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制氢热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50494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制氢热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热载体包括氧化钙、多孔碳化硅、助剂金属氧化物和活性金属氧化物。所述制备方法将钙源、助剂前驱体、活性组分前驱体、水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物料;将第一物料与多孔碳化硅混合处理,然后经干燥、焙烧后得到热载体。还提供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制氢工艺,所述热解气化制氢工艺中的热解反应过程使用上述热载体。所述热载体仅参与生物质的热解过程而不参与气化过程,实现了CO2吸收与热解过程的有效耦合和CO2吸收与气化过程的空间解耦,解决了常规热解气化反应与CO2吸收反应的兼容性问题,提高了生物质热解气化效率。提高了生物质热解气化效率。提高了生物质热解气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制氢热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质能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制氢热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氢能是一种非常清洁的高品位源,采用氢能替代化石能源,从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碳氢经济”过渡到以氢能为主要能源的“氢经济”时代将引发能源体系的根本性变革,促成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0003]自然界中的氢多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必须消耗其他能源来制取氢能。目前化石燃料制氢约占氢能来源总量的96%,但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还会造成温室气体CO2以及氮、硫、颗粒物等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氢作为环境友好的清洁能源的优点将会消失。因此,要发展可持续的、环境友好的制氢工艺,利用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来制取氢气将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0004]目前生物质制氢研究主要围绕着提高产气中氢含量、降低焦油含量和气化反应能量来源等问题,其中提高产气中氢含量和降低焦油含量主要涉及到两种路线:生物质高温水蒸汽气化制氢工艺和基于CO2吸收的生物质制氢工艺。解决的能量供给问题主要有两种方式:1)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制氢热载体,所述热载体包括氧化钙、多孔碳化硅、助剂金属氧化物和活性金属氧化物;以热载体重量含量计,氧化钙含量为30~60%,多孔碳化硅含量为20~50%,助剂金属氧化物含量为10~30%,活性金属氧化物含量为1~5%;其中,所述助剂金属为元素周期表中IIA族、IIIB族、IVB族中第2~5周期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活性金属为VIII族、VIIB族、IB族、IIB族第4~5周期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制氢热载体,其中,所述助剂金属为镁、锆、钛、钇中的一种或几种。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制氢热载体,其中,所述助剂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氧化锆。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制氢热载体,其中,所述活性金属为铁、锰、铜、锌、钴、镍中的一种或几种。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制氢热载体,其中,所述活性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钴、氧化镍、氧化铜、氧化锌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氧化镍。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制氢热载体,其中,所述多孔碳化硅为β-碳化硅,优选为比表面积大于200m2/g的β-碳化硅。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制氢热载体,其中,所述多孔碳化硅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制备:(a)将碳源与固体无机碱混合,混合均匀后经洗涤得预处理碳源;(b)将步骤(a)得到的预处理碳源与硅源接触并进行反应,反应后得到多孔碳化硅。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质制氢热载体,其中,步骤(a)中所述碳源为任何含有木质纤维素的生物质,具体为竹炭粉、椰壳炭粉、桐油壳粉、稻壳粉、桔子皮粉、柚子皮粉中的一种或几种。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质制氢热载体,其中,步骤(a)中所述碳源与无机碱的重量比为1:0.2~1。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质制氢热载体,其中,步骤(b)中所述反应条件为1400~1600℃。11.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质制氢热载体,其中,步骤(b)中所述硅源为硅粉、四氯化硅、二氧化硅、四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硅粉。12.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质制氢热载体,其中,步骤(b)中所述的步骤(a)得到的预处理碳源与硅源的重量比1:0.1~0.5。13.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质制氢热载体,其中,包括步骤(c),所述步骤(c)为将步骤(b)得到的多孔碳化硅进一步进行高温热处理;所述热处理温度为800~1000℃,进一步优选所述热处理在含氧气氛条件下进行,所述含氧气氛为氧气、空气,氧气与载气的混合气,所述混合气中氧气含量为5~100%;优选为10~21%,所述载气为氮气和/或惰性气体,其中惰性气体为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中的任一种或几种。14.一种生物质制氢热载体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将钙源、助剂前驱体、活性组分前驱体、水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物料;(2)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物料与多孔碳化硅混合处理,然后经干燥、焙烧后得到热载体;其中,所述助剂前躯体为助剂金属的硝酸盐、碳酸盐、磷酸盐、有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助剂金属为
IIA族、IIIB族、IVB族中第2~5周期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活性组分前躯体为活性金属的硝酸盐、碳酸盐、磷酸盐、有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活性金属为VIII族、VIIB族、IB族、IIB族第4~5周期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生物质制氢热载体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钙源为钙盐和/或钙的氢氧化物,所述钙盐为无机钙盐、有机钙盐中的一种或几种。16.按照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生物质制氢热载体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钙源为硝酸钙、碳酸钙、磷酸钙、乙酸钙、草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乙酰丙酸钙、氢氧化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草酸钙。17.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生物质制氢热载体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助剂金属为镁、锆、钛、钇中的一种或几种。18.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生物质制氢热载体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助剂前躯体为硝酸镁、硝酸锆、氯氧化锆、硝酸钛、氯化钛、硝酸钇、乙酸镁、草酸镁、乙酸锆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优选为硝酸锆。19.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生物质制氢热载体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活性金属为铁、锰、铜、锌、钴、镍中的一种或几种。20.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生物质制氢热载体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活性组分前躯体为硝酸铁、乙酸铁、硝酸锰、硝酸钴、硝酸镍、乙酸镍、草酸镍、硝酸铜、硝酸锌、丙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21.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生物质制氢热载体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钙源、助剂前驱体、活性组分前驱体、水的用量比为1~2:0.5~1:0.05~0.25:5~20。22.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生物质制氢热载体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干燥为在80~120℃条件下处理4~12h;步骤(2)中所述焙烧温度为800~1000℃,焙烧时间为4~12小时。23.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生物质制氢热载体的制备方法,其中,还包括步骤(3),所述步骤(3)为将步骤(2)得到的热载体进一步进行成型处理。24.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生物质制氢热载体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成型采用挤压成型法、旋转成型法、挤压滚圆法中的任一种,优选挤压滚圆法,其中挤压滚圆法的挤压温度为15~60℃、压力为0.5~5MPa、挤压时间5~30分钟、滚圆盘转速150~500转/分,获得0.5~5mm球形热载体。25.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制氢工艺,所述热解气化制氢工艺中的热解反应过程使用上述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吴斯侃王博张彪宋永一张长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