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常军专利>正文

一种水产养殖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940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清淤装置,主动行走装置的顶端固定有储泥箱,且储泥箱上接通有清淤泵;清淤管连接在主动行走装置上,且清淤管的一端与清淤泵接通,另一端延伸至主动行走装置的底端;捣泥装置连接在主动行走装置上,同时捣泥装置靠近主动行走装置的前端;储水草箱连接在主动行走装置的前端,且储水草箱的顶端为开口端;从动行走装置连接在储水草箱上,并位于主动行走装置的前端,同时从动行走装置上连接有水草清理输送两用装置,且水草清理输送两用装置的输送末端与储水草箱的开口端对应,并位于储水草箱的开口的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清淤装置,不易使清淤泵被水草、垃圾等堵塞,同时能够提高清淤泵对淤泥的吸取率。的吸取率。的吸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清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清理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水产养殖产业中,养殖一段时间后,养殖塘的底端会形成厚厚的淤泥层,如果不及时清理,则淤泥中含有的有机质会分解而影响鱼、虾等水产动物的生长。
[0003]现有清理淤泥的装置,只是在行走装置上安装有存储淤泥的箱子,且存储淤泥的箱子上接通有清淤泵,同时清淤泵接通有吸管,则行走装置在养殖塘中行走的过程中会携带存储淤泥的箱子、清淤泵和吸管向前缓行,以逐渐清理养殖塘中的淤泥。
[0004]但是,养殖塘中的淤泥并不都是流动性较好的稀泥状,很多地方的淤泥都凝结在一起,则导致不能被清淤泵吸取,因此导致清淤泵的吸泥率较低,同时养殖塘中会有很多水草、垃圾等,则容易堵塞清淤泵。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清淤泵的吸泥率,同时不易使清淤泵被堵塞的水产养殖清淤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清淤装置,不易使清淤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行走装置(1),所述主动行走装置(1)的顶端固定有储泥箱(101),且所述储泥箱(101)上接通有清淤泵(102);清淤管(2),所述清淤管(2)连接在所述主动行走装置(1)上,且所述清淤管(2)的一端与所述清淤泵(102)接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主动行走装置(1)的底端;捣泥装置(3),所述捣泥装置(3)连接在所述主动行走装置(1)上,同时所述捣泥装置(3)靠近所述主动行走装置(1)的前端,且所述捣泥装置(3)的捣泥部位于所述主动行走装置(1)的底端;储水草箱(4),所述储水草箱(4)连接在所述主动行走装置(1)的前端,且所述储水草箱(4)的顶端为开口端;从动行走装置(5),所述从动行走装置(5)连接在所述储水草箱(4)上,并位于所述主动行走装置(1)的前端,同时所述从动行走装置(5)上连接有水草清理输送两用装置(6),且所述水草清理输送两用装置(6)的输送末端与所述储水草箱(4)的开口端对应,并位于所述储水草箱(4)的开口的顶端,同时所述水草清理输送两用装置(6)的输送末端与所述储水草箱(4)的开口之间形成有水草下落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行走装置(1)包括:支撑架(11)、前行走转轴(12)、后行走转轴(13)、前驱动轴(14)、后驱动轴(15)、前电机(16)和后电机(17);所述前行走转轴(12)和所述后行走转轴(13)均横穿所述支撑架(11),并均与所述支撑架(11)转动连接,且所述前行走转轴(12)靠近所述支撑架(11)的前端,所述后行走转轴(13)靠近所述支撑架(11)的后端,同时所述前行走转轴(12)的两端均连接有前轮(120),所述后行走转轴(13)的两端均连接有后轮(130);所述前电机(16)和所述后电机(17)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1)的顶端,且所述前驱动轴(14)和所述后驱动轴(15)均竖直布置,同时所述前驱动轴(14)的顶端与所述前电机(16)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前驱动轴(14)的底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41),所述前行走转轴(12)上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42),所述第一锥齿轮(141)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42)啮合;所述后驱动轴(15)的顶端与所述后电机(17)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后驱动轴(15)的底端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51),所述后行走转轴(13)上连接有第四锥齿轮(152),所述第三锥齿轮(151)与所述第四锥齿轮(152)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捣泥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1)的顶端;环形固定盘(32),所述环形固定盘(32)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1)上,且所述环形固定盘(32)水平布置;转盘(33),所述转盘(33)水平位于所述环形固定盘(32)的中心孔中,且所述转盘(33)的顶端中心处固定有竖轴(331),同时所述竖轴(331)的顶端与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1)通过所述竖轴(331)能驱动所述转盘(33)在所述环形固定盘(32)的中心孔中转动;拐臂(34),所述拐臂(3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转盘(33)的底端中心处,另一端偏离所述转盘(33)的中心,且所述拐臂(34)偏离所述转盘(33)中心的一端连接有连杆(35);
基座(36),所述基座(36)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1)上,且所述基座(36)相对的两个侧端一一对应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61)和第二转轴(362),并且所述第一转轴(361)和所述第二转轴(362)的轴线平行,同时所述第一转轴(361)上套设并固定有第一套筒(363),所述第二转轴(362)上套设并固定有第二套筒(3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常军
申请(专利权)人:任常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