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对称算法计算电路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字IC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对称算法计算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非对称密码芯片中通常使用椭圆曲线加密算法,椭圆曲线的公钥密码是基于曲线计算时的点乘、倍点、点加以及模幂的运算所组成的,公钥密码最终可以分解为模乘、模加以及模减的运算方式;其中,模加和模减运算难度较小,运算时间短,而模乘的运算难度较大,导致运算时间较长。
[0003]现有技术中,点乘计算的实现主要是将点乘拆解成点加和二倍点进行计算,然而,由于点加和二倍点计算受到公式的限制,中间计算结果具有先后计算顺序,先后计算顺序极大影响了点加和二倍点的计算速度,导致了使用椭圆曲线计算方法来实现非对称算法芯片的签名、验签、加密、解密以及密钥生成时,运算速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对称算法计算电路,能够提高非对称算法中点乘计算的速度,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非对称算法的计算时存在着运算速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对称算法计算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计算单元,所述多个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输入的椭圆曲线参数,实现非对称算法的计算,所述计算单元用于实现模乘、模加或模减的计算;所述多个计算单元被划分成多个计算模组,每个所述计算模组用于计算所述非对称算法中对应的一个计算层级,每个所述计算模组中计算单元的连接方式与对应计算层级内的数据传输关系相对应,每个所述计算模组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对应计算层级之间的数据传输关系相对应,其中,所述非对称算法根据对应计算公式中计算符号的优先级顺序被划分为多个计算层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算法计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算法根据点加计算公式中计算符号的优先级顺序被划分为六个计算层级,所述多个计算单元被划分成第一计算模组、第二计算模组、第三计算模组、第四计算模组、第五计算模组以及第六计算模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算法计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组的计算单元包括第一模乘单元,所述第二计算模组的计算单元包括第二模乘单元、第三模乘单元以及第一模减单元;所述第一模乘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椭圆曲线参数,所述第一模乘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模乘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三模乘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模乘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椭圆曲线参数,所述第二模乘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计算模组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三模乘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椭圆曲线参数,所述第三模乘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模减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模减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椭圆曲线参数,所述第一模减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计算模组的输入端口以及所述第四计算模组的输入端口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算法计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计算模组的计算单元包括第四模乘单元、第二模减单元、第五模乘单元以及第六模乘单元;所述第四模乘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模乘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四模乘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用于接收所述椭圆曲线参数,所述第四模乘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模减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模减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椭圆曲线参数,所述第二模减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计算模组的输入端口以及苏搜狐第六计算模组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五模乘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一模减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五模乘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计算模组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第六模乘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模减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六模乘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椭圆曲线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算法计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计算模组的计算单元包括第七模乘单元、第八模乘单元以及第九模乘单元;所述第七模乘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二模减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七模乘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计算模组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第八模乘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五模乘单元的输出端以及与所述第一模减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八模乘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计算模组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九模乘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五模乘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九模乘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椭圆曲
线参数,所述第九模乘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计算模组的输入端口以及所述第六计算模组的输入端口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算法计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计算模组的计算单元包括第三模减单元、第十模乘单元、第一模加单元以及第二模加单元;所述第三模减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七模乘单元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模加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模减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计算模组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第十模乘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八模乘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十模乘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椭圆曲线参数,所述第十模乘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计算模组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模加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入端均与所述第九模乘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模加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模加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模加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八模乘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算法计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计算模组的计算单元包括第四模减单元、第十一模乘单元以及第五模减单元,所述第四模减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九模乘单元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三模减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曼,王立峰,张奇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协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