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联座IR-CUT和摄像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68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联座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联座IR

CUT和摄像头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联座IR

CUT和摄像头模组。

技术介绍

[0002]IRCUT是摄像机采用双滤片机械切换技术,同时使用红外截止和全光谱玻璃二种滤光片。当白天的光线充分时,红外截止滤光片工作,避免了白天彩色失真,图像传感器还原出真实彩色;当夜晚光线不足时,红外截止滤光片自动移开,全谱光学玻璃开始工作,使图像传感器充分利用到所有光线,避免了在夜间杂光干扰红外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低光照性能,使夜视效果更清晰。
[0003]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214851518U,公开日:20211123)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钟摆式IRCUT,包括主壳和安装与主壳上的线圈座、钟摆杆以及钟摆片,所述主壳是一体成型的,所述主壳底部的中间设置有圆孔让镜头通光到图像传感器,顶部设置有螺纹座可以安装镜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一体化钟摆式IRCUT。一体化设置的主壳,与抽屉式IRCUT的主体结构一模一样,避免了钟摆式IRCUT上下两层壳分离的缺点,使得镜头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大大增强,不会受外力而产出位移,能够有效提升钟摆式IRCUT在摄像头使用过程中焦点和清晰度的稳定,并且保持了钟摆式IRCUT低成本的优点。在拍摄稳定性与抽屉式IRCUT一致情况下,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
[000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传统的混合变焦IPC设计,采用两片独立的IRCUT分别对两个摆片进行控制;而此种方式中,两片独立的IRCUT使得两个镜头之间的光学中心的距离比较大,混合变焦时图像的跳动比较明显,进而降低了拍照质量;同时,两片独立的IRCUT需要两个IO来分别控制不同的摆片,从而消耗了SoC的接口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通过在基座同时设置两个用于旋合镜头的螺纹孔以减少镜头之间的光学中心间距,减少变焦跳变;采用一个摆杆同时驱动两个镜头的摆片;从而只需要一个IO来控制一个摆片,进而减少了SoC接口资源消耗的一种双联座IR

CUT和摄像头模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联座IR

CUT,包括基座、壳体、线圈、摆杆和摆片;基座设置有两个用于旋合镜头的螺纹孔和卡接凹槽,壳体设置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连接并且内部形成壳体凹槽;壳体外壁嵌合于卡接凹槽,并且上壳体与基座通过卡扣连接;线圈固定在壳体凹槽内并且位于摆杆一端的外围,摆杆一端与上壳体转动连接;摆杆另一端与摆片一端相连接,并且摆片与壳体凹槽滑动配合;摆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螺纹孔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滤片部,每个滤片部都设置有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摆片沿着壳体凹槽滑动时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分别与螺纹孔位置相对齐。
[0007]作为优选,上壳体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件,下壳体设置有多个母扣;多个第一卡接
件分别嵌合于相应位置的多个母扣内。
[0008]作为优选,上壳体设置有多个上卡接凹槽,上壳体的多个第一卡接件都位于上卡接凹槽内,下壳体的多个母扣的两侧面都位于相应的上卡接凹槽内。
[0009]作为优选,上壳体还设置有第二卡接件,基座设置有卡接口,第二卡接件嵌合于卡接口。
[0010]作为优选,上壳体和下壳体都设置有两个上下对齐的滤光孔,两个滤光孔分别与两个螺纹孔相对齐。
[0011]作为优选,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分别为红外截止滤光片和全光谱玻璃滤光片。
[0012]作为优选,摆杆一端设置有摆杆凸起,上壳体设置有与摆杆凸起位置相对应的摆杆凹槽,摆杆凸起外壁与摆杆凹槽转动配合。
[0013]作为优选,摆杆另一端设置有摆杆头,摆片一端设置有摆片滑槽,摆杆头外壁与摆片滑槽滑动配合。
[0014]作为优选,下壳体设置有多个支撑条,支撑条上表面与摆片下表面相接触。
[0015]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双联座IR

