉水中的杂质颗粒和未溶解的肥料颗粒,保证达到灌水器的水质能够符合相关要求,减少灌水器堵塞而导致的灌水不均匀及灌水器破坏等。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整体第一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整体第二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压力管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
‑
进水管;2
‑
第一滤桶;3
‑
粗滤网;4
‑
投料口;5
‑
第二滤桶;6
‑
细滤网;7
‑
出水管;8
‑
外壳;9
‑
锥形底;10
‑
压力管;11
‑
连接管;12
‑
出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
‑
4所示,一种农田灌溉用水冲式肥料罐,由以下部件装配而成:
[0027][0028][0029]装配说明:首先通过电加温设备将打好出流孔12的压力管10顶部一侧与连接管11热熔连接,然后将压力管10如图3所示铺设完成后,将外壳8的锥形底9焊接上,并于外壳8顶部打孔供连接管11通过,将进水管1的转弯接头与连接管11伸出外壳8的一端热熔连接固定即可。
[0030]工作原理说明:使用时,肥料填入外壳8后,将混合水从进水管1导入,经过连接管11最终由压力管10上的出流孔12导出,由于连接管11的设置,使得水流从高到低流下,高度的变化为水流加压,得到加压的水流从压力管10上的出流孔12冲出,冲击肥料颗粒,肥料颗粒在水体强烈的紊流作用下迅速溶解。
[0031]实施例二
[0032]如图1
‑
4所示,一种农田灌溉用水冲式肥料罐,由以下部件装配而成:
[0033][0034][0035]装配说明:首先通过电加温设备将打好出流孔12的压力管10顶部一侧与连接管11热熔连接,然后将压力管10如图3所示铺设完成后,将外壳8的锥形底9焊接上,并于外壳8顶部打孔供连接管11通过,将进水管1的转弯接头与连接管11伸出外壳8的一端热熔连接固定,随后于外壳8顶部再开设一圆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灌溉用水冲式肥料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8)和连接管(11),所述外壳(8)上固定插接有进水管(1),且外壳(8)内部铺设有压力管(10),进水管(1)插入外壳(8)一端通过连接管(11)与压力管(10)连通,所述压力管(10)上均匀地开设有出流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灌溉用水冲式肥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管(10)为环形管,若干所述出流孔(12)呈圆周状排布在压力管(10)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灌溉用水冲式肥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流孔(12)向内倾斜开设,出流孔(12)倾斜方向延伸交汇于压力管(10)的中轴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灌溉用水冲式肥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底部设有锥形底(9),锥形底(9)的锥形面与地面呈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有帅,张恒嘉,贾生海,于建栋,张金霞,张彦洪,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