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全停预案自动生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956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全停预案自动生成装置。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具备自动发电的功能,当发生变电站全停事故时,无法对其它设备进行启动,局限性较高,实用性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不间断电源、发电机、PLC控制器,设置有第一控制主机与显示屏配合,可以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显示,第二控制主机与不间断电源配合,可以对变电站停电时通过电脑程序对于全停预案进行自动生成,警示灯与扬声器配合,可以对变电站全停时进行灯光与声音警报;设置有发电机与储电池配合,可以在变电站全停时对外部预案设备提供电能,从而便于全体预案与完整运行作业,扩大了适用范围。扩大了适用范围。扩大了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全停预案自动生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电站全停预案
,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全停预案自动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力系统建立开始就出现了变电站,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与电力系统共同发展了100多年,在这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变电站在建造场地、电压等级、设备情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电站在使用时需要对停电进行预案决策方案。
[0003]现有的变电站全停预案装置虽然达到了基本的作业性能,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变电站全停预案装置多数是采用人工计算,计算工期较长,效率较低,同时在计算时很容易出错,导致对变电站全停预案的精度不高,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同时现有的变电站全停预案装置不具备对自动发电的功能,当变电站全体停电时,装置无法对一些预案中的设备进行启动作业,导致装置的局限性较高,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0004]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配电网保供电预案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其公告号CN110322162A,包括: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保电用户信息表,保电用户信息表用于存储保电用户主备电源信息;创建模块用于创建保供电事件;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保供电事件分析保供电涉及的变电站及供电馈线信息;预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保供电涉及的变电站及供电馈线信息自动生成保供电预案,本方案中的装置不具备自动发电的功能,当发生变电站全停事故时,无法对其它设备进行启动,局限性较高,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不具备自动发电的功能,当发生变电站全停事故时,无法对其它设备进行启动,局限性较高,实用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变电站全停预案自动生成装置。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7]本技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的一侧设有动力腔,所述控制腔的内部固定安装第一控制主机,所述第一控制主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主机,所述第二控制主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主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主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不间断电源,所述不间断电源与所述第一控制主机、第二控制主机连接,不间断电源的上方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主机的输出端连接,动力腔的内部固定安装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腔和动力腔相邻设计可以缩短控制以及供电走线长度,减小内部布线的复杂度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第一控制主机可以对网络中的故障状态进行识别,第二
控制主机对第一控制主机传递的信息作出反应并启动外部预案设备;PLC同时接收来自第一控制主机的信息,控制启动发电机为外部预案设备供电,使得外部预案设备在变电站发生全停事故时也能正常启动投入工作,利用本装置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0008]优选地,第一控制主机设置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与上级系统进行通讯与数据交换。
[0009]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顶部后侧固定安装有背板,所述背板上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固定安装运行灯,所述动力腔的背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扇,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底座。背板上的显示屏可以接收第一控制主机的故障信息,将故障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提醒工作人员;运行灯用来指示本装置的运行状态,散热扇可以加强动力腔内的散热效果。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操作台的顶部设有键盘槽,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垫。键盘槽可以对键盘进行安装放置,防滑垫增加了操作台顶部的摩擦力便于操作。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背板正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扬声器,所述背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警示灯。警示灯设置在背板正面的侧壁的顶部,使警示效果更加明显。扬声器与警示灯皆通过导线与第一控制主机连接,从而当第一控制主机检测到变电站全停时,扬声器与警示灯会进行声音与灯光的警示。
[0012]作为优选,所述动力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音层,所述发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储电池。隔音层可以对发电机作业时进行隔音,储电池通过导线与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从而通过储电池可以对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进行储存,便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使用。
[0013]作为优选,所述背板的背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板,且密封板上均布设有通风孔。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腔与动力腔的正面皆固定安装有维护门,且维护门上皆固定安装有安全锁。维护门便于工作人员后期对装置的内部进行检修维护,安全锁可以对维护门闭合时进行锁定。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设置有第一控制主机与显示屏配合,可以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显示,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观察了解,提高了实用性;
[0017]设置有第二控制主机与不间断电源配合,可以对变电站停电时通过电脑程序对于全停预案进行自动生成,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8]设置有警示灯与扬声器配合,可以对变电站全停时进行灯光与声音警报;
[0019]设置有发电机与储电池配合,可以在变电站全停时对外部预案设备提供电能,从而便于全体预案与完整运行作业,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使装置更加便于使用,扩大了适用范围;
[0020]动力腔与控制腔相邻设计可以缩短控制以及供电走线长度,减小内部布线的复杂度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变电站全停预案自动生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变电站全停预案自动生成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变电站全停预案自动生成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变电站全停预案自动生成装置背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底座;2、壳体;201、控制腔;202、动力腔;203、隔音层;3、维护门;301、安全锁;4、操作台;401、防滑垫;402、键盘槽;5、背板;501、运行灯;502、显示屏;6、警示灯;601、扬声器;7、第一控制主机;8、第二控制主机;9、不间断电源;10、PLC控制器;11、发电机;12、储电池;13、散热扇;14、密封板;1401、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7]实施例:
[0028]本实施例的一种变电站全停预案自动生成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壳体2,壳体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操作台4,且操作台4顶部的后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背板5,壳体2内部的一侧设有控制腔201,控制腔201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主机7,第一控制主机7的型号可为:DT

610L

ZQ4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全停预案自动生成装置,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部的一侧设有控制腔(201),所述控制腔(201)的一侧设有动力腔(202),所述控制腔(201)的内部固定安装第一控制主机(7),所述第一控制主机(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主机(8),所述第二控制主机(8)包括预案存储模块、预案处理模块和预案生成模块,所述第二控制主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主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主机(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不间断电源(9),所述不间断电源(9)与所述第一控制主机(7)、第二控制主机(8)连接,不间断电源(9)的上方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10),所述PLC控制器(1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主机(7)的输出端连接,动力腔(202)的内部固定安装发电机(11),所述发电机(11)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10)的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全停预案自动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腔(202)与所述控制腔(201)相邻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全停预案自动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顶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童剑峰管仙美田晨毛芹伟鲁晨浩陈松常亮余成星邓东星石程烨殷一般屈靖雅徐远征郑斌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化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