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56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包括真空杯、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用于固定真空杯,真空杯包括杯盖;手柄、真空杯身、真空杯底;真空杯底为绝缘材质,且:真空杯底平面印刷有导磁加热膜,导磁加热膜用于与低功率感应装置作用后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对真空杯进行加热。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真空杯底平面印刷有可以与普通的低功率的感应装置产生感应作用而产生热量的导磁加热膜,低功率感应装置可以为智能终端无线充电底座,智能终端例如手机,而不需要专门的加热装置,例如具有发射线圈的电磁炉,对真空杯进行加热保温,大大提高了便利性,提高了用户体验。提高了用户体验。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


[0001]本技术涉及液体加热
,特别涉及一种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

技术介绍

[0002]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平常人们都是用水杯喝水,水杯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水杯一般体积较小,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单手拿起,杯底较宽大,可以稳定的放在桌子上。水杯采用玻璃、陶瓷、塑料、金属等坚固不溶于水的材料制作,可以安全容纳多种可食用的液体。
[0003]保温杯一般是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做出的盛水容器,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保温的目的。但保温杯中的液体不论放在何种地方,总会慢慢降低温度,尤其是在冬天,热量散失更快,保温杯中的热水几个小时便会变凉或不能满足饮用者需要的温度。
[0004]用户往往需要先使用加热管加热电水壶将水加热后再倒入保温杯中进行保存,但目前的加热管电水壶在长期使用后壶底容易产生水垢,而且加热管电水壶在烧水时噪声较大,用户体验感较差;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杯,其在杯底设置有加热装置的保温杯,但由于杯底设置了加热装置,导致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变差,加热热效率流失较大;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将加热装置设置在杯盖上的保温杯,如公开号为CN107361594A的手机可控的户外可加热水杯,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杯盖的下端设置有可伸入水中进行加热的加热棒,使得杯底能够发挥良好地保温效果,但其在加热时需要手动将堵头打开才能进行排气,如果用户在加热时忘记打开堵头则容易发生爆炸等安全事故,安全性能较差。r/>[0005]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些填充有相变材料的杯子,相变材料是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物理性质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这种杯子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将烧开的开水迅速降温至40℃~60℃,大大缩短了冷却的时间。但这种杯子的保温性能较差,当开水降温至40℃~60℃后,其热量容易散发到杯子表面,一方面导致杯子表面较烫,容易烫手,另一方面导致杯子内水温无法长时间维持在40℃~60℃,为此一些厂家在杯子的内胆与外壳之间增设了一个中层壳体,在中层壳体与内胆之间填充相变材料,在中层壳体与外壳之间填充隔热材料进行隔热,以延缓热能的散失并降低杯子表面温度,但效果依旧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现有的真空保温杯,使用加热管方式加热时,易产生水垢,噪音很大,采用相变材料加热时,保温性能差,而且杯子表面容易烫手,用户在使用不方便,用户体验差。
[0007]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通过在真空杯底印刷导磁电热膜,并与一般的智能终端例如手机的低功率无线充电座感应,相互作用,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用户不用专门准备相应的加热底座,就可以对真空杯进行加热,大大提高了便利性,提高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现有的真空保温杯加热存在的水垢、噪音、保温性能差及烫手的问题。
[0008]一种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包括:
[0009]真空杯;
[0010]固定底座;
[0011]所述固定底座用于固定所述真空杯;
[0012]所述真空杯包括:
[0013]杯盖;
[0014]手柄;
[0015]真空杯身;
[0016]真空杯底;
[0017]所述真空杯底为绝缘材质,且:
[0018]所述真空杯底平面印刷有导磁加热膜,所述导磁加热膜用于与低功率感应装置作用后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对所述真空杯进行加热。
[0019]结合本技术所述的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底座包括避空槽,所述避空槽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的中间位置,所述真空杯底架设在所述避空槽上。
[0020]结合本技术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底座还包括:
[0021]环形侧壁结构;
[0022]与所述环形侧壁结构一体连接的用于支撑真空杯的支撑结构;
[0023]对应的,
[0024]所述真空杯身的底部包括:
[0025]环形槽;
[0026]所述环形槽用于通过卡扣所述环形侧壁结构对所述真空杯进行固定。
[0027]结合本技术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侧壁结构外设置有:
[0028]多个凸起;
[0029]对应的,
[0030]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多个凹槽;
[0031]所述凸起用于通过卡入所述凹槽进行卡紧。
[0032]结合本技术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槽内还设置有:
[0033]硅胶密封圈;
[0034]所述硅胶密封圈呈环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真空杯底与所述真空杯身之间,用于对所述真空杯底与真空杯身的固定连接进行密封。
[0035]结合本技术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低功率感应装置为智能终端无线充电座,所述无线充电座中设置有发射线圈,所述导磁加热膜用于与所述发射线圈作用后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对所述真空杯进行加热。
[0036]结合本技术的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杯身与所述真空杯底一体注塑成型。
[0037]结合本技术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杯底材质为玻璃、陶瓷或者石英。
[0038]结合本技术所述的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底座材质为耐温塑料材质。
[0039]实施本技术所述的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通过在真空杯底印刷导磁电热膜,并与一般的智能终端例如手机的低功率无线充电座感应,相互作用,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用户不用专门准备相应的加热底座,就可以对真空杯进行加热,大大提高了便利性,提高了用户体验,解决了现有的真空保温杯加热存在的水垢、噪音、保温性能差及烫手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1]图1是本技术中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整体实施例示意图;
[0042]图2是本技术中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杯身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0043]图3是本技术中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整体实施例仰视示意图;
[0044]图4是本技术中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真空杯底实施例示意图;
[0045]图5是本技术中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固定底座实施例示意图;
[0046]图6是本技术中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整体实施例第一剖面示意图;
[0047]图7是本技术中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整体实施例第二剖面示意图;
[0048]附图中各数字所指代的部位名称为:100——真空杯、200——固定底座、 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杯;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用于固定所述真空杯;所述真空杯包括:杯盖;手柄;真空杯身;真空杯底;所述真空杯底为绝缘材质,且:所述真空杯底平面印刷有导磁加热膜,所述导磁加热膜用于与低功率感应装置作用后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对所述真空杯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包括避空槽,所述避空槽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的中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还包括:环形侧壁结构;与所述环形侧壁结构一体连接的用于支撑真空杯的支撑结构;对应的,所述真空杯身的底部包括: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用于通过卡扣所述环形侧壁结构对所述真空杯进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功率无线加热真空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结构外设置有:多个凸起;对应的,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凸起用于通过卡入所述凹槽进行卡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宝山
申请(专利权)人:新东海佛山五金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