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道柔性吻合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90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9
一种肠道柔性吻合支架,具有与肠道弹性相匹配的、具有三维网状微纳结构,支架本体的出口端的下缘为凹多边形结构,凹多边形结构的下缘的每一个优角在支架本体的侧壁上均形成有一个向内折叠的褶皱结构,褶皱结构也可容纳肠道内壁及缝合处的分泌物,凹多边形结构的下缘经肠道内容物受力形变使优角的角度变小,从而将褶皱结构内的分泌物沿褶皱方向向下排出,明显降低肠道吻合口瘘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显降低肠道吻合口瘘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显降低肠道吻合口瘘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肠道柔性吻合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胃肠道重建吻合术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肠道柔性吻合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胃肠道重建吻合术是腹部外科中最常见的手术操作之一,在消化道外科发展的近一个世纪来,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并未明显下降,一直成为困扰胃肠外科手术成功率的世界性难题之一。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消化道穿孔、消化道梗阻、出血、缺血等肠道病变,往往需要切除部分病变肠道后再进行吻合,传统方法多以手工缝合吻合,近几十年来多以管状吻合器进行端端或端侧吻合、或直线切割闭合器进行侧侧吻合。无论何种吻合方式,均无法防治吻合口瘘这一致死性并发症。
[0003]目前,国内外结直肠外科医师普遍接受和实践的,是暂时性改道转流手术,诸如暂时性回肠造口或结肠造口,此类附加手术可确切地避免因为吻合口瘘所导致的并发症,但尚无文献支持是否可以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概率。然而,改道手术需要计划性二次手术回纳,再次回纳也意味着再次的消化道重建与吻合,同样存在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但发生相比首次手术概率较低。在吻合口两端血供良好、对合无张力的情况下,实现肠道内容物,尤其是粪性内容物的在吻合口区域的隔离,实现相对隔绝、清洁的局部环境,是预防吻合口瘘以及诸如腹膜炎,腹腔脓肿等并发症的有效策略。其策略实现的关键技术瓶颈是理想辅助吻合材料的突破。肠道吻合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吻合口两端肠道的物理学、组织学和生理学功能。目前,传统的吻合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金属吻合器不可生物降解,导致体内永久性滞留;(2)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吻合器,缺乏与创面组织之间的力学匹配性;(3)吻合器不具有组织修复调控功能,无法对肠道正常功能的恢复进行合理调控。
[0004]临床上,所有肠道吻合术的实施都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良好的术前准备、合适的手术时机、科学的吻合(手术)方式和细致的术后管理。其中,以科学的吻合方式最为核心,因其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
[9]。理论上,科学的吻合方式应具备以下特点:(1)吻合效果可靠,吻合后的肠道愈合过程符合其在生理条件下的损伤修复过程,既不愈合不足(吻合口漏),又不过度愈合(瘢痕纤维化,吻合口狭窄); (2)操作本身对吻合口两端的肠壁组织破坏小,操作需要的吻合口早期连接物(缝线,金属钉等)引起机体的异物反应轻微,且在愈合完成后自行消失(排出体外或在体内降解);(3)操作简便易行,可推广性强,学习曲线短暂;(4)操作通用性强,可以在多种外科条件,如不同手术部位(小肠、结直肠等)、不同吻合方式(端端、端侧等) 和不同手术时机(急诊或择期手术)下应用,甚至在腹腔感染、化疗状态,营养不良等复杂全身或腹腔局部状态下也可以使用。
[0005]国内外多个研究中心都在进行各类胃肠道“腔内支撑法”吻合术的研究,其中起支撑作用的载体主要是各种人工合成的新型高分子生物可降解材料,如Detweiler MB等使用一种滑动的可降解支架SAINT(slidingabsorbableintraluminal nontoxic stent)完成肠
道吻合;Buch N等在常规单层手术结肠吻合的基础上应用快速降解(<2 小时)的高分子支架假体(Polyglycols@Hoechst SBStube),可以提高吻合口粘膜层的对合(mucosal epithelial covering)及组织氧分压; Tsereteli Z等将聚酯材料的PolyflexTM支架用于结肠术后吻合口漏的动物模型,证明了PolynexTM支架可以起到降低术后并发症并促进吻合口漏愈合的作用;荷兰Polyganics BV公司技术“C

