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具体是指一种脉冲恒能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近年来电动车的兴起,铅酸蓄电池被广泛地用于助动车、电讯等行业 之上。之前酸蓄电池主要用于工作主电源的备用,而像助动车这样强放强充的 工作模式对于该电池来说是不利的,所以过去已有的许多充电模式对于目前这 种强充过程已经不太合适。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方 式进行能量贮存,放电则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向负荷提供电能,而现行的充电 设备有恒压模式,恒流模式等,均设有考虑电能转换时的化学反应过程。现有 蓄电池充电装置中脉冲充电控制一般采用编程智能芯片来完成控制,成本较高, 可靠性较弱,还有部分采用的恒压充电在电池电势低时容易过电流;而恒流充 电在电池电势高时容易过负荷发热,都不能达到对铅酸电池最佳充电模式的要 求,因而限制了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旨在根据铅酸蓄电池化学反应过程的特 点,提供一种脉冲恒能充电装置,能够通过成本低廉、且电路简单的硬件恒能 自适应控制充电过程,能减少充电电源瞬时波动产生的机械应力,避免蓄电池 的极板损坏,有效的延长了铅酸蓄电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脉冲恒能充电装置,包括全波整流电路、供电控制单元、间歇脉冲调制单元、模拟多谐振荡器和反激式电压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反激式电压变换器输出端连接的能量输出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全波整流电路和供电控制单元设有用来连接交流电源的输入端,供电控制单元的一输出端连接模拟多谐振荡器的输入端,其另一输出端接入间歇脉冲调制单元的输入端;间歇脉冲调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模拟多谐振荡器的输入端连接,模拟多谐振荡器和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反激式电压变换器的输入端,所述能量输出控制电路通过其中的光耦器件反馈信号,接入模拟多谐振荡器构成反馈电路,且能量输出控制电路有用于连接蓄电池组输入端的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恒能充电装置,包括全波整流电路、供电控制单元、间歇脉冲调制单元、模拟多谐振荡器和反激式电压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反激式电压变换器输出端连接的能量输出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全波整流电路和供电控制单元设有用来连接交流电源的输入端,供电控制单元的一输出端连接模拟多谐振荡器的输入端,其另一输出端接入间歇脉冲调制单元的输入端;间歇脉冲调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模拟多谐振荡器的输入端连接,模拟多谐振荡器和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反激式电压变换器的输入端,所述能量输出控制电路通过其中的光耦器件反馈信号,接入模拟多谐振荡器构成反馈电路,且能量输出控制电路有用于连接蓄电池组输入端的输出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脉冲恒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输出控 制电路由电压比较器(U4)与外围器件构成,其中电阻(6R1)与稳压二极管(6W1)构成一稳压电路,形成参考基准电压,限流电阻(6R7)与光耦器件 (4G1)连接,通过光耦器件(4G1)形成信号反馈接入模拟多谐振器,电阻(6R2) 与电阻(6R5)构成分压网络接入电压比较器(U4)反相输入端,电阻(6R3) 与电阻(6R4)构成的分压网络接入电压比较器(U4)的同相输入端,电压比 较器(U4)输出端和限流电阻(6R7)接入光耦器件(4G1 ),在电压比较器(U4) 的同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反馈电阻(6R6)形成回差电路。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脉冲恒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波整流电 路包括四个整流二极管(1D1、 1D2、 1D3禾卩1D4)构成,经滤波电容(1C1) 与其并联的泄放电阻(1R1)接入反激变换器高压直流输入端。4、 根据权利要求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德明,李顺生,
申请(专利权)人:郑德明,李顺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