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明专利>正文

充电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03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学领域,涉及一种充电电源。它由电源芯体和壳体组成,电源芯体置于壳体内,在所述的充电电源上有一个以上的身份识别物,有一块电路板置于壳体与电源芯体之间,该电路板上的检测、通讯电路由单片机、电流流向判断电路、电源通断控制电路及通讯接口构成,电源芯体上的充电电极经连线通到壳体外。该电源的电源芯体不易被替换,电源内的检测、通讯电路可以对充电电源的运作情况进行信息记录、便于站点与公司的信息交流、以及公司授权充电许可。这种充电电源只有在公司授权充电许可的情况下才能对其充电,有利于充电电源的租赁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学领域,涉及一种充电电源
技术介绍
电动交通工具因其环保、价格、便捷等特征受到人们的青睐,充电电源是当今电动交通工具的能源之一,已经得到大量的使用。但目前的充电电源仍旧存在许多不足,如能量密度低、充电时间长、使用寿命有限等,限制了电动交通工具的发展。有时人们行驶在公路上,突然间电动车上的电源没电了,附近又没有可充电的地方,就是有好心人提供了方便,但,一充电就至少是几十分钟以上,遇到急事,可就真没有办法了。设想如果充电电源公司像目前的石油公司一样,在公路上设立许多站点,把充电电源租赁给电动交通工具的使用者,当行驶中的电动交通工具,电源没电了,立刻可以到附近的站点,更换一个本公司充过电的电源,那样,使用电动交通工具就会方便多了。但,目前市场上的充电电源还远不适合这种租赁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人们在使用充电电源时的诸多不便,促进充电电源在交通工具上得到更好的应用,以充电电源应用的社会化、企业化租赁为基础,提供了一种不易被他人非法使用、可以进行信息交流、以及只有租赁公司授权许可才能对其充电的充电电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充电电源由电源芯体和壳体组成,电源芯体置于壳体内,其特点是所述的充电电源上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充电电源身份识别物,有电路板置于壳体与电源芯体之间,该电路板上的检测、通讯电路由单片机、电流流向判断电路、电源通断控制电路、通讯接口电路构成,电源芯体上的充电电极通到壳体外。在检测、通讯电路上还可以有电能计量、记录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充电电源的电源身份识别物是在壳体壁内夹的磁性物质;在壳体壁上或壳体内预留一个以上的空腔,腔内压力低于标准大气压或腔内相对湿度在10-90%间,腔内有相应的传感器;在壳体上设置一根以上的导带,每根导带由互不连接的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由电阻或电容介质连接成一根完整的电阻带或电容带,传感器、电阻带或电容带通过检测、通讯电路中开关控制电路与壳体内两根测试线相接;在通讯接口电路的存储器内存有充电电源的电子密码和电子身份码;在壳体壁内还可以设置能通过无损检测确定形状、大小、位置的物质或对壳体性能不构成影响的缺陷;设立必须打开才能检测的暗记,这些暗记平时不易检测且不检测,当公司怀疑某充电电源被盗时,为进一步验证,在有公证的情况下,可打开电源,用注册的暗记进行对照,暗记完好说明电源没有被损,否则说明电源被损。所述的检测、通讯电路中电流流向判断电路由比较电压提供电路、比较器电路构成;电源通断控制电路由继电器和继电器控制电路组成。通讯接口电路由单片机(可与其它电路共用)、通讯接口和存储器组成,存储器中有电源的电子密码,电子身份码。电流流向判断电路、单片机和存储器构成了一个充电次数记录电路。检测、通讯电路中还可以有电能计量、记录电路,由电能计量电路和存储器构成。电能计量电路由采样电路、A/D转换器、单片机组成。电能计量、记录电路和充电次数记录电路构成信息记录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由单片机(可与其它电路共用)、译码器、锁存器及模拟开关组成。本技术所提供的充电电源工作原理如下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充电电源以充电电源应用的社会化、企业化租赁为目标。电源芯体上的充电电极通到壳体外,是为了不打开壳体就可以使用和对其充电。充电电源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充电电源身份识别物,主要目的是防止本公司的充电电源的芯体被其它充电电源芯体替代或非法使用,当使用者带着电力不足的充电电源到充电电源租赁公司的站点换一个本公司充足电的电源时,站点对其上的身份识别物进行检查,确认电源壳体未被打开,这是本公司的产品。置于壳体与电源芯体之间的电路板上由单片机,电流流向判断电路,电源通断控制电路及通讯接口电路构成的检测、通讯电路,是为了充电电源租赁公司通过站点和充电电源进行信息沟通,了解充电电源的使用情况,核查充电电源的电源身份,确认本电源的身份和未被非法使用,对充电电源进行充电授权许可和允许经公司授权许可的电源充电;拒绝未经公司许可或超过许可权限的充电。在检测、通讯电路上还可以有信息记录电路,在电源的使用过程中,对其运作情况进行记录。站点负责给授权的用户更换充过电的电源,并对用户更换过来的电源进行身份识别,防盗和防破坏检查,进行使用信息记录,收费,对收集到的电源信息、充电信息通过加密汇报给公司,公司对站点报过来的信息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和确认,并把反馈信息通过加密送给站点。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装置上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身份识别物主要目的是防止本公司的充电电源的芯体被其它充电电源芯体替代和非法使用。