sealTM”,也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联合吻合器操作,可以减少低位结直肠手术中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0006]“腔内支撑法”不仅在外科肠道吻合领域获得成功,在消化内镜下的应用同样表现优秀。自膨胀金属支架(Self

expandingmetallicstent,SEMS)就是最常见的内镜下“腔内支撑法”的代表,人们不仅可以利用其内支撑作用来治疗消化道狭窄(或梗阻)性疾病,SEMS 还被反复证明可以用于治疗消化道穿孔和吻合口瘘等原本需要手术处理的外科疾病,尽管目前多限于有选择的病例。2009年,AmraniL 等提出了“内支架引导的消化道愈合和再上皮化
”ꢀ
(stent

Guidedregenerationand re

epithelialization)的概念,他指出内支架可以使消化道内容物转流并与之隔离,从而使得待愈合部位(吻合或损伤部位)处于“无打扰”的环境中愈合,而且内支架还可以在愈合过程中提供一个供上皮细胞爬行的平台,促进“再上皮化”。近年来,内镜学中还提出了“腔内真空疗法”(Endoluminalvacuumtherapy,EVT),其理念与腔内支架有相似之处,即使用一可外部连接负压引流的“海绵样”腔内植入物,将待愈合部位周围的肠内容物引出体外,使吻合口在较低压力和相对干燥的条件下完成愈合。
[0007]国内相关肠道修复器械方面的专利情况如下:技术专利CN 111449707A提出一种肛肠吻合器,包括手柄座、传动组件、击发组件和吻切组件;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手柄座内部的丝杆以及设置于手柄座尾端并与所述丝杆尾端相连的调节机构;丝杆前端固定安装有抵钉座;击发组件包括设置于手柄座上的活动手柄以及套设于丝杆上的直推杆;吻切组件包括推钉片、钉仓套、钉仓和环形刀。该技术中推钉片、钉仓套和钉仓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零件无法在体内降解,只能选择永久性滞留体内或者二次手术取出。专利CN109480943A由可降解材料制成,采用钉体穿孔固定的方式,并在钉体后端设计了支撑架,但是吻合环硬度大、无弹性,不能很好地适应肠道蠕动,异物感明显。类似的还有技术专利CN103230265A,其选用了可降解材料聚乙交酯、聚丙交酯为原料,应用于胃肠道吻合。该吻合器具有易碎解的功能,但是同样缺乏与肠道组织的力学匹配性。理想的吻合器应具备以下特点:(1)有效隔离肠道内容物;(2)吻合器植入操作对吻合口肠壁破坏小;(3)操作简便易行。目前市场上的吻合装置均无法同时满足上述要求。
[0008]根据上述所有内镜下及外科实践中应用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腔内隔离和腔内减压可以促进肠道愈合,以至于可以在消化道穿孔、吻合口瘘等高风险情况下安全地实现较理想的愈合。其实,外科医生应该对这一结论并不陌生,如临床工作中常见的胃肠减压及肠道造口转流术就是“腔内隔离和腔内减压”的应用体现。“腔内支撑法”类似于利用某些高分子材料将传统的消化道“减压+外引流”转变成了“支撑+内引流”,极大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植入物在完成其功能后可以自行降解,不在体内存留。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肠道柔性吻合支架。
[0010]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种肠道柔性吻合支架,包括管状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肠道柔性吻合支架,包括管状的支架本体(1),所述的支架本体(1)包括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本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进口端(11)和出口端(12),所述的进口端(11)的环形的上缘上设有凸台(2),所述的出口端(12)的下缘为凹多边形结构,所述的凹多边形结构的下缘的每一个优角(3)在支架本体(1)的侧壁上均形成有一个向内折叠的褶皱结构(31),所述的凹多边形结构的下缘受力形变使优角(3)的角度变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道柔性吻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本体(1)上包括有缝合部,所述的缝合部包括进口端(11)的环形的上缘和出口端(12)的凹多边形结构的下缘的非优角(3)边。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亚凯章晓东魏磊王温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