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82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柜体和第一门体;柜体具有柜口,柜口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均设置有滑轨,第一侧壁上还设置有朝向第二侧壁方向突伸的推挤元件;第一门体设置于柜口处,第一门体具有相对柜体固定的固定状态和可沿着滑轨滑动的非固定状态,当第一门体处于固定状态时,推挤元件与柜口的第二侧壁夹持固定第一门体。在第一门体不需要打开时,在推挤元件和第二侧壁的夹持作用下第一门体相对柜体固定,避免第一门体被误开或者在用户拉动其他玻璃门时带动第一门体移动,从而避免制冷设备内部结霜严重和能耗增加。内部结霜严重和能耗增加。内部结霜严重和能耗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增加展示效果,现有的冷柜等制设备中会选择采用多个滑动设置的玻璃门。对于具有多个玻璃门的制冷设备,通常而言靠近用户一侧的玻璃门经常打开,而远离用户一侧的玻璃门打开次数较少。在制冷设备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经常打开的玻璃门会被误开或者在用户拉动其他玻璃门时带动其移动,冷气从玻璃门与柜口之间的缝隙漏出,造成制冷设备内部结霜严重和能耗增加。
[0003]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现有的制冷设备在制冷设备的柜口处增加用于限制玻璃门移动的门锁,门锁通过螺钉与柜口连接。但是,门锁需要用户通过钥匙旋转操作,操作复杂,并且柜口在与螺钉对应的位置处会出现开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推挤元件的制冷设备。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之一,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柜体,所述柜体具有柜口,所述柜口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均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侧壁上还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侧壁方向突伸的推挤元件;
[0007]第一门体,所述第一门体设置于所述柜口处,所述第一门体具有相对柜体固定的固定状态和可沿着滑轨滑动的非固定状态,当所述第一门体处于固定状态时,所述推挤元件与所述柜口的第二侧壁夹持固定所述第一门体。
[0008]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门体上设有与所述推挤元件相配合的配合元件,所述柜口还具有连接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三侧壁,在所述第一门体移动至与所述第三侧壁相抵靠时,所述推挤元件侧向抵持所述配合元件,以使所述第一门体处于固定状态,当所述推挤元件与所述配合元件错开时所述门体处于非固定状态。
[0009]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倾斜于竖直方向,所述推挤元件设置在所述滑轨的下方,所述第一门体包括支撑在所述滑轨上的边框,所述配合元件从所述边框的底部向下延伸。
[0010]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挤元件包括用于抵持所述配合元件的抵持部和连接于所述抵持部背离所述第三侧壁一端的推移部,所述推移部突伸出所述第一侧壁的距离沿朝向所述抵持部的方向逐渐增加。
[0011]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挤元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抵持部底部的第一加强部,和连接于所述抵持部朝向所述第三侧壁一端的第二加强部。
[0012]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加强部包括连接于所述抵持部朝向所述第三侧壁一端的第一部分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抵持部一端的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抵持部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抵持部的一端,所述第二部分沿滑轨的延伸方向远离所述第一部分延伸。
[0013]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合元件包括主体部、复数个设置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突伸的肋条,所述肋条用以与所述抵持部接触。
[0014]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柜口的第一侧壁在所述抵持部背离所述第三侧壁的一侧设置有朝向第二侧壁突伸的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低于所述主体部;
[0015]所述配合元件还包括从所述主体部向下延伸的突伸部,所述突伸部的底部低于所述限位元件的顶部,当所述第一门体处于固定状态时,所述突伸部位于所述限位元件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
[0016]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元件包括导向部和限位部,所述导向部倾斜设置且所述导向部背离所述第三侧壁的一端低于所述导向部靠近所述第三侧壁的一端,所述限位部从所述导向部靠近第三侧壁的一端向下延伸,且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导向部的下方。
[0017]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为弹性气囊。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一门体不需要打开时,通过推挤元件将第一门体朝向第二侧壁的方向推挤,在推挤元件和第二侧壁的夹持作用下第一门体相对柜体固定,避免第一门体被误开或者在用户拉动其他玻璃门时带动第一门体移动,从而避免制冷设备内部结霜严重和能耗增加,并且固定第一门体的操作简单。推挤元件形成在柜口的第一侧壁上,不需要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安装,避免柜口开裂。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制冷设备的俯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和第一侧壁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图5中B区域的放大图;
[0025]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边框朝向第一侧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图7中C区域的放大图;
[0027]其中,10、柜体;11、柜口;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第三侧壁;114、滑轨;12、推挤元件;121、抵持部;122、推移部;123、第一加强部;124、第二加强部;1241、第一部分;1242、第二部分;13、限位元件;131、导向部;132、限位部;20、第一门体;21、玻璃板;22、边框;23、配合元件;231、主体部;232、肋条;233、突伸部;30、第二门体;40、密封条;50、密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9]在本技术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扩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技术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003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推挤元件12的制冷设备。本技术所述的制冷设备,为卧式冷柜、立式冷柜等用于冷冻或冷藏物品的设备。
[0031]如图1所示,所述冷柜包括柜体10、第一门体20和第二门体30。
[0032]柜体10的内部为用于储藏物品的储物间室。柜体10具有使储物间室暴露的柜口11。用户使物品穿过柜口11在储物间室内进出。柜口11之间为第一门体20和第二门体30活动的区域,活动的第一门体20和第二门体30打开或关闭柜口11,从而打开或关闭储物间室。
[0033]柜口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上均设置有滑轨114。滑轨114的作用是导向第一门体20和第二门体30,滑轨114可以为安装在柜口11上的轨道,也可以由柜口11上用于支撑第一门体20和第二门体30的支撑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具有柜口,所述柜口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均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侧壁上还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侧壁方向突伸的推挤元件;第一门体,所述第一门体设置于所述柜口处,所述第一门体具有相对柜体固定的固定状态和可沿着滑轨滑动的非固定状态,当所述第一门体处于固定状态时,所述推挤元件与所述柜口的第二侧壁夹持固定所述第一门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上设有与所述推挤元件相配合的配合元件,所述柜口还具有连接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三侧壁,在所述第一门体移动至与所述第三侧壁相抵靠时,所述推挤元件侧向抵持所述配合元件,以使所述第一门体处于固定状态,当所述推挤元件与所述配合元件错开时所述门体处于非固定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倾斜于竖直方向,所述推挤元件设置在所述滑轨的下方,所述第一门体包括支撑在所述滑轨上的边框,所述配合元件从所述边框的底部向下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挤元件包括用于抵持所述配合元件的抵持部和连接于所述抵持部背离所述第三侧壁一端的推移部,所述推移部突伸出所述第一侧壁的距离沿朝向所述抵持部的方向逐渐增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挤元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抵持部底部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超石红卫顾恒恒宋纪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