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墨天牛诱捕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979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松墨天牛诱捕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诱捕剂包括诱杀芯和引诱层。诱杀芯上包覆有薄膜;所述薄膜上设置有引诱层;所述诱杀芯由质量份的如下原料制成:松树粉末、杀虫剂、松脂、60%的乙醇水溶液;引诱层由如下原料制成:松球提取物、乙醇、丙酮、松木发酵物。引诱层中含有松木发酵物以及松球提取物,其中的松木发酵物可以作为松球提取物载体,延缓松球提取物的挥发,延长引诱时长,另一方面松木发酵物可以作为松墨天牛提供寄主,松墨天牛受到引诱层的引诱后,栖息在引诱剂上,寄宿过程中,当松墨天牛进一步取食诱捕剂时,薄膜被破坏,诱杀芯可以对松墨天牛杀灭,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具有引诱和杀灭效果。和杀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松墨天牛诱捕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林业病虫防治
,具体涉及松墨天牛诱捕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松墨天牛是林业一大害虫,主要危害赤松、油松、马尾松、冷杉、云杉、雪松、落叶松等。松墨天牛主要在树木衰弱后侵入,引起成片的树木枯死,松墨天牛还能携带、传播松材线虫病,造成树木大量的死亡。因此,防治松墨天牛病尤为必要。
[0003]目前,针对防治松墨天牛病主要有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等,具体的措施有设置松墨天牛诱捕装置,投放松墨天牛天敌等,而对于松墨天牛诱捕剂的研究较少。目前的研究中一方面主要采用寄主颗粒进行提取,将提取物制成引诱剂进行引诱捕捉,但其主要是利用松墨天牛喜爱的香气成分诱导进诱捕中进行捕捉,诱捕剂严重依赖诱捕装置,需耗费极大装置设备,对林区的病虫防治难以推广,另一方面也有将杀虫剂与引诱成分混合一起制成具有引诱和杀灭作用的诱捕剂,但简单将此几种化合物混合后杀虫剂的气味会影响引诱成分的气味,使得引诱效果不佳。因此,设计诱杀两用的诱捕剂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诱捕剂严重依赖诱捕装置,需耗费极大装置设备,而诱杀联用的诱捕剂引诱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松墨天牛诱捕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6]松墨天牛诱捕剂,所述诱捕剂包括诱杀芯和引诱层;所述诱杀芯上包覆有薄膜;所述薄膜上设置有引诱层;所述诱杀芯由质量份的如下原料制成:松树粉末100份、杀虫剂0.01~0.1份、松脂1~2份、60%的乙醇水溶液10~20份;所述引诱层由如下原料制成:松球提取物1~3份、乙醇10~20份、丙酮1~5粉、松木发酵物10~20份。
[0007]进一步的,所述松球提取物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松球粉碎后置入蒸馏釜中,通入水蒸气加热,于120~140℃下蒸馏,将松球精油和水蒸气一起蒸出后冷凝分离得到松球粗提物,将松球提取物用乙醇溶解,再采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松球提取物。
[0008]进一步的,所述松树粉末过200目。
[0009]进一步的,所述薄膜由质量份的如下原料制成:玉米淀粉5%、甘油4%、山梨醇1%、木糖醇1%,其余为水。
[0010]进一步的,所述杀虫剂为吡虫啉或噻虫啉。
[0011]进一步的,所述松树粉末采用松墨天牛侵害部位的木材制备得到。
[0012]进一步的,所述松木发酵物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松木粉碎后,调整水分百分含量15~20%,添加拟青霉属菌种、镰刀霉属菌种、生赤壳菌属菌种的一种或几种后发酵3~5d。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保护上述松墨天牛诱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S1诱杀芯的制备:将松脂溶于60%的乙醇水溶液后,添加至松树粉末中搅拌均匀,
将松树粉末压制成松树颗粒,将杀虫剂稀释后,喷淋至松树颗粒中备用;杀虫剂的稀释倍数根据不同药物要求的而定;
[0015]S2覆膜:按比例将玉米淀粉和水配置成混合液,加热预糊化后按比例加入甘油、山梨醇、木糖醇搅拌均匀形成浆液,将浆液与S1得到的松树颗粒混合搅拌,使松树颗粒表面均匀包裹一层浆液后干燥使得松树颗粒表面形成薄膜,再将干燥后的松树颗粒与浆液二次混合搅拌使得松树颗粒再次包裹一层浆液备用;
[0016]S3:将松球提取物溶于乙醇和丙酮后,再加入松木发酵物搅拌均匀备用;将S2得到的松树颗粒与松木发酵物按比例混合后于60℃干燥制备得到诱捕剂。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目前现有的研究中,松墨天牛侵害的部位主要是树木主干,研究的诱捕剂也是从松木枝干获取的,但是专利技术人在日常的栽培管理过程中发现松墨天牛没有侵害松果,再对松球的研究利用时意外发现,采取本申请提取得到的提取物对松墨天牛有引诱效果,且引诱效果突出,且高于一些现有的化学引诱剂。
