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宝专利>正文

手机手握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076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手握发电充电器。包括有齿条、齿轮、若干对增速传动副、发电机及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通过手动操作即可发电的巧妙结构,因此,可使用户不管走到任何地方都可实现手机电池充电,免去了用户因手机没有电而不能正常通讯所带来的不便和烦恼;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而且可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用于手机电池的充电,也可用于其它电池或收录机、CD机、摄像机等进行充电或供电,另还可用于健身运动,是一种方便实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显著的手握发电充电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手机电池充电的充电器,属于手机电池充电器的创新技术。现有的手机电池充电器大都是交流电充电器,需要电源,用户在外出或在没有电源的地方无法充电,当遇到手机电池恰好没有电时,则用户不但不能进行正常的通讯联系,使其生活上或工作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耽误一些举足轻重的事情;另外,交流电充电器的体积也较大,不便携带,且耗能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手动操作即可充电的手机手握发电充电器,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齿条(1)、齿轮(2)、若干对增速传动付(3)、发电机(4)及壳体(5),其中齿条(1)与齿轮(2)啮合,若干对增速传动付(3)的输入轴(6)与齿轮(2)的转轴同轴,输出轴(7)与发电机(4)的转轴同轴,输入轴(6)及输出轴(7)均固装在壳体(5)上。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控制电路的原理图。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齿条(1)、齿轮(2)、若干对增速传动付(3)、发电机(4)及壳体(5),其中齿条(1)与齿轮(2)啮合,若干对增速传动付(3)的输入轴(6)与齿轮(2)的转轴同轴,输出轴(7)与发电机(4)的转轴同轴,输入轴(6)及输出轴(7)均固装在壳体(5)上。为操作方便,上述齿条(1)的上端还连接有手握板(8),手握板(8)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9)装设在壳体(5)上,上述手握板(8)可与齿条(1)做为一体,也可通过连接件与齿条(1)连接。为使齿条(1)及手握板(8)能自动复位,上述手握板(8)上还装设有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套装在铰接轴(9),且其一端支撑在手握板(8)所设的凹槽(81),另一端支撑在固装于壳体(5)的固定轴(11)上。为使本技术尽可能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上述若干对增速传动付(3)为一对齿轮传动付(31、32)。另外,为增加发电机(4)的转动惯量,上述发电机(4)的旁侧还连接有惯性机构,其包括有惯性轮(12)、齿轮传动付(13、14),其中齿轮(13)与齿轮(32)共轴,齿轮(14)与齿轮(13)啮合,其转轴(15)固装在壳体(5)上,惯性轮(12)装设在转轴(15)上。其中发电机(4)为交流发电机,为使发电机(4)的输出电压符合手机的使用要求及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上述发电机(4)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控制电路,其包括有整流电路A、若干稳压电路B、若干阻抗匹配电路C,其中整流电路A的输入端与发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若干稳压电路B的输入端与整流电路A的输出端连接,阻抗匹配电路C的输入端与稳压电路B的输出端连接,若干个阻抗匹配电路C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输出插孔上。此外,上述整流电路A为包括有二极管D1~D4的桥式整流电路,稳压电路B包括有稳压管DW、可调电阻W、电阻R1、R2,阻抗匹配电路C包括有三极管BG,其中电阻R1、R2的一端与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稳压管DW的阴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DW的阳极接地及连接在输出插孔上,三极管BG的集电极与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基极与可调电阻W的控制极连接,发射极连接在输出插孔上,可调电阻W1的另两端分别连接在稳压管DW的两端。本技术可设有多组插孔,图3所示为设有3组插孔,其电压分别为3.6V、4.8V、6V。本技术使用时,手握手握板(8),则推动与其连接的齿条(1)运动,齿条(1)带动齿轮(2)运动,随之与齿轮(2)同轴的齿轮(31)带动齿轮(32)运动,故安装在输出轴(7)上的发电机(4)会在线圈的两端产生电压,随后,经控制电路整流,稳压而输出多组不同电压值的稳定电压,用户将手机电池插在插孔上即可充电;用户通过手握板(8)将齿条(1)向下推到极限位置时松开手,则手握板(8)在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向上复位,接着用户再用力握住手握板(8),使之推动齿条(1)向下运动,如此反复,以实现脉冲充电。另外,由于发电机(4)还装设有惯性机构,故发电机(4)不会因为上述齿条的复位而马上停止发电,而是延时一段发电时间,由此而增加本技术的发电效率。本技术由于采用了通过手动操作即可发电的巧妙结构,因此,可使用户不管走到任何地方都可实现手机电池充电,免去了用户因手机没有电而不能正常通讯所带来的不便和烦恼;此外,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而且可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本技术既可用于手机电池的充电,也可用于其它电池或收录机、CD机、摄像机等进行充电或供电,另还可用于健身运动,是一种方便实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显著的手握发电充电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手握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齿条(1)、齿轮(2)、若干对增速传动付(3)、发电机(4)及壳体(5),其中齿条(1)与齿轮(2)啮合,若干对增速传动付(3)的输入轴(6)与齿轮(2)的转轴同轴,输出轴(7)与发电机(4)的转轴同轴,输入轴(6)及输出轴(7)均固装在壳体(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手握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齿条(1)、齿轮(2)、若干对增速传动付(3)、发电机(4)及壳体(5),其中齿条(1)与齿轮(2)啮合,若干对增速传动付(3)的输入轴(6)与齿轮(2)的转轴同轴,输出轴(7)与发电机(4)的转轴同轴,输入轴(6)及输出轴(7)均固装在壳体(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手握充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齿条(1)的上端还连接有手握板(8),手握板(8)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9)装设在壳体(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手握充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手握板(8)可与齿条(1)做为一体,也可通过连接件与齿条(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手握充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手握板(8)上还装设有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套装在铰接轴(9),且其一端支撑在手握板(8)所设的凹槽(81),另一端支撑在固装于壳体(5)的固定轴(1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手握充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若干对增速传动付(3)为一对齿轮传动付(31、32)。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手机手握充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电机(4)的旁侧还连接有惯性机构,其包括有惯性轮(12)、齿轮传动付(13、14),其中齿轮(13)与齿轮(32)共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宝
申请(专利权)人:黄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