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型取模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772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型取模盒,其结构包括下盒体、框体、合页、上盒体、卡槽和脚膜泥,通过在下盒体内部左右水平相对设置了辅助挤压装置,框体受力向下移动使连接杆带动长齿板在滑道组件顶部滑动,长齿板通过齿轮组带动挤压板对脚膜泥进行挤压,防止脚膜泥受力分散影响取模效果,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在长齿板底部设置了滑道组件,连接杆带动长齿板在固定条顶部沿着限位条进行滑动,通过限位块对长齿板进行限位,防止使用不方便,通过在下盒体内部前端设置了卡扣机构,松开按钮,弹簧失去受力进行伸展,使卡勾与卡槽内侧相卡接,防止上盒体与下盒体分离。离。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型取模盒


[0001]本技术涉及医院矫正
,具体涉及一种脚型取模盒。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模具使用过程中包括脚型取模盒。
[0003]但是脚型取模盒一般都将脚膜泥导入框体内,将脚膜泥平整后把脚放置在脚膜泥上,通过脚部用力踩在脚膜泥上使脚膜泥对脚模进行取型,但是传统脚型取模盒对于脚膜泥挤压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脚部用力容易使脚膜泥松散导致脚模提取失败影响工作效率,并且传统脚型取模盒对于长齿板滑动效果较差,导致使用不方便,同时传统脚型取模盒对于上盒体卡扣效果较差,在移动过程中容易使上盒体与下盒体相分离,导致脚膜泥撒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脚型取模盒,解决了传统脚型取模盒对于脚膜泥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型取模盒,包括下盒体(1),所述下盒体(1)内部设置有框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挤压装置(3)和卡扣机构(4),所述下盒体(1)内部左右水平相对设置有辅助挤压装置(3),所述下盒体(1)内部前端设置有卡扣机构(4),所述辅助挤压装置(3)包括长齿板(31)、滑道组件(32)、连接杆(33)、大齿轮(34)、皮带(35)、小齿轮(36)、短尺板(37)、挤压板(38)和第二滑轨(39),所述长齿板(31)底部设置有滑道组件(32),所述连接杆(33)与长齿板(31)右端铰接,所述大齿轮(34)与长齿板(31)顶部相互啮合,所述皮带(35)缠绕于大齿轮(34)前端面中部,所述小齿轮(36)与皮带(35)内侧面上端滑动连接,所述短尺板(37)与小齿轮(36)外表面相互啮合,所述挤压板(38)与短尺板(37)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轨(39)与框体(2)内部左下端固定连接,并且挤压板(38)与第二滑轨(39)顶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3)与框体(2)底部左端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型取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1)背面上端等距设置有合页(5),所述下盒体(1)背面设置有上盒体(6),并且上盒体(6)通过合页(5)与下盒体(1)背面上端活动连接,所述上盒体(6)顶部后端左右水平相对嵌入有卡槽(7),所述框体(2)内部填充有脚膜泥(8),所述下盒体(1)内部上端左右水平相对设置有第一滑轨(9),并且框体(2)与第一滑轨(9)内侧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型取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组件(32)包括固定条(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东定李翠娣丘梅娘钟东永李庆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柏伦亚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