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36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镜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光阑设置在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0001]本技术属于镜头
,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光学成像镜头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光学成像镜头被广泛地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视频会议、安防监控、机器视觉、车载监控辅助驾驶、无人机航拍等各个领域,因此,对于光学成像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但目前应用于监控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存在许多不足,如一般监控镜头只能支持到200W像素,不能支持更高分辨率sensor使用;一般镜头CRA小,不能匹配大CRA sensor使用;边缘照度值偏低,图像边缘较暗,成像质量略差;镜头温漂量大,当温度扰动过大时,影响成像质量。无法满足监控镜头日益提高的要求,急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0006]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0007]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0008]第三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0009]第四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0010]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0011]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0012]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
[0013]进一步,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为负值。
[0014]进一步,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采用的材料是H

ZPK5。
[0015]进一步,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
[0016]进一步,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Vd5‑
Vd4>40,其中,vd5为第五透镜的色散系数,vd4为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
[0017]进一步,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2.1<|(f1/f)|<2.6,1.3<|(f2/f)|<1.7,2<|(f3/f)|<2.3,1.7<|(f4/f)|<2.2,0.8<|(f5/f)|<1.1,4.7<|(f6/f)|<5.7,其中f为镜头的整体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的焦距,f5为第五透镜的焦距,f6为第六透镜的焦距。
[0018]进一步,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还包括光阑,光阑设置在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
间。
[0019]进一步,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该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均为玻璃球面透镜。
[0020]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21]本技术采用六片透镜,并通过对各个透镜进行相应设计,具有在

40℃~80℃温度区间使用时仍能清晰成像,温漂量小,可匹配大CRA sensor(比如CRA为19

20
°
,可匹配CRA为25
°
的sensor),像素高可支持500万像素,夜晚使用时图像无噪点,镜头光焦度合理分配,成像亮度均匀质量高,并且镜片的敏感度低,镜头良率高。边缘相对照度值高,成像亮度均匀,成像质量好。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可见光435

656nm的MTF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0.546μm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纵向像差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可见光435

656nm的MTF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0.546μm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003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纵向像差图;
[0031]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可见光435

656nm的MTF图;
[0033]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0.546μm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0034]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纵向像差图。
[0035]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可见光435

656nm的MTF图;
[0037]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0.546μm的相对照度曲线图;
[0038]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纵向像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40]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41]所说的“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镜以高斯光学理论计算出来的近轴屈光率为正(或为负)。所说的“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定义为成像光线通过
透镜表面的特定范围。透镜的面形凹凸判断可依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即通过曲率半径(简写为R值)的正负号来判断透镜面形的凹凸。R值可常见被使用于光学设计软件中,例如Zemax或CodeV。R值亦常见于光学设计软件的透镜资料表(lens data sheet)中。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物侧面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物侧面为凹面。反之,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像侧面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像侧面为凸面。焦距为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为负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采用的材料是H

ZPK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五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来书潘锐乔黄波胡龙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