[0019](2)本专利技术的诱捕剂包括诱杀芯、引诱层和薄膜;引诱层中含有松木发酵物以及松球提取物,其中、丙酮和乙醇是辅助剂,而松木发酵物可以作为松球提取物载体,延缓松球提取物的挥发,延长引诱时长,另一方面,松木发酵物可以作为松墨天牛提供寄主,松墨天牛受到引诱层的引诱后,栖息在引诱剂上,寄宿过程中,当松墨天牛进一步取食诱捕剂时,薄膜被破坏,诱杀芯可以对松墨天牛杀灭,本专利技术同时具有引诱和杀灭效果,可以不用特殊诱捕器,成本低,同时杀虫剂和引诱成分互不影响。
[0020](3)本专利技术中薄膜采用淀粉制成,不仅可以将引诱层和诱杀芯隔离,避免杀虫剂的气味干扰引诱成分,进而影响引诱松墨天牛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中诱杀芯中添加少量的松脂可以模仿松树至适宜的寄宿状态,使得松墨天牛喜欢寄宿在松树粉末上,另一方面,松脂可以提高松树粉末凝聚性有效避免松树粉末太松散,提高其成型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试验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松墨天牛诱捕剂,包括诱杀芯和引诱层;所述诱杀芯上包覆有薄膜;所述薄膜上设置有引诱层;所述诱杀芯由质量份的如下原料制成:松树粉末100份、杀虫剂0.1份、松脂1份、60%的乙醇水溶液20份;所述引诱层由如下原料制成:松球提取物1份、乙醇20份、丙酮1粉、松木发酵物20份。
[0024]其中,所述松球提取物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松球粉碎后置入蒸馏釜中,通入水蒸气加热,于120℃下蒸馏,将松球精油和水蒸气一起蒸出后冷凝分离得到松球粗提物,将松球提取物用乙醇溶解,再采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松球提取物。
[0025]其中,所述松树粉末过200目。
[0026]其中,所述薄膜由质量份的如下原料制成:玉米淀粉5%、甘油4%、山梨醇1%、木糖醇1%,其余为水。
[0027]其中,所述杀虫剂为吡虫啉。
[0028]其中,所述松树粉末采用松墨天牛侵害部位的木材制备得到。
[0029]其中,所述松木发酵物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松木粉碎后,调整水分百分含量20%,添加拟青霉属菌种、镰刀霉属菌种和生赤壳菌属菌种后发酵3d,三种菌种的总添加量为松树总质量的0.1%,三种菌种添加比例为1:1:1。
[0030]上述松墨天牛诱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S1诱杀芯的制备:将松脂溶于60%的乙醇水溶液后,添加至松树粉末中搅拌均匀,将松树粉末压制成松树颗粒,将杀虫剂稀释1000倍后,喷淋至松树颗粒中备用;
[0032]S2覆膜:按比例将玉米淀粉和水配置成混合液,加热预糊化后按比例加入甘油、山梨醇、木糖醇搅拌均匀形成浆液,将浆液与S1得到的松树颗粒混合搅拌,使松树颗粒表面均匀包裹一层浆液后干燥使得松树颗粒表面形成薄膜,再将干燥后的松树颗粒与浆液二次混合搅拌使得松树颗粒再次包裹一层浆液备用;
[0033]S3:将松球提取物溶于乙醇和丙酮后,再加入松木发酵物搅拌均匀备用;将S2得到的松树颗粒与松木发酵物按比例混合后于60℃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松墨天牛诱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剂包括诱杀芯和引诱层;所述诱杀芯上包覆有薄膜;所述薄膜上设置有引诱层;所述诱杀芯由质量份的如下原料制成:松树粉末100份、杀虫剂0.01~0.1份、松脂1~2份、60%的乙醇水溶液10~20份;所述引诱层由如下原料制成:松球提取物1~3份、乙醇10~20份、丙酮1~5粉、松木发酵物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墨天牛诱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球提取物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松球粉碎后置入蒸馏釜中,通入水蒸气加热,于120~140℃下蒸馏,将松球精油和水蒸气一起蒸出后冷凝分离得到松球粗提物,将松球提取物用乙醇溶解,再采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松球提取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墨天牛诱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树粉末过200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墨天牛诱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由质量份的如下原料制成:玉米淀粉5%、甘油4%、山梨醇1%、木糖醇1%,其余为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墨天牛诱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为吡虫啉或噻虫啉。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松墨天牛诱捕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超群苏福聪覃恒李玲娇梁燕芳廖靖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七坡林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