CUT、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双联座IR

CUT采用所述一种双联座IR

CUT;两个镜头分别与两个螺纹孔相旋合,摆片位于镜头和图像传感器之间。
[0016]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双联座IR

CUT和摄像头模组的优点是:相对于两片独立的IRCUT,此种方式将两个用于旋合镜头的螺纹孔集合在一个基座上,进而减少了两个镜头之间的光学中心间距,减少了变焦跳变。同时,两个镜头的滤光片在一个摆片上,并且采用一个摆杆同时进行驱动;从而只需要一个IO来控制一个摆片,进而减少了SoC接口资源消耗。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摆杆和摆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1]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联座IR

CUT,包括基座1、壳体10、线圈2、摆杆3和摆片4;基座1设置有两个用于旋合镜头的螺纹孔11和卡接凹槽12,壳体10设置有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通过卡扣连接并且内部形成壳体凹槽103;壳体10外壁嵌合于卡接凹槽12,并且上壳体101与基座1通过卡扣连接;线圈2固定在壳体凹槽103内并且位于摆杆3一端的外围,摆杆3一端与上壳体101转动连接;摆杆3另一端与摆片4一端相连接,并且摆片4与壳体凹槽103滑动配合;摆片4设置有分别与两个螺纹孔11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滤片部41,每个滤片部41都设置有第一滤光片42和第二滤光片43,摆片4沿着壳体凹槽103滑动时第一滤光片42和第二滤光片43分别与螺纹孔11位置相对齐。相对于两片独立的IRCUT,
此种方式将两个用于旋合镜头的螺纹孔11集合在一个基座1上,进而减少了两个镜头5之间的光学中心间距,减少了变焦跳变。同时,两个镜头的滤光片在一个摆片4上,并且采用一个摆杆3同时进行驱动;从而只需要一个IO来控制一个摆片3,进而减少了SoC接口资源消耗。同时,将两个镜头5的滤光片集合在一个摆片3上以后也减少了IRCUT的PCB占用,能够容纳于市场流行的小黄人板框。
[0022]上壳体101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件104,下壳体102设置有多个母扣105;多个第一卡接件104分别嵌合于相应位置的多个母扣105内。第一卡接件104和母扣105的卡接以实现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之间的连接。
[0023]上壳体101设置有多个上卡接凹槽106,上壳体101的多个第一卡接件104都位于上卡接凹槽106内,下壳体102的多个母扣105的两侧面都位于相应的上卡接凹槽106内从而对母扣105进行限位。
[0024]上壳体101还设置有第二卡接件107,基座1设置有卡接口13,第二卡接件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联座IR

CUT,包括基座(1)、壳体(10)、线圈(2)、摆杆(3)和摆片(4);其特征在于,基座(1)设置有两个用于旋合镜头的螺纹孔(11)和卡接凹槽(12),壳体(10)设置有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通过卡扣连接并且内部形成壳体凹槽(103);壳体(10)外壁嵌合于卡接凹槽(12),并且上壳体(101)与基座(1)通过卡扣连接;线圈(2)固定在壳体凹槽(103)内并且位于摆杆(3)一端的外围,摆杆(3)一端与上壳体(101)转动连接;摆杆(3)另一端与摆片(4)一端相连接,并且摆片(4)与壳体凹槽(103)滑动配合;摆片(4)设置有分别与两个螺纹孔(11)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滤片部(41),每个滤片部(41)都设置有第一滤光片(42)和第二滤光片(43),摆片(4)沿着壳体凹槽(103)滑动时第一滤光片(42)和第二滤光片(43)分别与螺纹孔(11)位置相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联座IR

CUT,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01)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件(104),下壳体(102)设置有多个母扣(105);多个第一卡接件(104)分别嵌合于相应位置的多个母扣(105)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联座IR

CUT,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01)设置有多个上卡接凹槽(106),上壳体(101)的多个第一卡接件(104)都位于上卡接凹槽(106)内,下壳体(102)的多个母扣(105)的两侧面都位于相应的上卡接凹槽(106)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联座IR

CUT,其特征在于,上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普维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