有以下特点(1)在电源受到破坏或非法使用时,身份识别物被损坏,(2)具有保密性,不能或不能经济地复制。在该装置的壳体壁内加夹的磁性物质,因其夹在壳体壁内不易仿制,但可以用磁头探测;在壳体壁内设置能通过无损检测确定形状、大小、位置的物质或小的对电源不构成影响的缺陷,通过无损检测、探伤如或超声波探测技术探测,站点检出的结果与公司预存的结果相对比,就能判断电源是否被盗或非法使用。在壳体上设置一根以上的导带,每根导带由互不连接的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由电阻、电容介质连接成一根完整的电阻带或电容带,电阻带或电容带通过检测、通讯电路的开关控制电路与壳体内的两根测试线相接,可以在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对电阻带或电容带的电阻或电容值进行测量,其中电容介质在壳体易被打开的两部分的接合部,而电阻介质可以在接合部也可以在其它部位。由于连接导带互不连接的两部分的电阻、电容介质的变化,使得各电阻带或电容带的阻、容值不同,通过测量这些电阻或电容值可以判断壳体是否被非法打开过,在壳体被非法打开时,连接导带互不连接的两部分的阻、容介质受到破坏而无法恢复,因而较容易地判断电源壳体是否被非法打开过。在壳体内预留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空腔,壳体内壁与空腔连成一体,空腔内的大气压低于正常的大气压或相对湿度在10-90%间,腔内置一个压力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传感器通过检测、通讯电路中开关控制电路与壳体内的两根测试线相接,测试线的测试端在壳体外,当壳体被打开,小腔体内的小环境受到破坏,传感器的输出结果必然会发生变化。当电源到达站点时,站点通过测量传感器的值并和原设置值进行对比,就可以判断,壳体是否被打开过。采用电子密码,电子身份码存于检测、通讯电路中的存储器内,是为了保密和密码身份识别。由于充电电源有能量,可设立专门的供电模块,使得电子密码动态存储,一段时间内不丢失,采用动态存储器RAM时可以将供电线从壳体的易损部位经过,当壳体被破坏时供电中断,电子密码,电子身份码丢失,这样更有利于保密。为了进一步地保护电源和方便使用,应有基本的防打开设计,如坚固的一体式壳体;或坚固的壳体、盖子,盖子加锁的结构。置于壳体与电源芯体之间的检测、通讯电路的电路板,其上电路由电流流向判断电路、单片机、电源通断控制电路、通讯接口电路构成,还可以有电能计量、记录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电流流向判断电路是为判断电源是充电还是放电设置的电路。单片机是根据授权情况和电流流向判断,通过电源通断控制电路决定充电电源电极体外端与体内端之间连接线的通断,从而决定对待充电电源的充电与否。电路中的单片机,其控制过程为如果电流流向判断是放电则维持通电的状态,如果是充电,则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电源,充电电源由电源芯体和壳体组成,电源芯体置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电源上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充电电源身份识别物,有电路板置于壳体与电源芯体之间,该电路板由单片机、电流流向判断电路、电源通断控制电路、通讯接口电路构成,电源芯体上的充电电极通到壳体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源,充电电源由电源芯体和壳体组成,电源芯体置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电源上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充电电源身份识别物,有电路板置于壳体与电源芯体之间,该电路板由单片机、电流流向判断电路、电源通断控制电路、通讯接口电路构成,电源芯体上的充电电极通到壳体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源的电路板上还有电能计量、记录电路,开关控制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检测、通讯电路中的电流流向判断电路由比较电压提供电路、比较器电路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采用单片机(U1),电流流向判断电路中的比较电压提供电路由取样电阻(RS2)、信号放大电路(N2)及输出(R4)构成;比较器电路由比较器(U3、U4)、异或门(U5、U6)及电阻(R5、R6)构成,比较电压提供电路的输出接比较器(U3、U4)的反相输入端、同相输入端,同时其输出接异或门(U6)的输入,异或门(U6)的输出与单片机(U1)的输出(P1.2)接异或门(U5)的输入,异或门(U5)的输出送单片机(U1)的中断请求口(INT0),同时,比较器(U3)的输出送单片机P1口中一位的(P1.0);电源通断控制电路由继电器(J1)和继电器控制电路组成,继电器控制电路由电阻(R7-R12)、电容(C3)、三极管(T1-T6)组成,继电器(J1)的线圈、电容(C3)并联接在三极管(T2)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继电器(J1)的触头接在充电电极体外端与体内端的一根连线上,单片机(U1)的输出(P1.3、P1.4)分别通过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明洪启媛洪军洪远祥张世美张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洪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