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用警示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962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用警示灯,包括中心筒体,中心筒体的底部环绕中心筒体一圈垂直设置有四根导轨,导轨与中心筒体下端面平齐,中心筒体的外部拼接式安装警示灯主体,所述警示灯主体由四个活动的灯体拼接组成,每个灯体底部对应导轨的位置均设置一滑动腔,灯体通过滑动腔与导轨滑动装配,四个灯体沿着导轨移动并将中心筒体包裹形成柱形的警示灯主体,每个灯体与灯体之间均形成一个拼接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传统的三色警示灯分割为多个,在正常使用时隐藏红灯,进而在高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绿灯区域与黄灯区域的显示面积,同时在红灯报警时能够获得最大的红灯报警面积,并可扩大红灯报警时整个灯体的体积,获得更好的警示效果。获得更好的警示效果。获得更好的警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机床用警示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警示灯,具体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用警示灯。

技术介绍

[0002]机床警示灯一般有三种状态,绿灯代表正常运行,黄灯代表待机状态,红灯代表出现故障,所以在使用时,不同的状态下会显示不同的颜色,但是由于这类警示灯的体积是固定的,三等分的色域导致报警显示区域变小,比如在红灯报警时,红灯区域点亮,绿色区域与黄色区域保持熄灭状态,那么点亮的红灯区域只占整个警示灯的三分之一,由于车间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显示的报警区域过小,这样很容易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注意到灯体的报警状态,造成更严重的事故发生。同样的,绿灯区域、黄灯区域在对应点亮时,其警示面积也会降低;再者,整个机床警示灯在报警时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更加不容易引起注意,而且整体体积是固定的,体积过小的灯体也不容易引起报警注意,特别是红灯报警状态下。
[0003]为了增加警示性,目前的警示灯还会设置蜂鸣器,但是设置蜂鸣器则需要额外设置电子结构,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数控机床用警示灯,在红灯报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用警示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筒体,中心筒体的底部环绕中心筒体一圈垂直设置有四根导轨,导轨与中心筒体下端面平齐,中心筒体的外部拼接式安装警示灯主体,所述警示灯主体由四个活动的灯体拼接组成,每个灯体底部对应导轨的位置均设置一滑动腔,灯体通过滑动腔与导轨滑动装配,四个灯体沿着导轨移动并将中心筒体包裹形成柱形的警示灯主体,每个灯体与灯体之间均形成一个拼接面,四个灯体均呈扇形;所述中心筒体的外部自上而下套装一红色弹性透明膜,红色弹性透明膜的开口朝着中心筒体底部延伸并利用绑带捆扎,使得红色弹性透明膜与中心筒体之间形成一个密封腔,中心筒体的外部环绕中心筒体一圈等距安装有一块以上的第一灯板,第一灯板上安装红色灯珠,中心筒体内部具有一个密封的进气腔,进气腔内任意位置设置有一电器盒,电器盒内安装控制主板,控制主板通过控制总线接入机床主机,执行机床主机传输过来的控制指令,并通过机床主机供电,每个灯体内均具有一个灯体安装腔,灯体安装腔内均设置有呈条状的第二灯板,第二灯板上设置有黄绿灯珠,第一灯板与第二灯板错位设置,整个灯体采用透明塑料制成,各第一灯板通过第一导线连接控制主板,第二灯板通过第二导线连接控制主板;每个灯体的外侧弧形凸面上均开设一个扣入腔,扣入腔内均活动扣装一黄绿罩壳,扣入腔底面形成一个出光面,黄绿罩壳顶部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扣入腔的顶部开口位置,黄绿罩壳的另一端为活动端,通过重力扣装在扣入腔内并垂直于水平面设置,位于扣入腔内靠近铰接轴的位置设置有一顶出机构,中心筒体的底部接入有充气组件,通过充气组件对进气腔充入气体,进气腔与密封腔之间通过导气管连接导通,通过导气管将充气组件充入的气体充入到密封腔内并使得红色弹性透明膜膨胀后顶开包裹在外部的灯体,此时灯体朝着远离中心筒体的方向移动,充气组件对进气腔充入气体后驱动顶出机构作顶出动作,此时黄绿罩壳相对灯体打开并与灯体之间呈垂直结构,黄绿罩壳打开后裸露出透明的出光面,由红色弹性透明膜射出的红色光线穿过出光面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用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每个灯体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出线孔,中心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出线孔,中心筒体上设置有第二出线孔,第二导线分别穿过灯体底部的第一出线孔并穿过中心筒体底部的进出线孔连接控制主板,第一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阿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欧洁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